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认知里,一针药能有多贵?或许在许多人的想象中,动辄几十、上百万已算得上是“天花板”,比如前些年120万一次的CAR-T疗法,到后来1400万一针的SMA(脊髓性肌肉萎缩)药剂,但还有这么一种疗法直接颠覆人们对“天价药”的想象,仅仅打一针成本就要2500万,可谓刷新了“全球最贵药物”史上纪录。
近日,澳大利亚制药企CSL Behring宣布,旗下一款针对治疗B型血友病的基因向试剂hemgenix获得FDA批文许可,这本是好事一件,但该疗法的成本实在令人咂舌,目前定价为350万美元(约合2500万RMB),一针堪比一套豪宅,也不知多少人能用得起?
生存是场游戏,往往偏爱富人
《人类简史》中曾如此写道:“如果真能找到所谓百病不侵的‘万灵丹’,那也只有富人能受益,对普通人而言尤其不公平。”据了解,B型血友病又称β型地中海贫血,属于一种罕见病,发生率为30万分之一,据FDA提供数据显示,全世界平均每4万人中就有1人在承受着血友病痛苦,其中且大多为男性。
该病症具体症状表现为,患者哪怕只是轻微擦伤都会血流不止,更可怕的是,一旦患上便是伴随终生,患者将一直生活在对“受伤、出血”的恐惧中,在hemgenix问世之前,市面上常见的应对措施为每周两次输入IX凝血因子,虽然成本略低一筹,但这也意味着患者终生需要与药物绑定在一起。
展开全文
而基因向试剂之所以被哄抬至2500万高价,主要亮点就在于其可以“一劳永逸”:一针能管一辈子,经临床试验佐证,接受了hemgenix疗法干预的患者中有95%得到康复,无需再进行其他治疗,但其堪比天价的高门槛,还是让多数人只能望而却步,触达不及生命“通行权”。
再加上有些人可能不清楚,越是这种罕见病症,通常可选择的疗法也就越少,因为每种药物的研发前期都需要大量投入,药企会将成本平摊到后期售价上,若是本身患者群体不多,为避免亏损,很多制药企业也就不太愿意去研发新药,这重重限制放到现实,就是摆在普罗大众面前一道道难以跨越的坎儿。
国产替代会有出路吗?
动辄上百万的天价药,让平民百姓如何负担得起?但“国产替代”或许可以成为打破僵局的一条可靠出路。此前,用以治疗“渐冻症”的诺西那生钠上市之初要价一针70万,经由国家医保局与药企代表多轮“灵魂砍价”后成功降至3.3万,大大减轻了患者一家的经济负担。
随着如今我国科技、医疗水平提升,这一现象在大健康领域其实并不少见,比如心脏支架从起初10万跌至目前的700元,普通人也能用得起,天价种植牙从早年的“一口牙一套房”降到今天的千元一颗,曾被称为“富人生命专利”的W.right技术,也从原先的单克2万跌至一瓶千元,通过京东&天猫等平台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3年,哈佛老龄研究所首先发现W.right这一“年轻酶”物质在生物活性上的正向干预作用,据其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报告显示,暮年鼠持续摄入一周后,毛发、肌肉力量等生理指标均呈现“可视化”年轻。
因此,该技术在落地应用后很快就引来了各方关注,但又因过高的成本使其主要在研究室和富商豪客中流通,随着中、美、日等国家生科企入局后,相关技术难度、成本下降了近九成,据业内人士分析,因入局药企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加剧,会出现降价是大势所趋。不过就血友病目前用户群体来看,hemgenix要想实现国产化或许还没那么快。
“每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澳大利亚药企此次发布的hemgenix疗法,虽然2500万造价不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好像是一次“无效发明”,但结合我国整个大环境来看其应用意义依旧值得肯定,目前主要的问题就是成本太贵难以普及,若能像W.right物质一样实现产业化,想必未来应用潜力也是无限广阔。
在曾经的SMA试剂定价谈判会上,我国医保局代表张劲妮诚恳说道:“每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话语铿锵有力,为无数未能到场的罕见病群体传达了在天价药面前,他们只是想要活下去的朴素心愿。
进口天价药无论是推进国产化,还是纳入医保名录,每位努力者最根本的出发点,也不过是把生命放在头位,希望普通老百姓都能有病可医、有病能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