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百万的累计确诊病例,假如一发不可收拾,美国最后会怎么样呢?巴基斯坦的国宝是什么_印度_伊朗_国王

本文目录

  • 将近百万的累计确诊病例,假如一发不可收拾,美国最后会怎么样呢
  • 巴基斯坦的国宝是什么
  • 美军为何敢绕过国会向中东出售80多亿美元武器,国会很愤怒,将有什么后果
  • 259名土耳其军人被捕,是否与16年的政变未遂有关埃尔多安真的是个狠角色吗
  • 泰国王储哇集拉隆功成为新国王,对泰国有什么样的影响
  • 泰国国王有多大权力,军方是不是也要服从国王
  • 在二战期间,赫赫有名的日本宪兵队到底是干什么的
  • 印军伏击印度村民印度东北邦为啥这么乱
  • 美国假借伊朗危机大卖军火,伊朗假借美国威胁压制国内矛盾,难道我们受骗了

将近百万的累计确诊病例,假如一发不可收拾,美国最后会怎么样呢

美国真的疫情无法收拾,特朗普一定会发动战争,混淆是非,疫情死的人还算什么呢?正合特朗普本意,因为特朗普很清梦,经济大棒赚不了多钱了,发动侵略战争是美国历届总统的惯例,即能掩盖疫情又能借机发财,这就是“狗急跳墙“法,特朗普是疯狗,急不急都早意想着跳墙了。

别说百万人,千万人特朗普都不会放在心上,如果有意也不会作势不问疫情发展,一次次不听美国疫控中心回报和警示,人死的多多的,甩锅力度大大的,搞乱世界秩序,打压对手就有了支撑,贼头狼心的特朗普所想所做的恶毒招术就在如此。

特朗普抗疫不下力,甩锅全力以赴,便是危险动向,爱好和平的人民应该提高警惕了,做好一切反侵略战争准备!

巴基斯坦的国宝是什么

巴基斯坦国宝——翡翠(巴基斯坦国旗由翡翠绿色、白色构成,上面缀有五角星和新月。)

1.全称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斯坦意谓“清真之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东邻印度,东北与中国为邻,西北与阿富汗接壤,西部与伊朗毗邻,南濒阿拉伯海。境内多为山区。印度河纵贯全境。面积796095平方公里,人口9188万(1984)。主要民族有旁遮普人、信德人、巴丹人和俾路支人等。通用语言为乌尔都语。官方语言为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首都伊斯兰堡。

2.独立前历史1947年以前,巴基斯坦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远古时期,在当今巴基斯坦境内产生过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雅利安人以此为基地向恒河流域扩张。阿契美尼德王朝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亦曾兵临印度河畔。孔雀王朝、贵霜帝国、笈多王朝、戒日王朝在此地建立过统治。从公元 8世纪起,伊斯兰教经此传入印度。印度穆斯林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王朝。

3.1858年整个次大陆沦为英国殖民地。在征服印度全境的过程中,英国殖民者同穆斯林各阶层的矛盾日益加深。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印殖民政府扶植印度教徒,歧视和排挤穆斯林,使穆斯林上层社会产生了依靠殖民统治集团以抗衡印度教徒的倾向。印度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一批穆斯林民主主义者开始致力于穆斯林社会的复兴。1863~1886年,赛义德·艾哈迈德·汗等人先后创立加尔各答伊斯兰教协会、全印伊斯兰教中心协会、英国-东方伊斯兰教学院(即阿利加尔穆斯林大学)和伊斯兰教育会议。穆斯林青年在上述学会和学院中既受到了西方近代科技教育,也逐步树立了统一的穆斯林意识。1906年全印穆斯林联盟在达卡成立。190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莫莱-明托改革法案为穆斯林设立了议会单独选举制,为穆斯林选民设单独选区,从而确认了穆斯林社会在南亚次大陆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实体的地位。全印穆斯林联盟成为代表印度穆斯林的唯一的政治组织。1930年伊克巴尔在全印穆盟年会上,反对印度国大党提出的统一的印度民族的思想,认为在旁遮普、西北边省、信德和俾路支斯坦建立“一个单独的国家”,将是穆斯林奋斗的目标。1937年全印穆斯林联盟在大选中的失败和国大党推行的歧视穆斯林的政策,促使穆盟于1940年3月通过了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此后,以M.A.真纳为首的全印穆斯林联盟在此问题上一直没有让步。1947年6月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同意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领土包括东、西巴基斯坦两翼。定都卡拉奇(1959年首都迁至拉瓦尔品第,1970年再迁至伊斯兰堡)。同年,巴基斯坦以英联邦成员国身份加入联合国。

4.独立初期巴基斯坦独立时,继承了一个军事官僚化的国家机构,地主阶级十分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巴基斯坦在经济、政治制度、军事、司法和文化教育等方面仍未能摆脱英国在某种形式上的控制和影响。许多重要经济部门处于依附于英、印等国资本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政府制订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手工业,其次发展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经济规划。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生产取得明显成就,但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从而尖锐地暴露了巴基斯坦农业经济的危机。虽然巴基斯坦政府多次通过土地租佃法案,意在强调维护佃农利益,刺激农业生产,但由于不敢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收效甚微。

1956年 3月23日。巴基斯坦颁布第一部宪法,改自治领为共和国,定国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根据宪法,巴基斯坦采用联邦制,中央设一院制议会,即国民议会。东巴人民联盟主席穆吉布·拉赫曼认为该宪法践踏了地方自治原则。1948~1958年间,巴基斯坦政府因政局动荡而九次更迭内阁。

5.军管时期1958年10月,M.阿尤布·汗指责总统米尔扎对国家政局恶化负有责任,因而宣布实施军事管制法,废黜总统,解散立宪机构,禁止政党活动,自己出任总统兼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阿尤布·汗执政期间曾公布西巴土地改革条例,为促进巴基斯坦农业生产做过一些尝试。阿尤布·汗于1969年 3月将政权移交给A.M.叶海亚·汗。

6.1970年初,叶海亚·汗宣布恢复政党活动,颁布立法体制法令并举行全国大选。翌年2月,叶海亚·汗(1969~1972在任)解散内阁,随后与东巴基斯坦人民联盟主席穆吉布·拉赫曼就召开国民议会和制宪问题会谈,双方未能取得一致意见。3月,巴基斯坦政府颁布禁止一切政党活动和实行全面新闻检查的军管条例,西巴军队进驻东巴主要城市,逮捕穆吉布·拉赫曼并取缔东巴人民联盟。3月26日,东巴宣布独立。11月,印度对东巴发动武装侵略,后扩大到西巴(见印巴战争)。巴基斯坦总统发表广播讲话,准备使“危机得到体面的解决”,给东巴以最大程度的自治。

美军为何敢绕过国会向中东出售80多亿美元武器,国会很愤怒,将有什么后果

伊朗问题能否引发军事冲突谁也说不准,但是美国军火商的利益却可以落实锤了。美国国务院5月24日公布的一份声明称,国务卿蓬佩奥指示国务院批准向约旦、沙特和阿联酋出售81亿美元武器的交易,以对抗伊朗。蓬佩奥强调:“这笔交易将支持我们的盟友,加强中东地区的稳定,并帮助这些国家遏制和保护自己免受伊朗的入侵。“

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民主党议员鲍勃.梅嫩德斯表示:特朗普政府通知国会,准备不经国会讨论向沙特和阿联酋出售武器,此前这样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参议员们对此表示愤慨。实际上,在向沙特和阿联酋出售武器的问题上,美国国会反对,是基于记者卡舒吉遇害案对沙特的制裁和也门人道主义危机而来的。但华府正在利用伊朗危机彻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

由于沙特和阿联酋是阿拉伯国家军事干预也门的两大主力,而华府近期还表态重新支持沙特等国在也门的军事行动。因此美国国会担忧,新军售合同包含的武器弹药将被沙特和阿联酋投射到也门战争。此前几年,沙特和阿联酋对也门平民目标的无差别空袭在国际上广受诟病。而用于空袭的飞机和弹药都是来自欧美国家。

实际上,华盛顿方面最有可能的是在利用伊朗矛盾,以及由此引发也门胡塞武装袭击阿联酋港口、沙特油轮和输油管道事件,营造紧张气氛,从而进一步促进在中东的军火销售。此前巴林已经向美国订购价值30多亿美元的武器弹药。包括价值25亿美元的36套“爱国者”反导系统和价值7.5亿美元的32枚AIM-9X型导弹、20枚AGM-84 Block II型“鱼叉”导弹、100枚GBU-39s型小直径炸弹以及其他弹药。

此次阿联酋要向美国订购27亿美元的 “爱国者”导弹;沙特也要向美国订购价值24亿美元的防空导弹系统。对美国来说,合计80多亿美元的军售大单,是当前伊朗问题危机的附加利润。如果海湾局势持续紧张,美国军工企业接下来还会收到更多的订单,那么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在2020年的大选中支持特朗普连任呢?

259名土耳其军人被捕,是否与16年的政变未遂有关埃尔多安真的是个狠角色吗

先来看看消息内容,根据海外网的报道,2019年2月22日,土耳其检察院发布了一份声明,政府已下令逮捕295名现役军人。路透社的报道称,这些现役军人有3人是陆军上校、8人是陆军少校,还有10名海军上尉,涵盖陆、海、空三军。逮捕这些军人的原因是:这295人与穆斯林教士居伦和他的组织有关。居伦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眼中钉,是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的策划者,现居住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
埃尔多安

回答问题前,先简单说说土耳其的军事政变。2016年7月15日晚,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一部分军官发动军事政变。7月16日凌晨,发动政变的军人控制了安卡拉的TRT电视台,并发布了一份声明:军队已接管政权,全国实行宵禁,实施军事管制法。不过,因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提前从俄罗斯处得到了政变消息,逃过了一劫——埃尔多安正在国外“度假”。2016年7月16日,政变开始还不到24小时,埃尔多安就已平息了此次政变。

这场政变可以称得上是:还未真正开始,就已结束。不过,这24小时却造成了包括平民在内共265人死亡,1440人受伤,叛变的军人共104人。2018年5月21日,土耳其法院判处这104名叛徒终身监禁。此次政变,美国脱不了干系——幕后策划者居伦就住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居伦运动”的成员不仅参与了此次政变,而且还在听从居伦的指令。土耳其虽与美国是盟友,但埃尔多安多次寻求引渡居伦,却均遭美国拒绝。

军事政变被平息,埃尔多安随后就对土耳其军队进行了内部大清洗,与之政见不合者或者是“牵扯”到军事政变者统统被其拿下,重要的是:埃尔多安扶持起来一大批自己人担任一些要职,尽管这些人中的很大部分缺乏指挥经验等。实际上,此次逮捕的这259人却未必都与2016年的军事政变有关——居伦若是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军事政变也不会在24小时内就被平息了。不过,这次逮捕军人的行动显然就是受了2016年军事政变的影响——埃尔多安借军事政变来达到他掌控军队的目的。

因涉嫌与军事政变有瓜葛的,就有4万多人被捕,大约10万人被土耳其政府开除,被封杀的媒体达130多家,150名记者被捕。居伦早在1999年就移居到了美国,在土耳其媒体、警察以及司法系统仍有影响,但谈不上有多大。埃尔多安的镇压行动涉及广泛,比如军队、警察、司法系统、情报部门、政府机关以及学校等。因此,埃尔多安实际上就是“以政变为借口”来打压、排除异己,不仅将土耳其军队的控制权抓在了手里,而且还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这算不算狠?
居伦

泰国王储哇集拉隆功成为新国王,对泰国有什么样的影响

11月29日,泰国立法议会宣布内阁与维安委员会特别会议结果,会议决定将恭请玛哈·哇集拉隆功王储殿下继承王位,登基成为泰国拉玛十世皇。

玛哈·哇集拉隆功王储1952年生于曼谷,是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和诗丽吉王后唯一的儿子,1966年先后前往英国和澳大利亚接受中学教育,1970年8月到澳大利亚悉尼帕拉马塔的国王学校学习,后来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的皇家军事学院受训。1972年就被确立为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此外玛哈·哇集拉隆功王储还拥有皇家陆军、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的上将军衔,并担任皇家禁卫军第一师禁卫团团长等职务。不但掌握战斗机、直升机和波音737客机驾驶技术,上世纪70年代,他亲赴前线指挥镇压泰国反政府军事组织的作战,并协同邻国柬埔寨打击两国边境上的红色高棉组织武装力量。作为空军上将,哇集拉隆功王储为训练泰国皇家空军军官做出了贡献。

玛哈·哇集拉隆功王储殿下分别在1977、1994和2001年结过三次婚。2014年,在分居一段时间后,哇集拉隆功最终和第三任妻子西拉米王妃离婚。他的三段婚姻为他留下了七个孩子,年纪最大的是37岁的帕差拉吉帝雅帕公主,她曾在2012年到2014年担任泰国驻奥地利大使。

玛哈·哇集拉隆功王储殿下在推动泰中友好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他曾在1987年、1988年、1992年及1998年四次率团访华,并会见邓小平多位中国领导人,访问期间他曾到访过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城市。

泰国国王的权利

玛哈·哇集拉隆功王储殿下将登基成为拉玛十世皇受到关注,因为这对泰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因为国王在泰国拥有极高权利。

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是国家元首,名义上不能干涉政治。不过泰国是非常特别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宪法赋予国王许多权利,军队效忠于国王,所以国王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一锤定音的决定性作用。例如拉玛九世普密蓬国王在位70年时间经历了19次政变,但并没有对国家基础造成影响,国王就成为稳定国家的重要角色。

宪法总纲明确规定,泰王国是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民主体制国家;国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不得侵犯,任何人不得指控国王;国王是佛的信徒和最高维护者;国王是泰国的最高统帅。这些条文实际上确立了国王不仅是泰国的国家元首,而且是军队的最高统帅,还是维护佛教的最高权威。同时,泰国国王的具体职权也被明确写入宪法。

【人事任免权】

国王有重要人事任免权。每一届国会上议院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议员由国王挑选和任命;国王有权根据国会上下议院的推荐任命两院议长和副议长;国王有权任命内阁总理和内阁部长;国王有权在执政党成员中任命执政党领袖、在非执政党成员中任命反对党领袖;国王有权根据总理建议解除内阁部长职务;国王有权任免军政官员;国王有权任免法官。

【法案签署权】

国王有法案签署权。所有法案在经国会通过后需由内阁总理在30天内呈递国王签署御令后才能颁布实施。如果国王不予签署或未在90天内签署御令,国会需重新审议法案内容。不过,普密蓬国王在位期间,法案未获签署或被退回国会的情况极少发生。

【解散下院权】

国王有权解散国会下议院并决定重新选举。国王有权召集主持国会、召集主持国会特别会议等。国会特别会议的会期等事项也由国王决定。

【重大法令的颁布权】

国王有法令颁布权。泰国宪法规定,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经济稳定等利益时,国王可在必要时颁布重大法令并即刻付诸实施。国王颁布的法令可废除或修改现行法律。国会可否决国王颁布的法令,但在被国会否决前国王颁布的法令一直有效。此外,国王还有权根据军事管制法宣布紧急状态或取消紧急状态;国王有权根据国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

【外交权】

国王有权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签订包括和平条约、停战条约在内的重要条约。只有涉及泰国疆土或管辖范围的条款须经国会审批。

【其他权力】

除涉及政治、外交等重要权力外,国王还拥有一系列其他权力,如决定大赦、册封(或撤销)爵位、赐予(或收回)勋章的权力等。

泰国国王有多大权力,军方是不是也要服从国王

普密蓬国王是个狠角色,在位时间又特别长,在他任内,军队和政府都是他的提线木偶,两边干架(示威和反示威,直到政变),最后国王出来一锤定音。

反正身败名裂的是军队将领和各界政客,老百姓在电视里看着军方将领和政客匍匐在国王面前“聆听教诲、低头认错”,一次又一次,那国王可不就成了泰国民众心中的神了么?成了泰国局势的定海神针。

十世王归集拉隆功已经67岁了,也没办法,他老爹干的时间太长了,而他在漫长的青少年、中老年王子的岁月里,留给泰国民众的印象并不算好。

只不过因为泰国有“冒犯君主罪”,民众私下里不能谈论王室成员,包括国王夫妇和王子公主们,不然这诽谤罪搞下来,一判就是几十年的牢狱之灾。

归集拉隆功没有父王那70年在位时间的荣光,虽然他已经继承大统,顺利加冕,但已经做大的军方是不是还会继续“绝对地保持忠诚”,这个就很难说了。

在宪法上,泰国毕竟是君主立宪制,只是由于历史原因,普密蓬国王抓住时机,以过人的手段和技巧,一点点夺取了政治和军事大权,相对老王,十世王的能力至少现在还看不出来。

1946年,19岁的普密蓬在他哥哥阿南塔·玛希敦国王被暗杀后,继承王位,当时二战刚结束,泰国国内局势还很不稳,当时的泰国长期处于军人独裁之中,普密蓬在军队里不断安插年轻军官,逐渐培养忠于自己的军官团,在二战后的20多年时间里,普密蓬国王长袖善舞,一边拉拢一边打压,逐渐控制了在一战之后就逐渐独揽大权的泰国军方。

基本上,泰国的总理在战后的40多年时间里,几乎都是军人出身,普密蓬根据自己的需要“换人”,不管是政府捅了娄子了,还是老百姓不喜欢这个政府了,对国王来说,换一个军方代表人物就行了。

就这样,泰国表面上上军人政府,实则背后是国王在指挥,苦活累活脏活军队去干,干的好了是国王的恩德,干得不好是军方的责任。

控制了政治的运行,普密蓬就在军方政府的安全下,去泰国各地“送温暖”,给老百姓带去爱和关心,几十年坚持下来,国王就成了民众心中的“神”。

老国王在位70年,在泰国自然德高望重、一言九鼎,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是服服帖帖,现任的国王本身就是个花花公子,喜欢吃喝玩乐,因此在世界各地也留了不少照片,为了能让顺利即位,他只能让自己的第三任王妃承担“失德”的罪名,和她离婚并将她软禁起来,并娶了第四个出身军队的王妃。

普密蓬时期,军方的势力不断做大,军队利用国王的威望捞钱,国王在利用军队铲除异己,双方在资源上互补。

归集拉隆功如果搞得不好,还真就会成为被军队控制的“宪政君主”。

在二战期间,赫赫有名的日本宪兵队到底是干什么的

宪兵,是许多国家在军队中设立的一支特殊部队或军兵种,宪兵的任务一般不是直接对敌人作战,而是维护军容风纪,约束军人行为举止,类似于军事警察。而戍守首都、防卫重要军事部位和政府机关、押送军事物资、审讯战俘的宪兵通常称为国家宪兵。

在多数国家,地方警察无权管辖军人犯罪事务,处理这些事务就由宪兵来执行。特殊时期,对于平民的犯罪行为(通常是涉及政治或军事的犯罪行为),也属于宪兵的职权范围,所以宪兵是具有司法警察性质的特殊军事部队。

在日本军国主义时期,日军宪兵队的权力相对较大,1899年日本颁布的“宪兵令”规定:“宪兵为陆军兵科之一,受陆军大臣管辖,职掌军事安全及军纪维护,兼掌司法警察之业务”。因为日本宪兵兼掌司法警察业务,所以只要是涉及对异己分子的肃清,宪兵都“责无旁贷”。如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后,日本左派思想家大杉荣,就是被日本宪兵给全家灭门了。在二战时期日占区,宪兵更是充当了搜捕镇压抗日分子的军国主义鹰犬。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也包括军事制度,不过起初并不是学习德国,而是学习那个号称欧洲大陆第一的法国。日本军队在各方面都照搬了法国模式,甚至包括军服样式。在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军队穿的是法式军服,手里拿的是法式步枪。当时日本军队内部已经出现了宪兵队这个组织。

日本宪兵队建于1881年,这个时间算是比较早的。在建立初期,宪兵队的任务仅仅是巡查陆军军纪,并整顿陆军容风纪等。由于宪兵队直接隶属于陆军大臣,从开始直到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宪兵队始终都管不了日本海军。因为日本陆军和海军一直明争暗斗,互不服气,就连军服样式也差别很大,最后出现了陆军的坦克,海军不用,海军的飞机,陆军另造的奇葩现象。

后来由于情况的变化,宪兵队又扮演了行政警察和司法警察的角色。说它是军队,可它却履行着警察的职能,说它是警察,可它在军队的序列,有点军警不分的味道。日本宪兵的直接长官宪兵司令是中将军衔,在二战爆发之前,日本宪兵还算一支正常的纪律部队。1935年,东条英机被任命为关东军宪兵司令,当时关东军内部只有300多宪兵,东条英机上任以后,立刻扩编到5000多人。这么庞大的队伍当然不是整顿军纪,而是开始管理治安。按照东条英机的逻辑,那些正规的日军联队是用来对敌作战的,维持地方治安的工作就由宪兵队负责,日本宪兵队由此开了始臭名昭著的搜捕、肃清和镇压各种抗日与反战人士的罪恶活动。

宪兵队在国内国外都很骄横 日军宪兵队逐步成为维持地方治安的工具后,首先是搜集情报、抓捕抗日武装。一旦发现情况,宪兵队会立即进行抓捕,如遇到大股的武装队伍时,宪兵队会请求正规联队的支援,因为宪兵队没有重武器。一个地区的宪兵队长官,通常也是这一地区的最高行政官员。占领区的百姓恨透了宪兵队,那些作战路过的日军部队最多是沿途打劫,但宪兵队则是经常祸害当地抵抗组织和老百姓。各种暴行层出不穷,宪兵队起初是整顿军纪的部队,可是后来自身的纪律也烂到了家。

东条英机出任日本首相后,在国内也推行了宪兵队制度。换句话说,当时日本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宪兵队经常搜查民宅,收集情报,搜捕反战人士。此外宪兵队还会检查国民的饮食,一旦发现吃鱼吃肉,超过战时配额规定,这家人就会立刻被逮捕。因为当时日本国内物资匮乏,前线日军的供给困难,因此日本国内实行了配给制。

在真实的历史中,宪兵队的制服与普通日军完全不同,几乎一眼就能看出。由于当时日本和德国是盟友,德国推行了秘密警察、党卫军等一整套法西斯制度,日本人也全盘照搬。不过日本军纪的主要执行机构还是宪兵队。战争后期,宪兵队开始具备类似于德国盖世太保的特权,正因为拥有了很多特权,日本天皇决定投降时,宪兵队是最不愿意投降的机构之一。最后由于圣命难违,日本军队各兵种都陆续放下了武器。美国人登陆日本之后,由于对于日本本土的情况不熟悉,昔日作恶多端的宪兵队并没有被解散,它摇身一变又成了协助美军管理日本地方事务的准军事组织,直到美军认为站稳脚跟后,日本宪兵队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了解更多国际问题,点击右上角关注】

印军伏击印度村民印度东北邦为啥这么乱

近日,印度“东北邦”发生了一起惨案,位于印度“东北邦”之一的那加兰邦,印度军队伏击了一辆运送工人下班回家的汽车,造成至少6名无辜的村民死亡,十数人负伤。随后愤怒的民众发起抗议游行活动,印度军队再次向民众开枪,打死打伤十数人,被激怒的民众冲击印度兵营,焚烧印军车辆,造成一名士兵死亡多人负伤,这件事再次引发了印度东北各邦的独立浪潮。

印度的版图由东西两个部分构成,西面的面积大,东面的面积小,东西两块版图由一条名叫西里古里走廊的狭窄的通道相连,这个西里古里走廊也被称为是印度的“七寸”。印度“东北邦”是一个泛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邦。印度东北邦包括阿萨姆邦、梅加拉亚邦、曼尼普尔邦、米佐拉姆邦、那加兰邦、特里普拉邦6个邦。如果把被印度占领的锡金邦包括在内,则是东北7邦。

说到印度东北各邦为什么这么乱,这要和印度对待东北各邦的态度来说了。印度西部大板块的人对东北各邦是存在严重歧视的眼光的,把东北各邦视为另类存在。例如:印度媒体在提到东北各邦时就使用歧视性的用词,称呼印度(西部大印度)为印度本部,称呼印度东北6邦为东北部人。印度对东北各邦的歧视不光体现在称呼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管理、发展上,简单的说,印度不但不帮助东北邦搞建设,反而是阻挠东北各邦搞建设。英国殖民印度时,东北邦是一块风水宝地,例如,阿萨姆平原地区盛产优质茶叶,曾经是英国殖民印度时的茶叶贸易重地,这里同样适合水稻的种植。阿萨姆邦在印巴分治前的经济很发达,人均GDP高于印度4%以上,而今天,人均GDP不及印度的一半。印度东北各邦的地位也是处于最底层的,印度是一个种姓制度根深蒂固的社会体制,虽然独立后取消了种姓制度,但实际上这种陋习依然严重存在。印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地位,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另外还有一个不够等级排名的就是“达利特”,也就是“贱民”,而印度对东北各邦人的地位是排名贱民之后的。因此,印度东北各邦是倍受歧视的,地位低下,这种歧视在印度是用法律形式加以限制的,也就是说是政府行为造成的。例如:东北各邦至今仍在实行“特别军事管制法”,印度政府在当地驻守有安全部队,也就是“阿萨姆步枪队”负责维稳工作。再如:1958年印度针对东北各邦专门制订了印度《武装部队特别权利法》,该法律规定:那些没有授权就射杀平民的士兵,是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因此,印度军队对于东北各邦的管理手段充满暴力,简单粗暴,采取镇压手段。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印度东北邦动乱的根源。

从历史根源上来说,东北各邦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是英国殖民印度次大陆时“埋下的雷”。印度这个国家的建立不是枪杆子打下来的天下,而是从英国手里要来的国家,印度历史上并不是国家概念,没有曾经的大一统的国家概念,印度大陆上有数百个独立的土邦,英国把这些土邦笼络在一起,但各土邦是各自独立的松散状态。印度独立后各土邦自愿入伙,也是各土邦拥有极高的自治权力,后来印度使用武力手段削弱了各土邦的权力。印度东北各邦历史上与印度西部并没有什么联系,不论是宗教信仰、人种、文化都与印度格格不入,它们属于英国殖民缅甸时的部族,只不过是印巴分治时,英国有意把英属缅甸的这部分地区划归了印度,成为了印度东北各邦。

印度东北各邦从印度独立就不同意并入印度,一直都在闹独立,加上印度又不公正对待它们,独立意识自然就更加的强烈。印度东北各邦有很多的武装组织,据印度方面表示,在印度东北邦有约66支武装组织。由此可见,印度东北邦的动乱是有历史原因,也有印度政府对东北各邦的歧视原因的。印度的领土扩张野心非常强,它把大英帝国殖民印度次大陆时的疆域视为自己的疆域,把大英帝国殖民印度次大陆的历史看做自己的历史,与周边所有邻居都有领土纠纷。而印度对待东北各邦的态度也是暴力征服手段,必然激起民愤。

印度的幸运在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鼓捣印度内部矛盾,也在于印度的军队掌握在管理阶层手里,否则印度很容易就会散架。其实印度内部框架并不牢固,民族、宗教、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尖锐,很多邦独立意识强烈,武装组织众多,这些都是分裂的隐患,只不过是缺少一个点火就着的时机而已。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假借伊朗危机大卖军火,伊朗假借美国威胁压制国内矛盾,难道我们受骗了

美国借伊朗危机大肆售卖军火,而伊朗借助来自美国的压力极大地缓解了国内矛盾,难道美国和伊朗的冲突是早有密谋的一场戏剧,而身为旁观者的世界人民都受到了伊朗和美国的欺骗吗?这种伊朗联合美国共同导演大戏,以期实现双方盈利的阴谋论,只是个别人的臆想而已,并不符合伊朗方面的实际情况。

确实,美国方面通过制造美伊冲突获得了不少实际利润,并且没有付出除调遣军队之外的实际损失。从目前紧张的美伊局势来看,美国确实是紧张局势中的受益者。但是美国受益并不能证明,这起长达一年的美伊冲突是美国和伊朗联合布置的一起阴谋。

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是这起美伊冲突的发起人,它肯定是从自身受益的角度出发,才主动挑起这起冲突。因此,美国受益并不能说明伊朗方面和美国有所联合,一切也可能只是美国单方面的行动。

@ 除掉遣美国军队赶往相关海域之外,美国没有付出任何实际上的损失,反而因此取得了不少收益,例如美国军火交易

那么伊朗方面,有没有通过美伊冲突来获得相应的实际利益呢?从伊朗实际情况来看,美伊冲突给伊朗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它给伊朗带来的利益。

首先,题主所说的美国压力缓解伊朗内部矛盾,其实并不成立。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民思想在宗教的影响下比较一致,内部分歧并不严重,并不需要特意找一个“外援”来压制伊朗内部矛盾。况且,近几十年以来,伊朗一直是一个反美倾向比较浓厚的国家,而美国的压力也时时刻刻都一直存在。不需要进一步扩大美伊矛盾,美国就可以作为一个突出并且实用的外部敌人,转移伊朗的国内矛盾。

@ 伊朗的反美倾向一直非常浓郁,不需要进一步挑起冲突,就可以借助美国转移矛盾

其次,即便伊朗真的有这样的需求,美国也并不是伊朗满足这一需求的唯一选择,中东地区历来矛盾众多——各种宗教冲突,国家冲突非常严重,伊朗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弱小的敌人来转移国内矛盾,并不一定要选择美国。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原因是,美伊冲突虽然没有给美国带来大量损失,但是伊朗方面确实损失严重:虽然有不少大国顶住了美国石油贸易禁令的压力,继续购买伊朗石油,但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美国禁令的管控之下,逐渐停止了和伊朗的石油贸易,伊朗经济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有了不小的下滑。

@ 美伊冲突给伊朗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美伊冲突也许转移了伊朗国内的其他矛盾,但是美伊冲突造成的伊朗经济损失,使伊朗内部矛盾加剧——总体来说,伊朗的国内矛盾是增加,而不是减少,在美国主动挑起的美伊冲突中,伊朗并没有得到任何受益。

既然伊朗方面并没有因美伊冲突而受益,反而因美伊冲突而受损,美伊之间的阴谋论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