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辽国大军进犯,为何武林人士去迎战,宋朝官兵呢?_北宋_王朝_太祖

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天龙八部最为背景磅礴,将北宋、辽国、西夏、吐蕃、大理并立的这一段历史或多或少地展示在了读者面前。在天龙八部中,每个人物角色都暗含着一些国仇家恨,比如乔峰是宋人养育的契丹人,在北宋和辽国的战争之中,他为了化干戈为玉帛,于两军阵前自行了断了生命,真不愧是有血有肉的大好男儿。不过,有人或许要问了,辽国大军进犯雁门关之时,为何是中原武林人士去迎战,而是不是北宋的官兵呢?

其实,这个问题就要从北宋的制度来讲了。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逼迫后周恭帝柴宗训退位,自己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建立大宋王朝,史称北宋。此后,在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两任皇帝的努力之下,北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虽然北宋相比于汉唐来讲,根本不算是大一统王朝,但是其疆域除了燕云十六州之外,几乎囊括了古代汉人的居住范围。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在总结历代王朝兴旺更替的经验教训,觉得繁盛的大唐王朝之所以衰灭,五代十国之所以战乱频仍,完全是地方权力大过了中央,有枪有炮才是草头王,兵强马壮者才是皇帝。为了避免北宋重蹈覆辙,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都大力实行“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统治政策,将地方上所有权力都集中收拢于中央朝廷。

展开全文

在北宋的兵制上,军队分为四种,分别是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属于中央朝廷直接管辖,也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军,多半驻守在京城及附近要冲地区,不负责边境的防御任务;厢军是地方上的军队,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控制,主要任务是维护地方的秩序稳定;乡兵是在老百姓中抽调的壮丁来服兵役,在地方上配合厢军起到安保的作用;藩兵则是防守在边境上的军队,大多是由北宋境内的少数民族构成,当然了也有一些犯法的军士和囚犯被编入藩兵之列。

北宋统治者这样的军队构成和分配,其目的并不是抵御他国来犯,而是主要用来镇压老百姓。简单来讲,就是不防外患,只防内乱。每次他国来犯,北宋边境上的藩兵大多据城以守,绝不敢出击迎战。就像宋太宗赵光义自己曾说的:“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那么,在北宋官兵不敢出城迎战的情况下,天龙八部中的中原武林人士只好出城去迎战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