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借助嘉禾打造传奇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_祝英台_梁山伯_梁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被评为民间四大故事之一。虽然故事并无真实原型,甚至强行把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拉在一起杜撰的故事,可影响力极为深远,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程度。对于这样的故事优点是和观众都熟悉,不需要特别去普及。缺点是大家都太熟悉,太熟悉的反而最难改编。“画鬼容易,画人难”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大导演李翰祥也曾拍摄过黄梅戏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电影在台湾上映时引发万人空巷的观影狂潮,要翻拍这样一部电影承受的压力不可谓不大,估计好多媒体和竞争对手都准备好攻击徐克导演版的准备,上映当年确实有很多人认为拍的太媚俗,难以和李翰祥版本相提并论。由于我个人没有看过黄梅戏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所以两者我不做比较。只谈徐克导演版本……

展开全文

大多数愤青对《梁祝》也无非是封建礼教社会等级森严,祝英台父母迂腐,贪恋权势,马文才家族仗势欺人,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不被社会接受,他们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徐克《梁祝》最为成功的一点在于人物设定。祝母善玉婷与和尚两人的人生经历和祝英台与梁山伯完全一样。早年祝母善玉婷也是女扮男装到崇琪书院读书,期间与某位少年郎相恋,也曾爱的海誓山盟。奈何二人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风气讲求门当户对“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所以他们注定不能在一起。善玉婷是大家闺秀。善玉婷的父母要把女儿嫁给豪门旺族,其一要让女儿过上幸福(有钱人)的生活,其二增大家族势力。最后嫁给祝姓大族,操持数百人大家庭。少年郎无法接受现实,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当了和尚。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情况也一样,祝英台大家闺秀注定是要嫁给豪门,梁山伯平民阶层不管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一步跨入士族。东晋当时还没有科举制度。徐克在影片中设定为梁山伯参与科举考试,最后成为县令。不知徐克考证不足还是有意为之。梁山伯人物不讨喜,设定为忠厚老实,善良本分,最关键的是不解风情,这样木讷的人作为电影主角是非常不受待见的。于是徐克添加了很多幽默风趣的小细节。影片前半部分怎么看都像是一部古代版本的致青春,到后半部分转为悲情。也许祝英台和梁山伯爱的太深,也许他们两位情商都不高,年轻气盛,做事太极端冲动行事,双双赴死。现实生活中如果有梁山伯和祝英台会被世人误以为傻子,如今没有房子和车子男性都没谈婚论嫁的资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