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引擎”_人才_创新_培养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抓住战略机遇期、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深刻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下的科技与人才竞争,“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成为迫切要求。如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如何系统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新型举国体制中,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过程中,我们又该进一步完善怎样的机制?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举行的2022年度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研讨。

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布局人才培养

当下,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芯片领域的发展,但深度学习却在逼近现有芯片的算力极限。算力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有着关键影响,但越是高制程,芯片能效越高,其研发也越艰难。中国芯片产业为实现技术赶超解决“卡脖子”问题,近年来不断加快自主技术研发,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自给率。在当前全球2纳米芯片制程之战中,中国芯片能否改变全球芯片的市场格局?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同样在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与人才自主培养。

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主要开展计算摄像、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经多年研究,实验室提出了多维多尺度光场智能成像理论,通过原始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研制的“两芯一器”引领了该领域国际前沿研究。其中的一芯便是人工智能光电芯片,该芯片突破了传统电子计算长时延、高功耗等瓶颈,样片算力相对于顶级电子芯片提升10倍,能耗降低10倍。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曾来到该实验室,他强调:“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鼓励自由探索,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年轻一代在问题的驱使下做出创新性工作,他们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他们的研究成果也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与肯定,实验室成为培养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最好实践载体。

“科技人才的培养应着眼于国际前沿问题去布局,用问题来创造。”谈起人才培养,实验室负责人戴琼海院士说,科技人才的培养过程要以问题为驱使,突破国际性前沿性问题,以理论研究结合工程实践,来践行原始创新。他认为,做学问,问题驱使是原创,方法驱使是改进;做研究,要理学思维、工科实践、哲学表达;做人,要有胸怀、眼界高、眼光远。培养国际一流人才是最高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并举。

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大战略互为目标、互为应用场景、互为条件的背景下,科技人才体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原主任李普认为,人才培养也应更新思路方法,将培养作为一项长期性、贯穿始终的工作。要立足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思考当下的教育要怎样去培养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人才。他指出,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进入了新境界。创新驱动涉及方方面面,既是一个可以检验人才的标准场、参考系,也是为人才发展指引方向的参考空间。理解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将有效解决科技人才究竟要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重点在哪等问题。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作出的重要部署,为我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王云海认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彰显了科技人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报告中指出的“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从四个层面为提高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实施路径,确定了评价目标,创新了制度文化。他表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高质量科技人才是国家自立自强的战略保障,科技人才的使命担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在人才实践工作中,要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治保障。

展开全文

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俞亚东也认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根本问题,树牢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首要环节是大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文教育、思政教育,做到树人先立德。其次,要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打牢德才兼备的基础,并在这一基础上全面开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培养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督学、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殿军提出,人才培养要加强顶层设计,要把握国家战略布局,形成培养目标和方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和时代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

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宁则表示,国际胜任力人才培养同样是时代之需、国家之需。当前的国际形势提出了对新时代国际胜任力的需求,我国目前在国际组织的代表性不足,原因是符合国际组织素质能力要求、能够胜任的人远远不足。而同样不足的还有能胜任“一带一路”及南南合作的人才,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能够参与全球治理合作的人才,以及在中外跨国公司的管理层能负责东亚区域以外事务的中国籍职员,在当前的“双一流”建设及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建设中,同样需要了解全球、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合作的人才。当前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渴求能够开展全球交流合作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正是需要具备国际胜任力。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从“基础”锻造

从人才成长和贯通培养的连续性来看,基础教育阶段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责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原院长郑方贤认为,厘清基础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构建基础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衔接、贯通是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核心枢纽,而考试招生制度则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考试招生制度关系着国家发展大计,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一直以来都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再次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部署。郑方贤表示,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制度性地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并且,新高考改革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考生,有助于考生在中学阶段就为自己进行合理规划,在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王云海也认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人才培养选拔指挥棒功能,加强中考、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等制度对科技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

2021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要求高校理工农医等学科的绝大部分专业必选物理、化学,进一步强化了物理和化学作为基础学科支柱的重要地位。同时,“强基计划”、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选拔人才新模式的创新实践,也引导了更多有天赋、有潜能的优秀青少年立志投身于基础研究,为我国科技人才增添后备力量。这些举措正是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探索的自主道路和模式,是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依托。

如何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应重点培养和打造的一流人才,王殿军认为,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来进行人才评价和选拔。

据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在38国(包括G8和G20国家)的指数对比中,中国位居世界人才竞争力指数总体第八位,人才规模方面位居第一,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适龄劳动力人口数”和“科学研究人员数”两个指标方面同美国一道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但在人才质量方面我国却处于倒数第三位,虽然与国家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人员基数大有较大关系,但这一结果也不得不令人反思。王殿军说,这反映了我国在人才培养尤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当前,高度统一、评价单一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智能化时代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教育公平不是平均教育,不能期待标准化的过程培养能“冒”出一流人才。

王殿军认为,“唯分数论”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格格不入,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选拔人才,应先从评价开始发现苗子,再进行个性化培养。通过科学的测评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然后进行阶段性测评,过程中不断反馈并调整,形成“评价-发现-培养,再评价-发现-培养”的螺旋式评价选拔模式。

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虹则表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样要注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行为层面上,可以让教师准确掌握学生心理规律及沟通技巧,顺应和调节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正确处理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为“接班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准备。

深化改革,让真正的一流人才“冒”出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深化人才评价改革的政策陆续出台。2016年,我国印发第一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此后,多项改革文件先后出台。2022年11月,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分类推进,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和政策协同为保障,按照创新活动类型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各类科技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让更多的一流人才脱颖而出,众多的企业、机构也同样在不断探索,如阿里巴巴达摩院设立青橙奖,每年遴选年轻人才,提供价值百万的“六便士”,助力他们抬头“看月亮”。这一奖项的评选不唯资历、不唯履历、不唯论文、不唯门第,只为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初心。

科技自立自强意味着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也意味着科技实力的较量比拼。实践反复证明,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需要科研人才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同时也需要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破除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当前,“五唯”、学术不端等科研诚信问题的存在,让科研人才无法潜心于研究,使原始创新实现难度增大。在我国科技发展向着自立自强转型跃升的关键时期,这些顽瘴痼疾亟待破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刘益东发现,“唯帽子”会产生马太效应,让各种学术资源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甚至超出了学术权威本身所需要的程度,而普通的科学工作者即使能力出众,却因无“帽子”而默默无闻,缺少机会和资源。为此,刘益东建议,依据原始创新来标定一流学者的“桂冠”,将人才“帽子”作为国家级学术荣誉,授予真正作出重大学术贡献、做出原始创新的一流人才,以此最大限度维护平等对话、公平竞争。而以原始创新成果标定一流人才,也是国际通行的标准。

刘益东同时指出,根据科技史和科研的特点,水平越高的学者越能用一项标志性成果反映其水平,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陈嘉庚科学奖等奖项都是以一项具体的原始创新成果为评判标准。因此,可以利用原始创新成果的诸多特征,包括原始成果的结构特征、长期坚持的过程特征、职业学者的行为特征、十年磨一剑成果的综合特征,再加上评价方法的创新,实现原始创新成果的及时评价和一流人才的及时甄选。

王云海表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就是要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制度环境,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让中国成为全球优秀科技人才向往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

据此前一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收集的数据,2019年至2021年间,有3878名华人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开展研究,2021年这一趋势达到顶峰,归国人数为1490人。结构生物学家颜宁近日也已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职,赴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随着更多人才的“加盟”,为人才创造十年磨一剑的政策制度环境,提高其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将更有利于构建让一流人才自己“冒”出来的社会文化环境。

以教育为支撑引领,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寻找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围绕科技制高点和一流人才的大国博弈日趋激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伍宸表示,报告关于人才的论述再次表明,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将成为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家的战略中心任务和使命。世界人才中心的形成有其规律,通过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广泛招揽和吸纳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已是国际通行法则。例如,美国充分借助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源源不断从世界范围内吸纳人才,以大学毕业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发明家为主。美国约有3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在国外出生。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美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集聚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我们需要重申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世界人才中心建设的战略地位。”伍宸认为,高等教育机构在高端学术人才集聚、高技能人才吸纳和培养以及国际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方面有独特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集聚上的优势,以引进高端学术人才为纽带,进一步提升对其他层次学术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形成世界学术人才高地甚至中心。他建议,除自主培养人才外,还需扩大视野,通过国际化办学等方式不断引进世界范围内的优秀人才,参与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的征程中,不仅要立足于本国实际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要借助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从世界范围内吸引人才,聚天下英才而育之、用之。

“大学强则国家强,大学的水平决定国家的水平,大学的高度决定国家的高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李志民在总结发言中所指出的,正是中国在走向世界强国过程中,对大学发展和变革的强烈要求。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高校,是知识传承、科技创新、人才汇集的重要阵地,承托的是国家的现在与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支撑了我国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近年来,高校持续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地位,不断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实现重大科技突破,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高质量创新人才,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新时代新征程上,要进一步激发高校力量,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激活“人才引擎”。(文 本刊记者 季昕)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2期)

作者:季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