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话青岛⑦|老舍笔下的花与海_青岛_老舍_生活

名人话青岛⑦|老舍笔下的花与海

1934年,老舍先生来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任教。在青岛工作生活期间,老舍经历了创作的高峰期。1936年,他辞去教职,靠写作挣稿费过日子。彼时,老舍曾居于青岛黄县路一栋两层小楼房。他在这里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文博士》。他一生中很少写抒情散文,在青岛的三年,他写了《五月的青岛》《青岛与山大》等美文。这些散文写出了老舍先生对青岛的深厚感情。

老舍在青岛生活的年代,黄包车是人们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他经常到车夫们休息的地方与他们拉呱,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喜怒哀乐。由此,他创作了一生中的经典之作《骆驼祥子》,通过一个小人物深刻反映了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这部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老舍对青岛极富有好感,在《青岛与山大》中,他写道:“北中国的景物,是由大漠的风与黄河的水得到色彩和情调:荒、燥、寒、旷、灰、黄。在这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好似偶然地被放在那黄色的地图的边儿上。在海边的微风里,看高远深碧的天上飞着大雁,真能使人忘了一切,即使欲有所思,大概也只有赞美青岛吧。”(策划:崔燕、梁辰 朗读:云华 摄影/制作:朱鋆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