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备课:二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_个位_加法_预设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2-13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 的不进位加法。

2.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 多样性。

3.使学生体验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20+50= 38+40= 60-37=

54+2= 23+5= 11+6=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课件出示11页主题图:今天可真热闹,我们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莒州博物馆,现在

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师: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同学们都来参观博物馆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预设2:二(1)班35人;

预设3:二(2)班32人;

预设4:二(3)班37人;

预设5:二(4)班34人;

2.师: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指名回答。

展开全文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

【设计意图: 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由于这样的情境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既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

积极性。】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

(1)体会加法的意义(出示例1)

师:我们先来解决“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用到哪些信息?

预设:二(1)班有35人学生,带队老师有2人。

师:求一共多少人,该怎样列式?

预设:35+2=37(人)

师:为什么用加法?

预设: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问题,思考怎样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定义,深刻领悟加法的算术理

论。】

(2).领悟算理,掌握算法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吗?

预设:5+2=7,30+7=37

师:同学们可以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吗?请你试一试,并说给同桌听。

指生上台摆一摆

预设1:将35根小棒分为3捆和5根,将5根小棒与2根小棒合起来,再与3捆合在一起。

生1:你们同意吗?谁与我交流?

生2;你为什么把2根小棒放在5根小棒的下面?

生1:5和2都在个位上,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内相加,这样摆好看。

师:像这样的加法不仅可以用口算算出结果,还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下面我们结合摆小棒的

过程来看一下。35+2,摆出35个小棒,竖式写35,加2,也就是再摆2根小棒,竖式中加2,

“+”写在35的左下方。2写在谁的下边? (5)

问:为什么写在5的下边?

预设:2表示2个 一 ,在个位上,5表示5个 一 ,也在个位上。

师:你真了不起,和数学家的想法简直一模一样。数学家也是这样想的,写竖式时,个位要与个

位对齐。2和5都在个位上(板书个,十),所以要对齐。

师:再用尺子画“ — — ”(等号线),最后在等号线下面写出得数,先计算5+2=7,7是个位上的数

相加的得数要与个位对齐,十位上的数3落下来,与十位对齐。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说师点评

师:请同学们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吧。注意书写姿势。

师: (展示作品)写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1.个位与个位对齐。 2.用尺子画等号线。 3 .加号要写在35的左下方。

【设计意图:教学中结合摆小棒自然过渡到列竖式计算,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方法,

学生在积极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活动中理解“个位和个位对齐”的道理。】

(3) . 比较算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我们用口算、笔算求出35+2=37。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都是先算5+2=7.再算30+7=37

师小结: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都是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竖式计算时。注意个位与个位

对齐。

【设计意图: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口算、笔算,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共性。既感受到算法的多

样化,也能将多种算法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目的。】

师:同学们听的真认真,肯定都学会了竖式计算了,老师这里有两道题,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完成第1题算一算。

24 + 3 = 5 + 43=

学生交流,强调个位与个位对齐。

2.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师:马上进入博物馆了,博物馆阿姨要清点人数,她想知道“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

名学生?”要用到哪些信息?怎样列式

预设: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列式为35+32=

(1)借助小棒图,理解算理。

师:请同学们试着列竖式计算,如果有难度,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

师:谁来给大家分享你是怎样列竖式计算的?

生生交流

问:你是怎样对位的?

预设:3与3对齐,5与2对齐。

问:为什么这样对位?预设:3都表示3个十,十位要与十位对齐,5表示5个一 ,2表示2个

一 ,5和2要对齐。(师贴小棒)

师:十位与十位对齐,个位与个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问:从哪位算起呢?

预设:1.先算3+3=6,十位上是6,再算5+2=7,个位上是7,所以是67。(先算十位,再算个位)

2.先算5+2=7,个位上是7,再算3+3=6,十位上是6,所以是67。(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师:你们觉得先算哪一位比较好?

师:像这样的加法,不管是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都能计算出得数,但是不管从哪位加

起,都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谢谢你的分享,请回。

师:我们在一起回顾竖式计算,先写35,再在35的左下方写“+”,32中的3要与35十位上的3 对齐,2与5对齐,用尺子画等号线,5+2=7,写在个位上,3+3=6写在十位上。

请同学们查看你写的竖式,有问题的请订正,然后把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教学重点放在列竖式计算的书写上,教学时,尝试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师:请你完成学习单第2题,检验你的学习成果吧。注意写字姿势。看谁书写的既工整又正确。

53 + 22 =

四 .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的笔算方法,笔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与个 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

五 .当堂检测

师:博物馆的阿姨看大家学的又快又好,给大家准备了大礼包,但是得需要你正确完成学习单的 第3、4题,敢于挑战吗?

请你拿出学习单, 完成第3.4题。

3.火眼金睛(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引导:相同数位要对齐。

4. ☆里填几?

引导: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得数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得数写 在十位上。

师: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 不进位加

35+2=37(人)

35+32=67(人)

相同数位要对齐

点赞____关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