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水惠民助发展_宁都县_水库_水利工程

兴水惠民助发展

——江西宁都县积极探索水利工程建管新模式

去年,为招大引强,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宁都在全市水利行业率先采用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EPC)总承包模式,引入项目管理(含监理),探索水利工程建管新模式,高质量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创新管理,探索工程建管新模式

宁都县团结水库于1971年开工建设,1979年投入使用,水库控制集雨面积412平方公里,总库容1.457亿立方米,设计灌溉农田面积13.13万亩,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库。经大坝安全鉴定,被认定为“三类坝”,急需除险加固予以消除安全隐患。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运用数智化管理平台,将原来常规的线下监管转换为线上监管,所有资料、流程等都可以在平台进行处理,业主方通过平台实现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的远程监管,随时掌控项目情况。”宁都县团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管理(含监理)负责人高泽波介绍,“基于数智化管理平台,各参建方通过可视化数据库,对项目施工实施全过程管控,做到高效协同,将常规的设计、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等线下模式集成到平台,形成可视化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最终形成数智化成果资料。”

据了解,宁都县团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后,预计库容将增加2450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1座中型水库。

“数智”赋能,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主坝帷幕灌浆设计与实际情形有出入,需现场协调解决。”

“现场办公、沟通,短短半天,我们改进施工方案,重新施工,及时解决了帷幕灌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王聪辉介绍,EPC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减少中间环节,保障工程质量,全部是专业人员组建的团队,设计、采购、施工等一体,变外部协调为内部沟通,实现无缝对接。

“采用‘项目管理含监理’和EPC模式,相当于请了一个职业管家,他们都是专业人士,可以协调各参建单位,把握各个环节,进行整体把控。”宁都县领导陈晓义介绍,数智化管理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

兴水惠民,打造水利工程新风光

天蓝、水清、岸绿……漫步库区,登高眺望,湖水浩渺,水天一色,碧涛拍岸;泛舟湖中,环岛穿行,游鱼成群,白鹭点点,仿如画中。

团结水库水面开阔,库内岛屿星罗棋布,库弯曲折蜿蜒,周围山系连绵,林木茂密,是天然氧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宁都县始终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打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与此同时,宁都县还抢抓水利部对口支援宁都的契机,大力实施治水工程,全力推进梅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持续优化周边环境,全面开展清河行动,对全县境内河道开展专项整治,在源头上保护了河湖健康,全县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

筑堤修坝、疏浚河道、优化环境,宁都县精心打造赣江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水清、河畅、湖美、岸绿”的美好家园正逐步实现。

通讯员赖小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