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五岁女童脱衣服这等游戏,怎么就灭不了?不是杜绝很难的问题_文化_监管_平台

网络游戏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者覆盖面广,影响极大。尤其是低龄游戏,更应该肃清和规范文化环境,因为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祖国未来。然而,个别平台和载体却不尽人意。

这一报道,引发舆论哗然,我们在谴责游戏中涉事者如此无度的卑劣行为外,也纷纷不满相关游戏运营方的平台监管缺失。当然也有人质疑未成年监护人的疏忽大意。不过,小编认为更关键的是:让五岁女童脱衣服这等游戏,怎么就灭不了?怎么就成打不死的小强了呢?

投机的人永远会存在,只要有投机的可能,他们就会见缝插针、见机行事。他们为了自己的经济或其他利益、目的、刺激等,宁可铤而走险去寻求侥幸,去无节制,无尺度的哗众取宠,去毒害社会文化。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苟且利益胜过一切,更不屑社会责任和道德要求。

展开全文

所以,指望平台自控、发布者自律,是不可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的,是无法维护网络信息文化纯洁的。甚至有个别平台,同样为了苟且利益,放纵低俗文化的侵入,甚至平台与发布者“同流合污”、“狼狈为奸”。

同时,网络游戏平台不仅仅应该在注册时实名制,还应该在每次登陆都核实参与者身份,包括刷脸等。

低龄游戏中都存在这些低俗文化,其他平台就更不用说了,在电子信息时代,完全让孩子绝缘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甚至不应该。而且孩子们还要参与很多电子教学、网络课程等。所以,说家长有监管责任不错,但完全怪罪家长监管,完全是在为网络监管和不良平台解脱。话说,你让他不出现不就可以了吗?况且,也不该随处可见啊。

不良文化存在,不是灭它太难,而是个别平台的放纵,和不良文化发布者有同样利益。另外,网络监管不能等投诉,等举报,而应该更加主动,更加全面,尤其是个别地方网络监管,不应该只去发现地方负面,打击的不仅仅是“谣言”,还应该担起肃清文化之责。

电子信息高度发达和自由的年代,媒体文化已经不局限于官方发布内容。繁荣之间,也夹杂着很多消极负面内容。有的公司或个人为了苟且利益,见缝插针,见机行事,传播了很多不健康的文化思想。所以,网络管控、媒体自律、民众谨慎、未成年监管,尤其重要的同时,我们应该共同为灭绝“不良文化”而努力。

让五岁女童脱衣服这等游戏,怎么就灭不了?不是杜绝很难的问题,而是杜绝力度坚决不坚决的问题。全民反低俗,该亮剑时必须亮剑,保护文化环境,就是保护社会风气。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