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80后娘炮,带50个村姑创业织毛衣,还登上了央视,现闻名全国_新衣_缝制_自己的

“娘”这个词是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我们通常用来形容一个男生行为及举止类似女子的词。我们向来用这个词来贬低一个男生。但是这个男生却给了这个词最完美的诠释。他就是80后学长——潘锐彬。

陈规陋习中逆袭

《少年中国说》中说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与地球。

潘锐彬将这句话做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表现,他打破了传统的陈规陋习,将织毛衣的事业带回来家乡。潘锐彬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一个贫苦的小山村,童年因为家里贫苦每当过年没有办法购买新衣,但是他从来没有失去爱的温暖,每年妈妈总会在快过年的时候给他亲手缝制新衣,穿着妈妈缝制的新衣,他的心中总是能感受妈妈虽然清苦但依旧给他浓浓的爱。

看到这里就会想到我小时候,每当过年穿上妈妈亲手缝制的新衣总是会和村里的小伙伴去比较谁的新衣好看有特色,我们谁都不肯认输,总觉得自己妈妈做的新衣是最好看的。现在回想起来每个母亲的心中在给儿女缝制新衣的时候总是寄托了满满的爱意。潘锐彬的母亲当时也从在这样的想法吧!就这样潘锐彬在母亲浓浓的爱意下茁壮成长。大学毕业后的潘锐彬进入了一家外企做日语翻译工作,工资待遇优渥,本来可以这样安稳平淡度日。但是他依旧无法忘记儿时的毛衣,

展开全文

无法忘记儿时的情怀。毅然决然的回乡造福家乡的父老乡亲。

传统亦或传承

幼时的潘锐彬跟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的都是手织毛衣的技巧,大家都记得这样一句话的流传,好多人的本事很厉害,就有了这样一句话他们是老天爷赏饭吃,潘锐彬学长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6岁是一个稚嫩的年岁,同样年龄的孩子只知道四处玩耍时,潘锐彬就已经学会了织毛衣的基本针法;10岁一个顽皮捣蛋的年纪,潘锐彬就已经可以安心坐下和邻居阿姨织毛衣了。正是幼年的影响使他毅然决然的放弃自己优渥的工作,回到家乡发展手工织毛衣。他的决定并没有得到父母亲人的赞同然而增添了些许苦恼,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

他说过他喜欢在织毛衣过程中带给他的快乐,他喜欢大家在一起聊聊家常的魅力,其实他最喜欢的是当一件华丽的毛衣在他手中出现时的成就感。

在决定回家时,他面对了许许多多的流言蜚语,在大家的传统的观念中认为织毛衣是女人才会干的事,都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娘娘腔”。面对这一切的流言蜚语他都不以为然。并不是因为他脸皮厚,而是在他的观念中现在社会发展这么迅速,机器带动了工业的发展,逐渐淘汰了手工业,他想将这一门手艺流传下去,不能等到以后想要看手工缝制的毛衣还要到博物馆才能看到。正是这一豪举再次加剧了自己想要做这件事情的决心。

黎明前的曙光

回到家乡的潘锐彬一贫如洗,租店面,布置工作室都是自己一个人,没有多余的资金只能先自己一个人接订单,但是他发现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他开始号召父老乡亲一起来织毛衣,带着全村50个村姑一起创业。皇天不负有心人慢慢的潘锐彬的订单越来越多,客户也越来越多,大家都越来越喜欢手工毛衣。这时潘锐彬的小店已经小有名气,他为了能挽留更多的客户,开始和村里的阿姨们合作,他主导设计,阿姨们主要负责制作。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名气越大人们的需求量就越大,但是手工缝制的速度慢,慢慢的客户就流失了。正所谓祸不单行,正当事业陷入低谷时,一个网店的老板告诉他,另外的原因是他网上宣传的照片拍的太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潘锐彬去寻找了一些摄影公司,但是费用太高,所以经常他就自己担任模特给自己的产品做宣传。慢慢的客户资源也多了。

他注册了网络短视频,在网络上教大家学习手工织毛衣,发布一些手工织毛衣的教程。在央视节目《开门大吉》潘锐彬受到邀请参加,在节目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他推荐手工制作的毛衣,而是他这样的一席话,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很多,如果一些妇女在家就可以赚一些钱来补贴家用,是不是留守儿童就会减少一些。正是他的这种大爱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我还记得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潘锐彬就是这样一个意志坚定敢于拼搏的人,从他放弃自己的高薪工作拿起织针的那天起,世俗的质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他没有因为外界的看法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会想起现在用机器制造的毛衣总是少了儿时的温馨和温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句话耳熟能详,其实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值得我们世人细细思量。

都说“80、90后”是很有个性的一代。很多人会说我们叛逆,不尊老爱幼,没有理想和追求的一代。当长辈诋毁晚辈,无论是否有理,晚辈没有资格反驳顶撞;想做“不婚主义者”、“丁克族”被认为是惊世骇俗的思想;更遑论“同性恋”还被认为是心理疾病,更甚至于有人认为这是变态?不是说人人平等吗?其实当我们处于这个社会就不会与那么多的公平公正。

有些都只是我们挂在嘴边的,当实行起来总是有那么多的阻碍。经常会听的一句话,“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是这句话受到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束缚,总是让它粉身碎骨。80,90后难道不是这个时代的领军人物吗你?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一起奋进。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取其精华吗?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当独立自强,打破陈规陋习。这位80后的学长就是我们的榜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