黄道周是如何怒斥洪承畴的?黄道周的书法如何临摹_黄道_军队_清军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黄道周 黄道 军队 清军

本文目录

  • 黄道周是如何怒斥洪承畴的
  • 黄道周的书法如何临摹
  • 请问黄道周的书法是什么水平
  • 南明忠臣黄道周誓死抗清,自建军队出征,他的军事才能怎么样呢

黄道周是如何怒斥洪承畴的

北京城陷落,崇祯帝自缢后,福王朱由崧于顺治元年(1644年)在南京称帝,年号“弘光”。但是在顺治二年四月,清军就攻破扬州,俘虏了朱由崧。

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称帝,年号“隆武”。隆武帝封黄道周为兵部尚书返乡募兵。到了1645年,黄道周才募集到几千士兵,马仅仅十多匹,粮草仅够吃一个月。他就带着这支部队出仙霞关,抗击清兵。

很快的黄道周部队就被清兵击败,他本人也被俘虏。清廷准备招降黄道周,就派了黄道周的老乡洪承畴去劝降(黄道周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洪承畴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

洪承畴一到狱中,就自报姓名“洪承畴”。黄道周连声叱喝道:“”你何方鬼怪,敢冒充洪承畴来此。大明三边总督,六省经略洪承畴早已殉国,先帝已替他祭过了。你这个鬼怪给我滚出去!”

洪承畴一时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只得放弃劝降,但要求黄道周书赠一联。黄道周想了一想,提笔就写:

史笔传芳,本能平虏忠可法。

皇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

黄道周借“皇成仇”与“洪承畴”谐音,将洪承畴和史可法进行对比,怒骂洪承畴叛明降清是个大汉奸。洪承畴劝降失败,但是上疏清廷请求免除黄道周死刑,清廷不允。

黄道周随后绝食十二天,在给夫人的信中说道:“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1646年4月20日,黄道周被押解刑场。行刑前他咬破手指写下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随后黄道周被斩首,斩首后,他的头虽断,但是身体“兀立不倒”,犹如天神下凡。在他死后,人们在整理他的衣物的时候,还在他身上找到一张纸条,写着“大明孤臣黄道周。”

在生死存亡之际,黄道周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民族气节和信仰。他铁骨铮铮,是一个可钦可佩的民族英雄。连乾隆都盛赞黄道周:“一代完人。”

黄道周的书法如何临摹

临和摹都是为了学习技法,但二者是有区别的,临是指把字帖放在旁边读帖边临习,而摹是把字帖垫在比较透明的纸下面进行摹写。临摹黄道周书法要掌握其拙朴的特点。临摹某个书法家的书法没有特定的模式,首先要选好字帖,尽量选择其代表作先摹后临,多临摹多总结,最终才会水道渠成。

请问黄道周的书法是什么水平

黄道周南明礼部尚书,因孝道而闻名,因为人正直,坚贞不屈而受人尊崇。善小楷,行草书字也很另类,字势向右上仰侧,重心偏下,字形奇异生拙,奔放洒脱,但给人以扁平生涩的压抑感。我认为其作品属二流水平,书法史上,明末清初时期不见他的排名。

南明忠臣黄道周誓死抗清,自建军队出征,他的军事才能怎么样呢

黄道周是明末的抗清英雄,以忠贞闻名于世;他的英雄气节激励着人们同清军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但是,黄道周是一介大儒,军事不是他所擅长的。他本身并不具备过硬的军事才能。

黄道周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大臣,曾经在崇祯朝当过官,因为性格耿直,屡次上书针砭时政,反对朝廷与满清议和,惹怒了崇祯皇帝;所以,黄道周在崇祯一朝没有受到过重用。

明朝灭亡以后,黄道周在南明弘光朝廷出任官职,做过吏部侍郎和礼部尚书。不久,清军攻陷南京、弘光朝廷覆灭了,黄道周只得回到福州,加入到南明隆武政权之中。

隆武帝对黄道周很是倚重,册封黄道周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但是,隆武帝虽然有恢复明朝之志,想要有所作为,可惜却受制于福建军阀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又得不到外面督抚大员何腾蛟的鼎力支持,结果导致隆武政权在抗清大业上毫无建树,而隆武帝空有壮志,却也无可奈何,一筹莫展。

在此形势下,黄道周与郑芝龙进行了一番斗争之后,见无补于事,就上书请求返乡招募民兵,去江西督师,援助徽州、衢州一带的金声等部义军,抗击清军,设法为隆武朝廷打开局面。

1645年7月下旬,黄道周率领自己勉强拼凑起来的大约3000多人的军队,踏上了抗清的征程。

当权的郑芝龙没有给与黄道周多大的帮助,仅仅给了他一个月的粮饷。

出发没多长时间,黄道周的军队就断粮了。他只能利用自己的声望和门生故旧,来筹粮筹款,维持军队的生存。

黄道周从来没有指挥过军队,他的部下兵将大都是应募而来,缺乏作战经验,完全是凭着一腔热血奋勇向前。实际上,这是一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军队。

后来为清廷收复台湾的将领施琅,当时就在黄道周的这支军队中。此时的施琅,在军中只不过是一员下级军官。可是,施琅少年时期就混迹战阵,作战经验非常丰富。这次随同黄道周出征抗清,施琅凭自己的军事眼光和作战经验,早已看出:依靠这样一支临时拼凑的队伍,去跟清军的正规部队作战,其结局肯定是必败无疑。

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施琅向黄道周提出建议:请黄道周遣散队伍,只带上少数挑选出来的精锐,从小路直接进入赣州;然后,以首席大学士督师的名义节制和调遣南赣、湖广、广东、广西等地总督、巡抚、总兵,集结他们的兵力,会师反攻。

无疑,施琅的建议是正确的。毕竟此人是敢于同郑成功对抗的著名将领啊,军事才华肯定是有的。

可是,黄道周为人迂腐,不通达权变。他认为自己这支军队虽然算不上是精锐部队,但是有军队总比没有军队好吧!

黄道周是儒家大儒,文名著于天下;所以,在内心深处,黄道周把自己的声望估计得过高,认为自己率军所到之处,官民士绅必将群起响应,很快即可成燎原之势。

再者,儒生的酸腐习性,不可避免地浸透到黄道周这位大儒的骨子里:我是高级知识分子,用得着别人来指手画脚吗!更何况你这个叫施琅的家伙,在我手下只不过一个地位卑微的下级军官,读过什么圣贤书吗,你能有什么奇谋良策!

不管怎样,反正黄道周没有采纳施琅的正确建议!

施琅看黄道周不采纳自己的意见,不愿陪着黄道周去送死,就自行脱离队伍,跑回福建去了。

黄道周不听施琅的劝告,照旧行军前进。可是,虽然饱读圣贤书,而且还看过不少的兵书,但是,毫无军事经验的黄道周对军事行动一窍不通,根本就没有做过情报工作,既不明敌情,也不知道友军所在;他带着军队在徽州府境内晕头转向地转悠了一番,始终没有跟友军联系上,更别提会师一处了。

直到友军与清军经过一场血战,最终大败,首领金声被清军俘虏之后,黄道周这才弄明白了:原来金声统领的友军与自己这支军队之间,仅仅就隔了一座山而已!

友军既然已经覆灭,黄道周带领的军队又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他出兵援助徽州的目的就落了空。黄道周只得率领军队从徽州地区转道进入江西。

在此期间,由于力量弱小,黄道周没有与清军作战。他只是一味写信给清朝的江西提督金声桓,劝说金声桓反正,金声桓对黄道周的劝降根本就置之不理。

1645年12月,军事经验非常老到的清军侦察到黄道周的宿营地,就兵分三路进行围攻。

仓促之中,黄道周带领的这支明军由于作战经验不足,很快就被清军打垮了。而黄道周本人与部下将领多人被清军抓获。

1646年3月,坚贞不屈、誓死不降的黄道周在南京被清军杀害。

结语:黄道周是一位忠臣义士,他的英雄气节值得我们崇敬;但是,黄道周是一个文人,领兵打仗不是他的专长,他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