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娇的故事与哪一位皇帝有关(金屋藏娇背后的故事是什么)_馆陶_阿娇_汉武帝

本文目录

  • 金屋藏娇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 金屋藏娇的故事是假的吗汉武帝与陈阿娇究竟是怎么回事
  • 金屋藏娇里的“女主”,陈阿娇为何会被汉武帝抛弃

金屋藏娇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若得阿娇作妇,必作金屋贮之”。汉武帝刘彻小时候这一句,定了终身,也定了江山。

那么,“金屋藏娇”到底是爱情佳话,还是悲剧?它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我们先来说一说故事涉及到的相关人物。

汉景帝刘启的宠姬——栗姬,为皇上生下长子刘荣,因为当时有立长立嫡的制度,因此,刘荣被立为太子。

而以前有过婚史的王娡被封为王美人,生下儿子刘彘,在皇子中排第十。刘彘4岁被封为胶东王。

馆陶长公主,是汉景帝刘启的亲姐姐,得到母亲窦太后的宠爱,在宫里说一不二。她的女儿叫陈阿娇。

栗姬因为“拒婚”得罪馆陶长公主,断送了儿子的前程。

栗姬的儿子刘荣成为太子,原来的薄皇后不能生育被废,栗姬在宫里更加嚣张。

虽然刘荣憨厚仁义,无奈栗姬太张狂,为儿子以后埋下了太多的障碍。

馆陶公主为了继续保持对“娘家”的控制权,一心打算让阿娇当未来的皇后。

于是公主就派人向刘荣的母亲栗姬提亲。

哪知栗姬一是因为馆陶公主曾多次向皇上刘启进献美女而怀恨在心,二来,也是因为窦太后对馆陶公主的宠爱,让她嫉妒。

因此,栗姬一口回绝了这门亲事。

没想到,这件事,让平时说一不二的馆陶公主大为恼火。她发誓一定要让栗姬的儿子当不上皇帝,一定要让阿娇当上皇后。

因为馆陶公主的介怀,刘荣的“政治前途”被彻底改写。

王娡的儿子刘彘,成为馆陶公主“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一个“金屋藏娇”的“许诺”,成就了一段传奇婚姻。

王娡平时在宫里表现得很低调,对所有人都以温婉谨慎的言行对待。

在栗姬那里碰了一鼻子灰的馆陶公主,开始注意起平时善良温厚的王娡,各怀心事的二人慢慢成了“知己”。

馆陶公主试探着问王娡的儿子刘彘,长大后想不想娶阿娇。

刘彘说:“若得阿娇,当作金屋贮之。”

后来,内心冰雪聪明的王娡欣然接受了馆陶公主的提亲。

多重作用之下,太子刘荣被废,刘彻被立为太子,为“金屋藏娇”奠定了基础。

馆陶公主经常在与景帝和窦太后的闲聊中,有意无意地提及栗姬的刻薄,甚至说她在宫中用巫术诅咒皇上及妃子等等。

让景帝对栗姬生出许多的厌恶之心。

后来,景帝生病时有意试探栗姬,说自己百年以后,请她善待其他的妃子和儿子。

没想到栗姬不但没有答应景帝,还口出恶言。这让景帝对栗姬彻底失望。

后来,王娡暗地怂恿大臣,向景帝上书立栗姬为皇后。

景帝最烦别人对他“指手划脚”,并且以为是栗姬拉拢大臣。

于是,景帝宣布废掉太子,把栗姬打入冷宫。不久刘荣被陷害致死,栗姬也郁闷而死。

太子刘荣被废三个月后,7岁的刘彘被立为太子,赐名为彻。王娡被封为皇后。

陈阿娇从“金屋藏娇”到“长门怨妇”,人生跌宕,福祸参半。

刘彻16岁的时候,景帝死了。刘彻即位,称汉武帝。阿娇被娶进皇宫成为皇后。

本来,事情到这里,也算比较圆满了。

可是,当上皇后以后的阿娇,却没有迎来自己的幸福生活。

汉武帝跟祖母窦太后在朝政上意见不一致,而太后王娡也想参与其中。

羽翼日益丰满的汉武帝已不再需要任何人的牵制。当然阿娇家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小。

由于阿娇没有为汉武帝生下儿女,地位越来越尴尬。又由于阿娇的任性与暴脾气,让一国之尊的汉武帝很不爽。

后来,汉武帝在姐姐平阳公主家偶遇了温柔美丽又多才多艺的歌女卫子夫,并把她带回宫中,对她宠爱有加。

阿娇设计诬陷卫子夫,卫子夫被迫自杀。这件事被汉武帝知道以后,废了阿娇的皇后之位。

汉武帝晚年变得残暴多疑,为了防止宫中再出现之前吕后那样残忍专权的后妃,他借故杀了所有为他生过孩子的妃子。

而阿娇却因为没有生育而得以在长门宫安然终老,这也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金屋藏娇的故事是假的吗汉武帝与陈阿娇究竟是怎么回事

“金屋藏娇”是一个传颂千年的婚姻传奇故事,是一个男子对自己的原配正妻许下的承诺,故事听起来唯美感人,这个成语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变味了,指男人有钱了,在外面包养女人,已经成了花心男人的代名词了。


“金屋藏娇”出自班固的小说《汉武故事》,汉武帝刘彻四岁时为胶东王,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陈阿娇做妻子就造一个金屋给她,以后成语“金屋藏娇”就是指的纳妾。

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皇长子刘荣为宠妃栗姬所生,刘彻排行老十,其母亲为后宫美人王娡,汉景帝把无后的薄皇后废黜,立长子刘荣为太子。

陈阿娇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堂邑侯府是汉朝开国功勋、贵族之家,地位显赫,母亲馆陶长公主刘嫖是汉景帝的同母姐姐,有窦太后这棵大树,她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陈阿娇更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 馆陶长公主是个特别有心计的女人,她一心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以期日后成为皇后,她便托人去试探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的意思,谁知栗姬早就对这位长公主心生不满,馆陶长公主为了讨好汉景帝,经常从宫外挑选美女送给汉景帝,因此栗姬断然拒绝了长公主的好意,馆陶吃了闭门羹,十分的震怒,她便寻找机会废掉太子。

精明的后宫美人王娡打探到皇后与长公主的交易落败后,于是寻找机会屈意迎合、百般讨好这位有权有势的长公主,为儿子刘彻夺取太子宝座铺路。有一天,馆陶长公主带陈阿娇去见窦太后,刘彻也在一边玩耍,馆陶便将刘彻抱起来问他,“我要把阿娇 姐姐嫁给你好不好”,刘彻见大姐姐皓齿明眸,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好啊好啊,如果阿娇姐姐嫁给我,我就盖一座黄金屋把她藏在里面”刘彻的回答让馆陶长公主非常满意。

汉景帝和长公主见陈阿娇和刘彻年纪相当,从小相处和睦,感情也融洽,就同意他们这对姑表姐弟正式订立婚约,两人成年后再举行大婚。 馆陶长公主在汉景帝面前百般诬陷栗姬崇信巫术,诅咒其他妃嫔,经过长公主一番运作,汉景帝终于找借口废掉了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栗姬失宠,贬入冷宫,忧郁致死。

按照中国古代“立嫡立长”的继位传统,一般都是正妻的儿子为太子,如果正妻没有子女,则在庶妃的儿子中挑选年长的,窦太后掌权,后宫太平,没人敢毒害皇子,而刘彻排行老十,皇位是很难传到他的手中,然而正是在馆陶长公主势力的干预下,刘彻才得以获得太子之位。


汉景帝去世后,刘彻顺利继位,陈阿娇毫无悬念地成为皇后,刘彻也确实善待了陈阿娇几年,可惜好景不长,陈阿娇一直不能生育,这对于后宫女人来说就是灾难。

陈阿娇成为皇后以后,恃宠而骄、飞扬跋扈,刘彻非常反感,馆陶长公主也仗着自己在刘彻从立储到登基的功劳,无休止的向汉武帝刘彻索取好处,使得刘彻对这个姑姑也是越来越讨厌,正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女,陈阿娇的性格与其母如出一辙,骄横忌妒。

现在刘彻刚登基,窦太皇太后掌握实权,刘彻还得依靠这母女,他只能隐忍。


陈阿娇不能生育也让刘彻十分苦恼,作为一个皇帝需要子嗣众多,而陈阿娇独霸后宫,俨如一个母老虎,金屋藏娇的故事人尽皆知,仿佛一个紧箍咒困扰着他,直到卫子夫的出现,彻底终结了金屋藏娇的美梦,她给刘彻生了三女一男,很受刘彻的宠幸,卫子夫的家人也飞黄腾达,赫赫有名的大将卫青就是卫子夫的弟弟。还有他的外甥霍去病。
被冷落了的陈阿娇自然不能容忍,只可惜窦老太太以过世,她也就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昔日金屋藏娇的浪漫也是她不自重而自毁长城了,现在刘彻翅膀也硬了,陈阿娇只能使阴招,她收买巫女,设巫蛊诅咒那些妃嫔,最终被刘彻废了后位,幽禁长门宫终老。
汉武帝刘彻与陈阿娇有金屋藏娇的美满爱情到最后的分道扬镳,说去说来就是汉武帝日益膨胀的皇权与外戚之间的冲突,皇权战胜了现实。

金屋藏娇里的“女主”,陈阿娇为何会被汉武帝抛弃

据我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恃宠而骄,且不能生育。

汉武帝即位后,因大长公主在立武帝为储君时有功劳,已为皇后的陈阿娇故此而骄横,窦太主更是欲壑难填,无休无止地向汉武帝索取财物,武帝已心生厌恶;又阿娇虽受宠却不能怀孕,花了9000万钱也没治愈不孕之症。

2.卫子夫的迅速上位。

后来,平阳公主献歌女卫子夫给刘彻,卫子夫得到刘彻大幸而怀身孕,惹来陈的妒忌,陈后的母亲大长公主听说后心疼不已,于是策划抓捕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欲置其于死地,后卫青得公孙敖相救才免于一死。

随后卫夫人为汉武帝生下三个公主,始终没生育的陈皇后的外祖母窦太皇太后又在建元六年去世,阿娇已失宠。

3.施“巫蛊”邪术。

元光五年即公元前130年,陈皇后施用妇人媚道,汉武帝震怒,要求穷究此案,侍御史张汤,深入案情,追查出楚服等人是受陈皇后指使施“巫蛊”之邪术的,以祸害他人,当时属“大逆无道”之罪。

巫者楚服被斩首于市,与此案有牵连被诛杀者达300余人,同年,汉武帝赐皇后一道策书:“皇后不守礼法……应离开皇后之位,退居长门宫。”至此,当了11年皇后的陈阿娇被废黜。

陈皇后后来在长门宫去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