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论文写作(美赛春季赛)框架和要点_模型_求解_建模

一、标题

一篇论文的标题是门面,就像敲门砖一样。虽然不必要有斐然的文采,但依然需要对论文进行高度概括,力求做到简短精炼,恰如其分,突出论文的亮点。需要注意的是,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二、摘要(重要)

在评卷时,摘要往往是要单独算分的。在很多比赛中,摘要也被作为初选的标准。也就是说,评委们会先通过摘要了解整篇文章的思路,进行初步的打分,决定有无继续看正文的必要。因此,对于论文来说,摘要便显得尤为重要。

(1)摘要需要包含什么

本次数学建模的目的和实际意义

本次数学建模所用到的数学知识,建模思想,算法思想。即概述为什么用这个算法,怎么使用这个算法。

本次数学建模得到的结论,论文结果的实际意义。其中,主要数值结果和结论需要明确表示。

(2)注意点

论文大致完成后再写摘要。

摘要需要反复修改,力求极致。

摘要需要重点突出:方法/算法,结论点,创新点

500字左右,不可以超过一页。

注意回答题目中的全部“子问题”,条理清晰

展开全文

关键词3-5个

三、正文

(1)问题重述

本部分需要将原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整理。注意不得重抄题目。

篇幅不要太长,控制在一页纸以内。

可以适当加入自己查到的背景资料,阐述问题以及现状,如有引用参考文献不要忘了备注在参考文献中。

(2)基本假设

本部分需要根据题目条件和要求做出合理假设。

关键性假设必不可少,假设要符合题意。

实质是为了简化模型,抓住主要矛盾。比如假设地球是圆的(实际上地球是一个椭球)。

(3)符号声明

本部分需要列出整篇文章中所用到的字母符号,以及他们对应的含义和量纲。注意整篇文章符号一致。

通常采用表格样式,因为更加美观。

符号搭配协调,符合数学规则,大小写敏感,不要使用怪异的符号。

(3)模型建立(重要)

模型的建立是数学建模的灵魂,也是整个论文的核心,是整个比赛途中最耗时的地方,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1、模型设计的方式

渐进式:由简单到复杂建立多个模型,由浅入深。

并列式:根据题目的要求,逐个问题建立对应的模型。

2、模型设计的注意点

模型要有特色和创新,在灵活运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要注意适当的改进和变通。

建立数学模型时要有严密的数学推理,不可以凭空出现数学表达式,要交代缘由,如参考某文献,经过某分析,从某公式推导而来。

抓住问题的本质,尽量简化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论文中建立了多个模型,需要注意各个模型之间的联系。

建模时同时也要考虑能否在有限时间内解出。只建模,不求解,说服力有限。

(4)模型求解

模型求解与模型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关系,算法的选取会直接影响模型求解以及接下来的误差分析。所以,选择一个简化后方便求解的模型尤为重要。

1、求解结果:

解析解:解出的结果是一个函式,此类情况较少遇到。复杂的模型都很难解出解析解。

数值解:解出的结果是一个数值,此类情况十分常见。

注意要交代如何求解的模型,若采用了现有的软件,要说明软件的名称和使用它的理由。

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始终是第一位的。题目中所问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等必须进行作答。

结论要清晰列出,多多绘制图表直观展现求解结果。

2、误差分析

模型求解完毕后,我们希望知道我们的求解结果(尤其是数值解)的误差如何产生的,所以需要进行误差分析。

灵敏度分析:在模型中,有一些参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并不能保证它一定准确为某个值。这是我们需要增加噪音,对输入的数值进行一些很小的扰动,观察输出结果是否有较大波动。若是,则说明模型对该参数的灵敏度高,模型是不鲁棒的。当然,也可以直接计算灵敏性。

叫做 y对 x的灵敏性。

稳定性分析:算法很多是迭代得,每一步算法都会不断放大进而传导误差,如果传导误差不会特别大则算法稳定。即结果对于初值的变化是否会产生巨大变化,若是,则模型是不稳定的。

(5)优缺点

突出优点,不回避缺点,客观公正。

有点要多些,缺点少写。

四、参考文献

排版整齐,格式统一。

参考文献需表明刊物作者的姓名,刊物名称,卷次,页码以及出版时间。

-分清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和成果。

五、附录

计算程序代码

详细的结果,详细的数据表格。但宁缺勿滥。

六、整体注意事项

论文应当思路清晰,表达简介,正文应当控制在20页左右,附录页数不限。

引用他人的资料(包括网上查找所得)必须在参考文献明确列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