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接力!“00”后小伙夺得“刮腻子”世界冠军_的是_金牌_技能

正在“刮腻子”的马宏达

如今的马宏达在学校里,俨然是一块行走的“金牌”,他已经成为了学院里的明星和榜样,而这一切皆是因为“刮腻子”这件不起眼的普通事,被马宏达干出了“花”——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竞技水平代表着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马宏达实现了中国在“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刮刀”为笔,作品惊艳世界

马宏达,身高一米八,皮肤黝黑,戴个眼镜,2000年出生于温州瓯海,是位标准的“00”后。小时候,他在浙江温州的一个木门工厂里长大,后来又跟着到杭州开店的父母亲一起移居杭州。

马宏达在国家集训队训练中心里展示各种比赛工具

展开全文

马宏达在训练中切割石膏板

2016年,16岁的马宏达进入浙江建工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专业学习,第二年,因有美术功底以及较强的吃苦精神和动手能力他被选入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世赛集训队进行训练,一干就是5年,天天与“刮腻子”较劲。其实,“刮腻子”只是比赛项目中的一小部分,“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比的是用涂料、装饰材料等,对房屋建筑进行修建、改善和整修,对选手的识图、放样、装饰线条制作与安装技术、创意等方面都有要求。

钢头鞋3个月就要磨破一双

教师弟们用石膏雕刻“羽毛”

1800多天的高强度训练让马宏达换来的是承载高超技艺的一身“肌肉记忆”。5年里,马宏达从零开始,手上的水泡磨成了老茧,脚上的钢头鞋3个月就磨破一双。其间,他还经历了赛事取消的打击。“开弓没有回头箭,虽然离家并不远,但我很少回去,爸妈想我了会跑来看我,基本上所有的时候都在训练室里度过。”马宏达说。

马宏达用满是老茧的手捧回金牌

埃菲尔铁塔的剪影、3D视觉效果的鸽群和羽毛、红蓝白三色构成法国国旗……这次比赛的压轴环节的自由创意模块中,马宏达以“刮刀”为笔,运用石膏技术呈现出一幅惊艳之作。最终,他技压群雄,身披五星红旗跳上了世界技能最高奖台。

师徒四人,10年接力夺冠

回到学校第一天,徐震、马宏达、顾威烈、高宇宙四个人便在世赛集训楼里碰面了。马宏达捧出金灿灿的金牌,挂在了师兄高宇宙的脖子上,“这金牌真是比我的银牌重哦!”高宇宙摸着金牌兴奋地祝福着自己的师弟。顾威烈也凑过来笑着说,“我的奖最小喽,我只是个优胜。”教练徐震老师则上来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马宏达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他的教练徐震老师以及威烈、宇宙两位师兄的一路接力。

从半山老校区“小黑屋”一直“刮”到富阳新校区,从2013年至今,他们师徒四人一直苦苦追求、默默奋斗。

马宏达给师兄挂上金牌

“如果从2013年起步阶段开始,夺冠之路我们走了十年。”徐震感言。2013年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徐震加入了学校的技能竞赛团队,当时的浙江建工技师学院还在半山,最开始徐震带着6位学校选手参加的是瓷砖贴面项目比赛。他们在一间被称为“小黑屋”的训练室里默默练习。小试牛刀的是,同年去山东烟台参加43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比赛,团队就得了奖,成为了世赛的备选国手。

马宏达向师弟们传授技术

走过的学生无不露出羡慕的眼神

马宏夺世赛夺金的横幅、照片挂满在学校的各个角落

大楼上挂满了祝贺马宏达夺冠的横幅

马宏达和徐震抵达杭州机场受到热烈欢迎

在萧山机场的贵宾厅里,载誉归来的马宏达第一时间说出了自己的“宏愿”:留在学校,把一身技艺传授给更多学生,弘扬工匠精神,帮助更多的师弟们走上世界技能舞台。

马宏达的背后还会有更多的“马宏达”,他们夺冠的故事远远还没有结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