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三不知”卫健委主任有新职务,当地回应_黄冈市_免职_官员

“一问三不知”卫健委主任有新职务,当地回应

三年前对疫情“一问三不知”的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有了新职务。

据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官网消息,2023年2月18日黄冈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免去江海松同志的黄冈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任命唐志红同志(女)为黄冈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

对此,记者拨打了黄冈市委组织部曾经公布的一个举报电话。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新任命的黄冈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唐志红就是曾经的黄冈市卫健委主任。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唐志红当时是被免职了,“现在重新任命属于平职,没有提拔重用”,此外,对于受处分的干部,在选拔前肯定是按照相关的政策规定,都是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到位,“这上面不存在问题”。 相关新闻:

2020年1月29日,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督查组赴湖北省黄冈市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送检情况。

当时,黄冈是湖北省疫情仅次于武汉的地区。在29日晚,湖北省长王晓东说,决不能让黄冈成为第二个武汉。

据央视报道显示,检查过程中,中央督查组人员向时任黄冈市卫健委主任的唐志红提问,医院总量能接待多少人。唐志红沉默,并现场打电话询问。她接受采访时被再次问及医院到底能收治多少病人,她说,“那我不知道,我搞不清楚。”

不清楚医院的收治能力

当时,黄冈市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收治和隔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但是,当地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对于定点医院的收治能力和具体床位数量却并不太清楚。

督查组:这个医院房间总量能接待多少人?

湖北省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唐志红:(沉默)

黄冈市疾控中心主任 陈明星:118。

展开全文

湖北省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唐志红:我记得是200左右。

督查组:到底多少?

黄冈市疾控中心主任 陈明星:118。

督查组:现在收了多少人?

陈明星:这个我不知道。

督查组:最多容纳多少人?

唐志红 (打电话):你赶紧把数字告诉我……

记者:刚才在问具体床位的时候,您一直在查资料、打电话问,您掌握这个情况吗?

唐志红:是啊,我是在问收治多少病人 ,因为每天都在变化。

记者:现在有多少例病人?

唐志红:这我不知道,我搞不清楚。

记者:您觉得这是很细节的问题?

唐志红:我只知道有多少张床位,你非要问我收治多少病人。

无法给出核酸检测能力的数据

对于黄冈市来说,除了收治确诊病例之外,还有一项工作尤为重要,就是对于疑似病例的确诊,黄冈市当时疑似病例已经超过1000例。

但是检查中,当地无论是疾控中心的负责人,还是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负责人,都给不出核酸检测能力的明确数据。

陈明星:这个我不知道。

督查组:你说这个情况你不掌握,你不清楚黄冈市到底能检查多少。你疾控中心是不是要掌握这个情况?唐主任,您掌握吗?

唐志红:之前也找不到方向。

在反复多次向相关人员核实信息之后,督查组终于掌握了黄冈市核酸检测能力的最终数据。

1月30日,据“黄冈发布”消息,黄冈市委研究同意,提名免去唐志红同志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其免职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公开履历显示,唐志红曾任黄冈市黄梅县副县长,2017年任黄冈市计生委主任,2019年3月任黄冈市卫健委主任。

“问题官员”不应“悄悄复出”

新冠疫情期间,全国各地有不少官员因处置不当、应对失误等原因被免职。在以往,也有官员因发生安全事故等原因被免职的情况。免职或是停职相关官员,对于平息舆论来说,似是一剂良药。但过段时间后,这些被免职的官员又会以新的身份“悄悄”出现,让人不免发出疑问:免职到底有何影响?被免职者是否该再委以重任?甚至还会令人产生一种被愚弄了的感觉。

那么停职或免职官员“复出”,是否有法可依?答案是肯定的。停职或免职不同于撤职,属于干部任用的一种组织措施,不是纪律处分。

其实,老百姓的心里都有杆秤,对于符合规定停、免职官员的重新起用,按理说是不会有太多意见。只要品德、能力、党性没问题,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思索,被停、免职的官员,通过组织考核,公众认可,重新“复出”,说明此干部经得起摔打,经得起考验,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样的人事任免,老百姓是欢迎的。但如果是以权谋私,官官相护,靠打政策擦边球,通过打招呼让那些停职的“庸官”“昏官”再次“复出”,糊弄老百姓,那老百姓可就不答应了。

显然,停免职的官员复出这件事要一分为二来看。不能因一时过错就一棒子打死,要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但也不能让个别官员形成“停、免职等于换岗”的心态,问责必须高高举起,重重落下。公职人员也是一种职业,是职业就不能无论什么表现都可以干到退休,不合理、有问题、没能力就该开除,这样能提高公职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干事热情。

对此,笔者认为,官员起复制度应该进一步完善,要严格界定好,哪类停、免职官员有资格复出,复出后职级如何调整。还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停、免职官员复出要提前公示、相关流程要公开透明,这里的曲曲折折都拉直了,政府才有公信力,老百姓心里的秤才端得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