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了首诗至今被用来形容爱情,可现实的他,却是地地道道的渣男_小姐_夫人_自己的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经典文化作品,其中古诗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古诗,既古代诗歌,是历史上很多文人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写出来的,在经过数千年的传播后,成为了如今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也是所有中国人都必学的中国文化之一。

古诗往往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诗人获得的成就,就连诗人的喜好和人品也能从诗歌中窥出一二,不过也有一些诗人虽然诗句写得情真意切,但现实中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元稹。

元稹有一首非常经典的爱情诗句,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单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元稹应该是一个痴情人,对自己的夫人必然是情深似海,矢志不渝的,所以他才会觉得自己的夫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可事实上,元稹不仅不痴情,反而是个无情无义的小人,是个真正的“渣男”,而且他“渣”出了天际,令现代的渣男都自愧不如。

元稹是唐朝人,他的祖先是北魏鲜卑族,原本姓拓跋,在经过了几个朝代后,他的祖先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元姓,并迁居陕西,所以元稹出生于陕西西安。元稹的家庭是官宦世家,父亲是地方上的一个小官,但在他八岁时就去世了,后来元稹便由母亲抚养长大。父亲去世后,家族没落,生活困难,所以家里没钱供他读书,母亲无奈,只好自己亲自教元稹读书识字,好在元稹自己也争气,15岁就考中了明经科,正式踏入仕途。

展开全文

后来,元稹被派往山西永济当差,当时由于国内爆发安史之乱,整个国家一片动荡,元稹所在的山西也很不太平,官匪勾结,到处打家劫舍,扰得百姓们不得安宁。有一次,元稹出去游玩,晚上到普济寺借住,正好遇上了一户外出避难的人家,这户人家是有钱人,因为男主人过世,他的夫人便带着儿女和家产佣人等前往西安避难,正好路过山西,因天色已晚,就到普济寺借宿。

元稹在和夫人攀谈过程中,了解了情况,并认了这位夫人为姨母,而在得知夫人一直很担忧自己的家产会被官军抢夺以后,他便自荐去向官军说情,帮助夫人避开这场灾难。在元稹的帮助下,夫人果然安然无恙,这让夫人对他感激涕零,携全家向他道谢。当时元稹一见到夫人的女儿便惊为天人,并频频对她献殷勤。

这位小姐年芳十七,貌美如花,端庄贤淑,才华出众,确实是一个妙龄少女。而元稹自己也相貌堂堂,仪表不凡,端得一副翩翩佳公子的形象,所以他才敢公然追求小姐,可惜小姐却始终对他不冷不热,让他难以亲近。

后来,元稹私下通过丫环,成功和小姐取得了联系,起先小姐还比较矜持,多次拒绝了元稹的追求,并义正言辞地斥责了他一番。但随着元稹攻势加强,再加上他又确实颇有才华,小姐很快就被元稹掳去了芳心,两人暗暗交往起来。随着两人交往的时间越来越长,感情也越来越深,每晚都暗偷偷幽会,两人如胶似漆地过了一段甜蜜时光。

起初小姐以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毕竟元稹无论是样貌还是才华都很出色,而且他对自己又总是一副爱慕至极的样子,让小姐心里非常甜蜜。可是渐渐地她就发现元稹对自己似乎也并不那么真心,因为元稹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找夫人提亲。此时的小姐已经隐隐感觉到元稹可能只是想玩玩而已。

转眼几个月过去,元稹很快就要进京赶考了,两人即将要面临分别,在临行之前,小姐又暗示元稹娶她,可惜元稹却假装不知道,没有表示任何娶亲的意思。不久后,元稹离开山西,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却落榜了。就在他万分沮丧的时候,却意外得到了西安知府的欣赏,并提出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元稹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便留在了西安,并写了一封信给小姐,提出了分手。

小姐很快就回了信,表示愿意分手,但字里行间其实又暗示元稹是个薄情郎,只是元稹没有看出来,反而洋洋得意于自己有过这段情史,还将小姐的回信给朋友传阅,从而败坏了小姐的名声。不得不说,元稹真是太渣了,令人不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