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道士塔(有人说他做了应该做的,有人说他是贼,你对王道士在莫高窟的活动是怎样评价的)_阳关_莫高窟_文化

本文目录

  • 有人说他做了应该做的,有人说他是贼,你对王道士在莫高窟的活动是怎样评价的
  •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阳关雪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 《文化苦旅》适合小学生读吗

有人说他做了应该做的,有人说他是贼,你对王道士在莫高窟的活动是怎样评价的

他是敦煌石窟/珍藏——的“罪人”

客观而论却算“敦煌文化”的功臣

莫高窟是中国人的骄傲,可也是中国人心中的痛。

“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学者余秋雨在散文《道士塔》中所引的这句诗,是对这痛的准确描述。

“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余先生继续写到。不过和以上王圆箓本尊对比,还是觉得余先生当年的写法是带彼时“观点/感情”的,没有客观写实,贬多——相信重写的话,他不会这样写的。

他是湖北人,贫苦出身,灾荒年逃难到甘肃酒泉,先在巡防营当兵,后来做了道士,在当时废弃无人的莫高窟落脚,就此结下不解之缘。

他不是个坏人。略识几字的他有质朴的宗教信仰。虽然他连道教佛教都不一定分得清,但向善之心让他一视同仁。

发现莫高窟宝藏对他算一种机缘,他也第一时间按头脑中固有的“顺民程序”,从村/乡到县/地区/省的主管官员禀告,甚至冒杀头危险,向当时的“最高领导”慈禧写专函禀报……但是,要么石沉大海,要么被各级官员——蠢的、不识宝的漠然视之,“聪明”、识货的乘机揩油、把珍宝据为己有——毫无建设意义的推拖。

最后被闻声而来的施坦因等形形色色的一众歪果冒险家/文物贩子半买半哄弄走一大批珍贵文物。

当这些人把敦煌宝藏的文物及文化研究价值传晓世界的时候,天朝上下才纷纷“如梦初醒”,于是在上交途中,各种官/权劫留无疑是文物的又一次灾难——而具讽刺的是,那些“盗运”出去的都得到妥善保存/精心研究。

一个事实是,王道士把卖文物所得,全用于莫高窟周边的培修/维护,并没有用于享乐——他自身一仍其旧的布衣蔬食,并按自己理解如常做着那些向善的事情,否则敦煌当地百姓也不会称其为“王阿菩”。

当然,现在人可以说他“愚昧、目光短浅”,可毕竟还是时代和他自身素质所限——在当时,敦煌卷子在很多人眼里可也是“一钱不值”嘛。

敦煌宝藏的悲剧,实质是旧中国积贫积弱积愚昧的产物,应该追罪的是腐败的清廷和同样腐败的那些官员。

而不应把板子打在一个偏乡僻野、本身没多少文化/见识的质朴道士身上。

这才是客观公道的。对吧。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的阳关雪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折都找不到,哪怕是一片树叶,一个黑点。仰起头看天,从未见过这么完整的天。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是的,这就是余秋雨在《阳关雪》中描绘给我们的一幅图景。苍凉旷漠,地远天荒。沙漠边陲的一派荒凉、肃杀、空旷的景象,活生生呈现在读者面前。自然而然地把读者带进了那段沧桑历史,那段凄迷旷远的场景之中去了。

作者毫不隐讳,他就是寻着盛唐王维的《渭城曲》而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了关无故人。真得佩服作者对王维这一名诗的解读:他瞟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杯。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也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抒情结束,该进入正题了。

作者写阳关,当然不是一般的寻古探幽,不是单纯的咏物抒怀,而是借助阳关这一历史遗迹来折射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作出的贡献,来追寻中国古代文人曾经经历过的生命体验。因此,作者笔下的阳关,已经超越了阳关本身的意义,从而进入了人生、社会和历史等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

那就从头开始吧。

作者先从以前的经历讲起。他曾经在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满身清霜登临过黄鹤楼,于冬夜探访过寒山寺。感叹古人能够把一个个生僻的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而今天来到了阳关,首先看到的是积雪溶化后的大片坟场,那么多,那么密,因风雪吹蚀,岁月摧残,已经是无比荒芜,这不就是当年的古战场么!在望不到边际的古坟场中前行,作者仿佛看到了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朔风中的军旗......

当还没到达阳关故址的前面,作者就已把那段悲怆的历史画面,再一次铺陈在读者面前。这一段叫烘托也好,叫铺垫也罢,估计作者也未必想得那么多,只是一股脑把满腔的思绪喷泄而出,让读者和他一起,步入了那段峥嵘岁月当中去了。

到了,终于到了,穿过那段历史的时空,远处已有树影,也有水流,也有了山坡。猛一抬头,山峰上一座荒落的土墩,一块石碑映入眼帘:阳关古址。四个大字醒目又惊骇。

土墩尚在,尽管已经坍塌。烽火台遗址尚在,尽管已经破败。在凛冽寒风中站立,放眼四顾,苍莽群山,积雪层叠,直伸天际,无边无涯。这寻访祖先足迹的夙愿,在自己的脚下,在作者的心中,又何偿不是在读者的心中,都完成了。

作者最后仍然意犹未尽:这里本还应该有几声音色极美的胡笳和羌笛,以便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都已消逝在历史的朔风之中了。

阅读《阳关雪》,与阅读作者其它文章的感受截然不同。

它没有《道士塔》中对古典文化流失的愤懑,

没有《江南小镇》那清新婉约的凄迷,

更没有《天一阁》那直接展示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的畅达。

这里,作者基本是采用白描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概括出一幕幕历史景象,从中呈现出历史的沧桑和理性思辨的情绪,饱满而又充实。以艺术的笔法衬托出了当年前方将士艰苦守卫边疆的英雄气概,突出了中华民族戍边屯垦、抗御外侮的民族精神。也描绘出了中华父老为了祖国统一而奉献一切的博大胸襟。

尽管遗址已成废墟,但它漾溢出来的,依然不谛是一曲千古绝唱。

细细品味《阳关雪》,既有作者《文化苦旅》中其它篇章具备的浓厚的文化气息,同时又有一种有别于其它篇章的韵味。相信对每一位读者而言,都会收到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文化滋润和艺术熏陶。有沧桑感,悲壮感,文字之美,艺术之美。对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增强艺术审美需求,都肯定是益处多多。

《文化苦旅》适合小学生读吗

小学生应该不适合读这本书,很多经典的书籍都可以给孩子读,这本书离经典还差得远,文笔也够优美,甚至有些地方晦涩难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