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梁山伯与祝英台,学霸之间的恋爱也能轰轰烈烈,干柴烈火_萨特_巴黎_美国

谈到最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一定要属波伏娃和萨特。两个人无论从才华、社会地位、影响力和爱情都可以称为史上之最,再也无人能出其右。

两个大神在1929年的时候相遇,那时候萨特24岁,波伏娃21岁,他们就读于法国的索道神学院,索道神学院,就是今天著名的巴黎大学的前身。那个时候的萨特,他还不是后来的萨特。少年时的萨特曾经做过小偷,混过街头古惑仔。他本人也是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另类青年,在一次舞会上,他真的赤身裸体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有一次穿了一身红裙子。直到今天我们都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不良青年。他是凭着怎样的思想迷倒了一片又一片的小迷妹。

在一次期末考试上萨特得了第一名,波伏娃正是当时的第二名,萨特一看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个这么如花似玉的小师妹,于是马上就向波伏娃求爱,但是波伏娃当时正在跟萨特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谈恋爱,于是她拒绝了他。

但是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萨特就跟波伏娃达成了一个特别另类的约定。就是他们要成为一对自由的情侣,这个自由的情侣就是两个人可以保持情侣的关系,但是他们都拥有感情的自由,还有更加可笑的是他们都要及时地向对方坦白,他们跟别人恋爱的详细的情节。

两个学霸的爱情就这样宏伟的开始了,这份奇葩协定更是履行到两个人离世为止。萨特风流成性有目共睹,他喜欢各种各样的女孩,尤其钟爱处女,常年奔波于源源不断的床头事。而波伏娃是一个出生于单亲家庭,从小到大一直特别倔强叛逆的女生,同时她也有着特别亢奋的欲望。女生想要的所谓的安全感在萨特身上是不可能有的。但是两个人在精神世界里高度的和谐和认同,又牢牢地把两个人捆绑在一起。

展开全文

一个女人难免要被他所爱的男人去雕刻,也许正是这种极致的痛苦激发了波伏娃的深度思考,于是才有了震惊世界的《第二性》这本书。后来,波伏娃终于有了理想的情人,奥尔加当年还是一个17岁的少女,她聪明伶俐,年轻貌美。

但是紧接下来萨特也爱上了她,三个人同进同出,在多年以后萨特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对奥尔加的感情就像一盏煤气灯的火光,把我日常生活的浑浑噩噩一扫而空,我异常消瘦而激情万分,不再寻求任何安慰,我因为对奥尔加的感情和疯狂而陷入了人生的最低点。”

而波和娃在回忆这段感情的时候,她则说:“在这种三人的聚首中,我总感到了双重的损害,他们之间总有一种旖旎的气氛,我则舍己投效,玉成其好,但我一想到这种三重奏长年累月持续下去,我就不寒而栗。“

波伏娃不断的跟班上的女学生约会,终于被学生的家长告上了法庭。罪名是诱骗未成年少女,于是学校毫不留情地开除了她,并且她已经永远无法重返中学的讲台。当年备受两个人同时喜欢的女生奥尔加,后来嫁给了萨特的得意门生博斯特,但其实高大帅气同样才华横溢的博斯特,跟波伏娃也有一段激情四射的缠绵。

而萨特也看上了奥尔加的妹妹,关系有点混乱。针对那样一段混乱的关系,波伏娃在写自传的时候有过一段精彩的,非常有画面感的总结。她说:“对于自己班上的漂亮姑娘,波伏娃总是自己先尝一口,然后送到萨特的床上。”后来,萨特以记者的身份随团访美,于是遇到了美国的美女记者多洛莱斯。萨特疯狂的追求她,终获美人芳心。

波伏娃在跟萨特相爱多年,第一次感到特别焦虑,波伏娃问:“萨特你是爱她多还是爱我?”萨特回答道:“我虽然很爱她,但我跟你在一起。”说完这句话,萨特就卷起铺盖卷,从巴黎飞往美国约会去了。1947年1月波伏娃去美国巡回讲座的时候,终于见到了被萨特疯狂爱恋的多洛莱斯,这个金发美女果然美丽魅惑,而此时的多洛莱斯正准备飞往巴黎去见萨特,波伏娃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波伏娃在美国期间意外地遇见了美国的作家艾尔格伦。本来行程结束之后,她要回巴黎,但是萨特告诉她:“你不要回来。”因为萨特正在和多洛莱斯激情的爱恋当中,于是失落的波伏娃就打通了艾尔格伦的电话,于是两个人在美国西海岸度过了一段浪漫的日子。艾尔格伦准备了求婚戒指,他希望波伏娃能够留在美国,但是波伏娃知道了之后,反而提前回到了巴黎,波伏娃清楚她离不开萨特。

波伏娃在回复艾尔格伦的信中称自己是他永远的妻。但是她仍然回到了萨特的身边。后来44岁的波伏娃,突然接到了小她14岁的朗兹曼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说我想请你看电影,于是又一段轰轰烈烈的感情开始了。

1965年萨特收养了她的新欢作为他的义女,因为他实在不放心就这样撒手人间,留下孤独的女孩,只有把他变成自己的义女,才能够继承他的遗产。而波伏娃在萨特离世之后,兢兢业业的在整理着他们的对话录和文集。六年之后,波伏娃在同一天也与世长辞,此后他们合葬于巴黎的蒙帕纳斯公墓。

波伏娃的手上始终带着艾尔格伦送给她的订婚戒指,而艾尔格伦死的时候,他身边始终放着一个波伏娃寄给他的风铃草干花,还有他们所有的信件。然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像波伏娃的养女西尔维多年回忆到:不是因为波伏娃选择了萨特,她成为了西蒙波伏娃,而是因为她是西蒙波伏娃,所以她选择了萨特。

尽管萨特一生荣誉无限极尽风流,但是在他总结出“他人即地狱”这个著名的哲学思想的时候,都离不开波伏娃对他的支持和陪伴。而波伏娃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不惜用尖锐的刀锋自我解剖,终于将自己塑造成世界女权主义的领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