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以德服人,以才易人”?感觉白居易人品、诗歌都超过元稹,为何世称“元白”而不是“白元”_以德服人_的人_才会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易人 以德服人 的人 才会

本文目录

  • 如何做到“以德服人,以才易人”
  • 感觉白居易人品、诗歌都超过元稹,为何世称“元白”而不是“白元”

如何做到“以德服人,以才易人”

有一个现象:同样的道理,张领导说出来,别人心中不服;李四说出来,别人心服口服。这就是人格魅力,以德服人才会让人诚服。

说人的人要有说人的底气,这底气源于以身作则。一些人总是抱怨思想工作难做,一味怪罪别人不讲道理,感叹磨破嘴皮也不管用。为何会这样呢?这些人就没好好想一想,究竟是别人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前些年,某地召开反腐倡廉大会,台上某领导讲得铿锵有力,台下却闹哄哄的。忽然,台下传来哄堂大笑之声,讲话的领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主持人当机立断,厉声制止,才压住笑声。散会后,有好奇者私下打听原因,才知道,原来有一个参会者在会场里说了一句“真不要脸,贪官讲给清官听”,才引发了笑声。群众的眼睛真是雪亮的,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位讲话的领导真是腐败分子,东窗事发后,落得个收监服刑下场。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从这个角度上讲,以德服人就是表里如一,才会光明磊落,阳光作为;以德服人就是严于律己,才会公私分明,不贪不占;以德服人就是洁身自好,才会抵住诱惑,一生平安;以德服人就是诚实守信,才会一诺千金,说到做到;以德服人就是感恩社会,才会助人为乐,乐于奉献;以德服人就是以人为善,才会宽宏大量,善解人意;以德服人就是公道正派,才会仗义执言,维护公德;以德服人就是自树榜样,才会感召他人,一呼百应。

德性差的人德行就差,这样的人往往虚情假意,说出的话轻飘飘,没人相信;这样的人往往丧失良知,做出的事叫人作呕,令人唾弃;这样的人往往装模作样,标榜自己,其实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以德服人是做出来的,只说不做,谁会诚服?要坚信,我们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追求的还是真善美,虚假的人,不会有长久的市场,迟早被人识破。这种人一旦现了原形,就失去了人样,还会有人理睬吗?只会离他而去。

在我看来,把别人当傻子的人,自己就是最大的傻子。一个人,活得明白才活得真实,说话才有人相信,做事才有人跟从。

感觉白居易人品、诗歌都超过元稹,为何世称“元白”而不是“白元”

白居易和元稹相比,无论从“人”还是从“才”,白居易哪方面都超过元稹一筹。为什么世人都习惯称“元白”而不称“白元”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历朝历代,国家都有文化遗产的收藏机构,有专人把先人的宝贵财富造册入籍,流传后世。由于元稹比白居易先殁15年,这就是说,元稹的作品比白居易的作品早登记至少15年,在登记白居易的作品时,对于元稹的作品来说,已是历史了。从造册入籍的排序来说,应当是“元白”。后人认为,如果元稹多活十几年,作品会还要多的;如果比白居易晚离世,有可能称“白元”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