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这么压抑的一部电影,它想说的究竟是什么_亚瑟_的人_小丑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主人公亚瑟弗兰克(由杰昆菲利克斯饰演)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而且他总会不合时宜的大笑。比如说在公交车上,他坐着坐着就开始大声地笑起来,刚开始大家不以为意,但过了一会儿,他仍旧大笑,整个车上的人都对他投去异样的眼光,别人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笑的。

坐地铁回家的路上,他本来手里抱着自己的行李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他的脸上还化着小丑的装,当时,车上还有三个WSJ男人和一个漂亮又有气质的女人,有一个男人开始用薯条去和那个女人搭讪,本来,这件事情和亚瑟没有关系,但是,就在这时,他又笑了,哈哈的笑声在整个车间里面回荡。结果,他被那些人群殴了。

展开全文

电影里着重用这两个镜头来表现亚瑟的笑病给他带来的麻烦,让他受到别人的歧视与反感,这让他逐渐自卑,可是,他的母亲告诉他:“你的出生是给这个世界带去微笑,传播微笑是你的使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时的他还是一个善良的人,从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缺陷。

他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喜剧演员,他的家里有一台电视机,永远都播放着一个台,关于喜剧表演的,有的时候他还会一边看一边作笔记,他还会去现场看那些喜剧演员说笑话,就是为了培养自己说喜剧的能力。

梦想的烛光逐渐被吹灭

亚瑟的精神病主治医生根本不会用心去聆听亚瑟的心声。她每周都会问亚瑟同样的问题,“这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出现什么不太好的想法”,她表面上会看亚瑟的日子本,但从来都没有用心看过。但亚瑟一直都有配合治疗,他定期去精神病医院,按时吃药。但最后,当医院因为经济原因,要被关闭的时候,医生对他说了最残忍的话:“像你这样的人,没有人会关心你的。”

当他在街上举着牌子,画着小丑的模样跳舞,却被几个15岁的孩子欺负,他们打坏的他的牌子,把他引到一个偏僻,到处都是垃圾的地方,对他拳打脚踢。每一次的被欺负其实都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后来,他又被别人举报带枪去孤儿所。其实,那把枪明明是他的同事送给他的,那个朋友却在老板的面前说枪是亚瑟让他买的。亚瑟给老板解释,老板却大声而又反感地说道:“你说什么屁话呢,可能吗?”

暴露内心的“丑”

当他停止治疗,受到一次次的嘲讽与讥笑,他开始堕落了。他用笔把墙上的“微笑”改成了“不再微笑”,他开枪杀死了殴打自己的三个WSJ男人,虽然刚开始会恐慌,但他没有一点悔恨,他觉得自己没有错。而且,他杀死了把自己抚养到大的母亲。

他其实想要得到公平的对待,想要成为一个喜剧演员,一旦这些实现不了的时候,他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魔鬼,任由它们爆发出来。在受到邀请参加喜剧演员的节目时,他问现场的人:“为什么你们要关心那些和你们没有关系的人呢,这有什么意义吗?”显然,这个观点是主持人所不能接受的,他开枪杀死了主持人,现场一片混乱。但他觉得最这件事很快乐。

我们是“小丑”,却也不是“小丑”

我们是小丑

我们不是小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