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登上皇位的?为什么说唐宪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_景泰_太子_之位

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明宪宗能够登基,并没有各方势力的角力,他父亲明英宗驾崩之后,其长子朱见深继位为帝,是为明宪宗。

不过,从明宪宗的经历来盾,他的太子之位可比帝位离奇多了。他的太子之位,经历了确立-被废-复立的过程。其实,本来以他长子的身份,太子之位也基本是囊中之物。但由于当时明王朝发生了“土木堡之变”使得明宪宗的太子之路走得跌宕起伏。

明英宗被俘,拥立亲王为帝,朱见深初的太子之位

明宪宗在年仅三岁之时,便不得已参与到了宫廷斗争之中,被确立为太子。当时,他父亲英宗亲征瓦剌失利,不仅明军全军覆没连他本人也成为了瓦剌首领也先的俘虏。为了防止也先利用英宗没完没了地勒索大明王朝,官僚系统选择另立新帝以对抗也先。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有资格的是英宗长子朱见深、英宗弟弟郕王朱祁钰。相对来说,朱见深是最合适的,但当时他才三岁,靠他来统领朝臣抵抗也先根本不可能。因此,文官们与皇太后决定拥立朱祁钰为帝,是为景泰。

之后,朱祁钰率领军民打退了也先对都城的进攻,明王朝度过了倾覆的危机。这时,执掌大权的朱祁钰便到了换太子的心思,经过一通运作,到了景泰三年,朱见深太子之位被废,改封沂王,立景泰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朱见济早夭,大臣内斗,英宗复立后朱见深重获太子之位

随着景泰帝册封其独生子朱见济为太子之后,明王朝可能会有另一种情况。但,不曾想仅一年之后,朱见济夭折,景泰皇帝又只有一个儿子,他们这一系难以继续把持帝位。大臣们主要倾向继续复立朱见深为太子,为此曾和景泰帝闹得血雨腥风。

但,也有人不这样想,他们另辟蹊径,决定扶持被尊为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镇重新复位。当时的朱祁镇在也先处生活一年有余,被放回大明。不过,景泰对他十分提防,虽有太上皇的尊号,但被软禁在南宫。但随着景泰一系难以把持帝位,有人想通过复立朱祁镇捞取功劳,主要有武将石亨、文官徐有贞和太监曹吉祥等。

最终,他们在景泰八年(1457年)抓住朱祁钰病重的时机,发动“夺门之变”,复立英宗为帝。随着英宗重新坐上帝位,其长子朱见深也再次获得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综上所述,明宪宗的帝位平平无奇,但其太子之位却是一波三折才最终确立。

为什么说唐宪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唐宪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即位之始就大力对强藩巨镇进行斗争,企图恢复中央集权。从元和元年(806)到元和七年,朝廷先后讨平西川节度使刘辟、夏绥节度留后杨惠琳、镇海节度使李锜迫使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归命,在成德镇自立的王承宗也输贡赋、请官吏。宪宗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平定淮西。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随即发动叛乱。宪宗发宣武等十六道兵讨伐,经过长期的战争,最后李恕于元和十二年攻破蔡州城(今河南汝南),生擒吴元济,平定了淮西。在这次胜利的影响下,很多藩镇相继归命,后又平定了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宪宗虽然能够平定部分藩镇的叛乱,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割据的根源,因而取得的成就并不巩固。元和十五年宪宗去世后,短短的两年中,卢龙、成德、魏博、淄青、泽潞、徐泗、汴宋、浙西等镇又纷纷发生变乱或不禀朝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