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设计,历史上都是成批出现的_设计_建筑_包豪斯

了不起的设计,历史上都是成批出现的 好设计是成批出现的

究竟是时势造就英雄,还是英雄推动时代前进,关于这个议题的讨论并不少见。但「好设计是成批出现的」这个命题却是时势造就英雄的最佳例证之一。

在历史上的很多时刻,焦点项目都是成群结伙的精英纷纷冒头做出伟大成绩的总和,它像是一个磁场在运作,比如 15 世纪云集在佛罗伦萨的天才艺术家们。

保罗·格雷厄姆说,推动人才成批涌现的最大因素就是,让有天赋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解决某个难题。换句话说,即便是一波人才中最精英的那一个,最多也只能对趋势产生一些影响,但没法成为趋势本身。

他同时还写过一篇和设计不相干的文章,说的是硅谷为何会成为硅谷(。其中提到的一点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天才聚集效应:聪明人总是希望和聪明人一起工作,任何领域皆是如此。

包豪斯风格的建筑

包豪斯校舍

包豪斯(Bauhaus)本是德国一所艺术建筑学校,在 1920-1930 年代几近确立了人们心目中“西方现代设计的标本”。虽然由于其对于现代建筑学的深远影响,今日的包豪斯早已不单是指学校,而是其倡导的建筑流派或风格的统称。

展开全文

包豪斯校舍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创办人,他提出既是设计又是艺术的、能在流水线上大批量制造的建筑设计。比如他亲自设计的德绍包豪斯设计学院,出现了房顶平平、四四方方、楼身全部由金属板搭构而成的校舍,外镶的大玻璃立面简洁明亮,向包豪斯的学生们诠释了如何用最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赢得设计的现代感。

初期位于魏玛的包豪斯学院主楼

这个风潮追求其原因,其实是战后德国一无所有。不过有趣的是,包豪斯发扬光大的地方是美国。那些包豪斯大师们在新土地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之后美国、欧洲涌现的大批玻璃幕墙建筑都是受此影响。今天,在世界许多城市依旧可见许多格罗皮乌斯”里程碑”式样的楼宇,比如纽约帝国大厦、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博朗

迪特·拉姆斯

如今很多人都将苹果与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奉为简约却富有功能性的设计标杆,但要知道,不管是苹果首席设计官 Jonathan Ive,还是无印良品的设计顾问深泽直人,都深受德国品牌博朗(或者也可以说是迪特·拉姆斯)的影响,思虑如何才能纯粹、不花哨的解决问题。

前述我们提到了包豪斯对于建筑领域的影响。而在 1953 年乌尔姆设计学院成立后,与博朗进行合作,将包豪斯传统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快速拓展,使得设计迅速转化为工业产品,成为工业设计史上转向现代设计最重要的品牌之一。

的确,迪特·拉姆斯 1961 年进入博朗,1965 年升任设计总监,在他主导博朗设计的那些年(1965-1995),包括音响制品、电动刮胡刀、吹风机、电风扇、电子计算器等。这些产品都具有均衡、精练和无装饰的特点,色彩上多用黑、白、灰等色调,造型直截了当反映出产品在功能和结构上的特征,这些一致性的设计语言构成了博朗产品的独有风格。

SK4电唱机

1935-1955 年间的北欧设计

那个时期,北欧各国的工业规模相较于美国较为逊色,仍旧依赖传统,设计常是附属于应用艺术上。但如今我们谈到尊崇的或是喜爱的北欧现代设计风格,尤其是在家具领域,便是在那个年代喷薄而出。

The Chair by Hans Wegner

那时候的丹麦可以说是家具设计重镇,如同格罗皮乌斯创办包豪斯学校的后续影响力一般,Kaare Klint 在丹麦亦是家具设计教育的催生者。

Safari Chair by Kaare Klint

早期的 Kaare Klint 与 Mogens Koch,之后的 Borge Mogensen、Hans Wegner 与 Finn Juhl,再到 Arne Jacobsen、 Poul Kjaerholm 与 Verner Panton,那个时期的这些设计师与丹麦家具广受肯定的成就联系在一起,在 20 世纪中期居于主导地位多年,作品多反映出对于工艺式细节处理的重视,家具设计师多是有专业修养的高级家具制作师傅。

折叠椅 by Mogens Koch

那一时代的作品不仅拥有优雅的外形,更加入了舒适度、功能性以及整体美学的平衡,到现在依旧是丹麦设计的根。

The Ant Chair by Arne Jacobsen

1950-1970 年代日本平面设计的黄金时代

谈及这一“黄金时代”,不得不提到的是成立于 1951 年的日本第一个全国性设计团体“日本宣传美术会”(简称 JAAC)。他们每年在东京等日本主要城市举办“ JAAC 展”,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作品,令众多优秀设计人才脱颖而出。

JAAC 展览海报 横尾忠则

1955 年在日本桥高岛屋举办的“平面设计55 ”展引起了大家的注目。包括原弘、河野鹰思、伊藤宪治、龟仓雄策、早川良雄、大桥正、山城隆一在内的 JAAC 的7名主要成员参加了展览,这是日本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平面设计的出现,作为一个设计界的大事件,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日宣美展览部分作品

那个时期的日本平面设计作品,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色彩丰富、装饰感强;二是直线条的单纯与简朴。

1964 年东京奥运会海报 龟仓雄策

好设计常常是大胆的设计

在哪个时代、哪个领域不是这样呢,那些好的、美的、接近真理的往往被荒谬的、丑陋的、错误的遮蔽起来了,若想追求前者,我们需要有质疑后者的勇气和反叛它们的能力。

格雷厄姆说,“我觉得发现丑陋的东西要比你想象出一个优美的东西更容易。大多数做出优美成果的人好像只是为了修正它们眼中丑陋的东西。”

他举了乔托的例子。这位被视为“欧洲绘画之父”的意大利画家不喜欢僵硬、刻板的拜占庭艺术风格,就决定自己动手改进,赋予人物个性和真实感、立体感。他因此开创了艺术的新时代,文艺复兴就此开始。

创造出好的设计,去锻炼自己,培养“严格的品味和实现这种品味的能力”。在此之前哥白尼、达·芬奇、爱因斯坦,以及历史上诸多大胆(大逆不道)的人,也早就用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Snøhetta 设计的挪威新版纸币(背面)

挪威中央银行 2013 年 11 月发起了 2017 年新版纸币设计大赛,要求以海洋为主题,使用颜色鲜艳、立体图形等视觉语言纪念挪威沿海地标建筑。挪威知名设计事务所 Snøhetta 打造的像素化概念被选为新版挪威克朗的背面图案。

Snøhetta 用像素化的立方体图案表现海岸、地平线、波浪等元素,并将这套作品命名为“边界之美”。Snøhetta 的设计认为像素是一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视觉语言,而它们所组成的图案展现了柔软与刚硬的对比,就如同抽象的海洋。

这一方案颠覆了纸币设计的惯常套路,打破了各国、各机构纸币过去只画山水自然、建筑和伟人肖像的传统。

SMEG 复古冰箱

SMEG 成立于 1948 年,是一家意大利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厨房电器生产商之一。他们旗下第一个复古冰箱系列于 1990 年设计完成,1997 年正式发售,一经推出,旋即风靡世界。

SMEG 冰箱的结构和一般冰箱没有太大差别,内部功能分区设计也相似。但它的边缘圆滑无棱角,线条流畅,采用明亮的颜色并有丰富的色彩选择,唤起消费者1950 年代的怀旧。SMEG 复古冰箱的大胆在于,它颠覆了人们对一款冰箱及一款厨房家电的认知,原来冰箱可以是这样的,可以温暖,柔和,而且时尚。

SMEG 公司还常常和建筑师、各类设计师、或其他品牌(甚至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合作,推出限量版冰箱。“家电世界中的好莱坞明星”,这款冰箱配得上这个赞誉。

BIG 设计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由丹麦建筑设计公司 BIG (Bjarke Ingels Group)设计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Amager Bakke 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建成后它或许将是全世界最干净的发电厂。

BIG 发电厂一改发电厂建筑常给人的那种外观笨拙、污染环境的陈旧印象,外形似山体坡道。屋顶规划有滑雪场、登山区和绿色休闲区,整体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这个设计灵感来自阿尔卑斯山的滑雪坡道。

最特别的是,废弃物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以烟圈的形式从发电厂的烟囱排放出来。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烟囱就会释放一个烟圈,配合特殊的激光照明系统,烟圈就像空中美丽的光环。这个设计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来提醒民众垃圾焚烧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说起大胆的建筑,你很难错过弗兰克·盖里的作品,而其中又以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为最。弗兰克·盖里认为建筑是雕塑,或由各种体块组合而成的有机体,而不仅作容纳之用。古根海姆博物馆体现了这种理念,它有着奇异而张扬的结构,尝试了不常用的材料,整体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博物馆的落成还引发了“古根海姆效应”,带动毕尔巴鄂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真正地改变了这座城市。

博物馆滨河而建,建筑和自然关系密切,譬如入口那个窄窄的通道就如同峡谷,而弯曲的走道和人工湖又呼应了与其相倚的纳尔温河。从地面看,它还像一艘船,映照这座港口城市的工业史。

除了使用钢架、砂岩和玻璃作为建材以外,博物馆最特别的是表面包覆很少用于建筑的钛金属。整座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体组合而成,据盖里本人解释,这种随意的曲面是为了捕捉光线。随着每天日光照射方向改变,建筑表面的光影效果亦不断在变,熠熠生辉。

-完-

【本文只用来交流学习,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如有侵权,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后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来源: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