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察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红旗渠经历了从水利工程到文化符号再到民族精神的升华过程,并经时代化诠释成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一、红旗渠精神的话语建构
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为改善恶劣生活条件、摆脱水源匮乏状况,坚持苦干10个春秋在太行山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伟大的工程”“英雄的人民”“闪光的精神”是其话语建构的阶段表现,也是红旗渠精神核心内涵的主要载体。
“伟大的工程”,表现出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的革命精神。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总干渠盘绕太行山70多公里,几乎是在悬崖和半山腰上开凿而成,有些地方甚至是在倾角90度的垂直悬崖上硬生生向内开凿山体建成,施工难度极大。修渠之初,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材料,物资短少。面对“三无一少”的困难局面,林县人民群策群力,全县15个公社资源共享、通力合作,生动再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奇迹。修渠缺乏精密测量仪器,技术人员用三块木板、两根线加一个水盆自制“水鸭子”的土装备,实现了每8公里落差不超过1米的精准测量。缺乏物资和工具,修渠民工自制5170吨水泥、1215吨炸药、14.5万吨石灰,修配制造小推车、手锤、抬筐等生产工具117万件,整个工程总投资6865万余元,其中国家投资1025万元,占总投资的14.94%,县社队投资5840万元,占总投资85%以上,生动谱写了自力更生修渠、协力改造山河的时代壮歌。
“英雄的人民”,表现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伟大工程是由英雄人民创造的。在修渠工地上,最常见的标语是“男的要学董存瑞,女的要学刘胡兰”,到处张贴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书。将近10年的修渠过程中,林县人民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挖掘2229万立方米土石,先后有81位干部与群众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神炮手常根虎、除险队队长任羊成、凿洞能手王师存、妇女营营长李改云等多位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修建红旗渠培养的能工巧匠,在改革开放后组建了门类齐全、工种配套、技艺超群的建筑队伍开赴全国各地,形成了“十万工匠出太行”的生动局面,为林县带回资金、技术的同时,造就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乡镇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克服困难、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
“闪光的精神”,表现出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进入21世纪以来,红旗渠精神与焦裕禄精神等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十年修渠,未发生一件贪污或挪用物资事件,各级领导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干群一心创造出“人工天河”的奇迹。“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将修建红旗渠时干部、群众的无私奉献精神予以时代化解读,“引导和激励广大领导干部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像当年组织修建红旗渠的林县县委一班人那样,团结实干,无私奉献”,对于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红旗渠精神的跨媒介叙事
红旗渠从一个水利工程成为代表国家形象的“新中国奇迹”,是政府推广、媒介形塑、文旅景观空间再现等多重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
政府的推动。党中央历来关心红旗渠、重视红旗渠精神,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有着深深的“红旗渠情结”。1965年10月,周恩来到北京农展馆观看“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展览,称赞红旗渠是人工天河,“要加强宣传”;1966年2月,周恩来在八省市区抗旱工作会议上提出“大力推广林县红旗渠经验”。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上放映电影纪录片《红旗渠》,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美联社称红旗渠为“红色中国的典范”,1971—1980年间先后有11300名外宾到红旗渠参观。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呼唤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党中央要求“各地、各行各业特别是农村各级干部都能从林县经验中受到启迪”。习近平于2011年、2014年、2019年、2022年等年份多次提到红旗渠精神,每次都有鲜明的针对性。红旗渠精神与时代主题无缝融合,成为教育党员干部创新、实干、为民的生动教材。
展开全文
媒介的形塑。自修建伊始,书籍、报刊就参与了红旗渠的知识建构和传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从1970年到2019年底,关于红旗渠的书籍有98种,包括相关人物、故事、事件的文学化阐释,及农业水利、地理旅游知识的普及导读等。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也积极参与红旗渠的宣传推广,《人民日报》在1965—2019年间发表666篇关于红旗渠的新闻报道,影视、话剧、舞台剧等影像作品以艺术化的方式将红旗渠推向大众。从内容观察,新闻媒介关于红旗渠、红旗渠精神的传播和形塑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早期以纪实书写为主,将伟大工程、移山导河的英雄群众与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的精神相连。20世纪90年代以来,纪实表述逐渐转向人物阐释,将林县人民的艰苦创业精神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结合,再造经济社会发展的“红旗渠工程”。21世纪以来,红旗渠精神成为时代热词,伴随着文本的不断诠释和时代化解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符号资源。
空间的再现。红旗渠精神的空间传播,包括地理空间再现、文化空间激活两种方式。一是地理空间,提供红旗渠精神再现的实体基础。红旗渠纪念碑、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雕塑等地标建筑,将红旗渠精神沉淀为景观实体,并随这些建筑物的翻新、扩建不断强化其承载的核心价值意蕴。二是文化空间,提供红旗渠精神传播的多元载体。红旗渠邮票、红旗渠号高铁、红旗渠香烟等品牌的创建推广,将红旗渠由地理景观提升为文化符号,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红旗渠精神对民众记忆的激活和形塑;红旗渠专题展览、纪念活动则形成了较为规律和固定的集中传播。日常传播和集中传播相结合构建红旗渠的红色记忆符号。
三、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红旗渠的事迹,经由政府推广、媒体报道、文旅纪念活动等形式广为人知,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激励和鼓舞一代代中国人接续奋斗,不断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奇迹,“只要拿出修建红旗渠的劲头来,就能斗山山低头,斗地地变样”。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始终闪耀着历久弥新的时代光芒。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蕴含的依靠群众的自力更生精神、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结合时代命题探索与受众需求相适应的传播方式,实现红旗渠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首先,明确传播主体责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广和主流新闻媒体的阐释下,红旗渠从水利工程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弘扬红旗渠精神的重任也必然由各级党委政府来担当。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科学的主体意识,自觉担负起传播红旗渠精神等革命精神的主体责任,组建一支精通传播理论知识、具备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的宣传队伍,以现代国家认同为中心跨媒介构塑红旗渠经典故事。同时,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红旗渠精神传播的正确方向,正面解读修渠过程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和技术分歧。在创建红旗渠文化品牌时,不能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一味迎合公共趣味,做到“通俗”而不“媚俗”。
其次,创新传播方式,强化“受众意识”。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选择“有价值”的修渠故事予以讲述,把红旗渠精神传播融入到文化、娱乐等具体活动中。强化场域体验,开发研学游、专题培训激活红旗渠蕴含的红色元素,通过抬太行石、推民工车等活动激发体验者对红旗渠精神的情感共鸣,让充满价值感的“历史内容”融入时代的精神需求中。结合数字时代人们信息获取方式、知识接收习惯的变化,利用VR、AR等新技术使群众亲临前辈凿石开渠的现场,将抽象的红旗渠精神通过形象化传播完成对受众群体的红色文化启蒙。受众的接纳与内化是红旗渠精神传播的终极目的,在传播过程中要根据受众的心理需求动态调整传播策略,构建传播与受众的双向互动机制。
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以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红旗渠精神仍将发挥出价值引领、精神激励、方向指引的重要作用。
作者:杜维霞
来源:大河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