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控产品之易快报洞察解析_快报_报销_企业

费控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合规、降本、提效的目的,对于各类费用及成本的支出申请-执行-财务入账-支付全链条过程的综合管理,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作者对费控行业中的易快报产品进行了洞察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费控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合规、降本、提效的目的,对于各类费用及成本的支出申请-执行-财务入账-支付全链条过程的综合管理,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作者对费控行业中的易快报产品进行了洞察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费控行业洞察 1. 概念及管理范畴界定

费控业务的本质是企业支出的管理,因此分析费控要从企业支出管理的宏观范畴来看,企业支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是企业成本,一个是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就是我们常说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成本放之于不同行业构成也不同,举例来说:制造业中企业成本以产品的料、工、费为主,房地产行业中以土地成本、前期工程费、建筑施工为主。

严格来讲,费控仅是对于期间费用支出的管理,成本支出一般会在ERP、供应链系统、或者企业特有的成本系统中进行管理,但是一般在企业实际应用中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区分,尤其是对于重运营的行业,诸如运营过程中的人工、行政等运营成本支出一般也会在费控系统中进行管理。

因此费控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合规、降本、提效的目的,对于各类费用及成本的支出申请-执行-报账-财务入账-支付全链条过程的的综合管理。

2. 发展历程

迄今为止,费控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

1)纯手工阶段:线下手工填单、手动贴票、人工审单、人工制凭、人工支付。

2)线上化阶段:预算管控、填单、审单、制作凭证、支付以线上为主,其他环节仍以手工为主。客观分析,此阶段对于企业的业务端提效甚微,仍需要手工贴票、跑签,但是对于财务提效明显,极大减轻了预算控制、核算凭证制作、手工支付的工作量,并可以实时提供预算执行情况。

3)自动化+电子化阶段:此阶段主要体现在电子发票、电子档案、RPA、OCR、发票验真技术的应用(注意这里没有AI技术,笔者至今还没有在企业的实际费控系统中看到AI技术与场景结合的应用,仅停留在方案的宣传上)。

展开全文

电票、OCR、发票验真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大部分支出场景的单、票、证完全电子化,极大减轻了业务人员贴票、跑签的工作量;

智能机器人,即RPA技术在自动审单、自动对账、自动制凭、自动支付场景的应用,电子档案技术在原始凭证归档场景的应用,均提升了企业支出的效能。

4)业财税一体化阶段:费控系统通过整合供应商和服务商资源,通过中台能力或者标准化接口能力与企业的供应链、供销存、OA、HR、CRM、预算、财务共享、资金、税务等系统打通,同时为企业提供公对公的TMC商旅服务能力,逐渐形成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3. 市场分析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9年国内费控行业的市场规模大约在7.3亿元,相较2018年增长100%以上,且将在三年内保持高于60%的高速增长。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75.2%。

在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各类厂商纷纷入局,2016年激增到30余家,但是随着激烈的行业竞争,一些长尾玩家由于资源及能力不足纷纷掉队,目前国内头部的费控厂商主要包括SaaS模式的易快报、分贝通、汇联易、元年云、每刻科技、简约费控等,以及传统的ERP巨头用友、金蝶等;盈利模式以“订阅服务费+交易抽佣”为主,本地化部署的项目型收入为辅。

二、易快报产品洞察 1. 定位

易快报公司全称为合思易快报,成立于2014年11月,发展至今近八年时间。纵观察易快报8年间理念及产品的变更,其定位在不同时期也不尽相同:

2014-2019,这个阶段合思主打其标签化产品“易快报”,主要是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报销服务,以移动端APP为主,解决了企业人员在填单、审单、审票方面的繁琐复杂的痛点,同时也能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初步的预算管控方案,让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各类场景的支出有一个总体把控。收费模式以依据企业用户数的SaaS订阅服务费为主。

2019-2021,2019年合思推出聚合消费平台“合思商城”,以商旅服务和企业采购这两个企业支出高频场景为突破口,将相应的供应商整合于其商城,并为客户推出“报销+消费”的方案,将“员工自采+员工垫资”的模式升级为“企业商城+企业支付”的模式,这样促使企业在商旅和部分采购场景上无需再贴票、跑签,极大缩短了报销时间。这一阶段,主要面向中型企业为主,收费模式也从单一的订阅费用转化为“订阅费用+交易分佣”,即扮演了分销商的角色,为商城的供应商带来交易流量,通过流量佣金来营收和盈利。

2021-至今,2021年合思推出“易会档”产品,实现发票、银行回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的电子化管理,以“易快报+合思商城+易会档”的产品组合,搭乘“国产化、数字化”的政策东风,把自己定位于敏捷的企业报销费控与聚合消费平台,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的服务商。这一阶段,合思凭借积累的产品能力和业务能力逐渐开拓了一些大客户,比如中交二航局、中交四航局等央企,其内部也成立了专门的交付部门来服务这些大客户。

与同一赛道的汇联易相比,二者在产品模式上定位类似,都是以报销作为切入点,然后逐渐发展成为“报销+聚合消费”模式。但是汇联易起步就定位于中大型客户,因此对于大客户的产品积淀相对较多。另一头部玩家分贝通则定位于“企业支付”,虽然近两年也完善了其报销产品,但是其核心盈利能力仍旧来自于其基于场景的支付业务。

2. 资源

笔者认为易快报的核心资源在于其决策团队和不断注入的资金。

1)决策团队

易快报创始人和CEO马春荃来自于传统财务管理软件巨头用友,其他几个初始创始人也均来自于国内传统财务厂商。费控和报销本质属于财务管理范畴,有一定的财务专业性。

在外部人员看来报销业务比较简单,但其实不然,报销与费控是企业财务管理链条中涉及场景最多的一环,且与企业的预算、核算、资金、税务、财务分析均有一定的流程对接和数据连接,因此如果不能深入理解企业用户在报销管理、费用管控方面的痛点,不能理解费用支出在财务管理架构中的位置和效用,就不能真正把握产品的定位和规划。

在费控SaaS赛道,有两类入局者,一类是以报销业务作为切入点入局,一类是由出行、住宿、餐饮等商旅服务商转型入局,这两类入局者也被大家称为分别从珠峰南北爬坡的竞争者。易快报即是从报销业务入局,随着服务客户的增多,也逐步在报销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了“合思商城”,弥补了企业聚合消费的短板,形成了“报销+聚合消费”的产品版图。

但是反观其他以商旅服务入局的玩家,其在费控报销方面的短板则一直不太完善,虽然也投入资源搭建出了报销产品,但是冰冻非一日之寒,想在一两年内赶超易快报近8年的产品和业务积累,还是需要持续投入打磨产品的。因此对于企业费用支出场景的深入理解和完善的报销产品积淀是易快报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

2)资金优势

以下是易快报的融资历程:

截至2021年8月,易快报已经累计完成融资额超15亿元人民币能力,是SaaS费控赛道融资最多的创业型公司。随着资金的不断注入,加之其治理团队和决策团队的财务基因,在“正确战略”和“充足资金”的双重资源加持下,势必会获得持续的良性发展。

3. 能力

在笔者看来,易快报产品有两大核心能力,一个是PaaS平台能力,一个是连接能力。

1)PaaS平台能力

①基础能力

费控是重流程重表单的产品,任何一家客户都有其个性化的流程和表单样式,因此易快报很早就搭建起了自己的PaaS平台,“基础数据+流程引擎+表单引擎+公式引擎+权限体系+多组织机构管理”等基础能力,以保证可以快速交付。

②业务组件能力

不同于基础能力,业务组件能力是需要在众多客户交付的经验上总结和不断完善的。预算管控组件、合同组件、发票组件、借款核销组件、关联申请组件、打印组件、结算方式组件、币种设置组件等,包括其去年推出的电子档案产品“易会档”,均是其PaaS能力的体现,这些业务组件的高复用能极大减少交付成本。

③业务应用能力

业务应用是其在各个行业的推广过程中积累的行业轻应用,比如在科研行业,势必会涉及科研项目费用的管理;生物医药行业,会涉及专家与各类活动费用的管理等,所以易快报在其应用商城中也积累了诸如专家库与活动管理、教培课程收支管理、项目资金管理等应用,但是这些轻应用并不是“喧宾夺主”的在做费控之外的业务。

以专家库与活动管理为例,其主要包括“专家基础数据+活动基础数据+活动费用申请+活动费用控制及报销”,均是在围绕活动费用管理的特定场景提供业务方案。这些业务应用对于特定行业的小型企业或者大中型企业的部门业务基本能够满足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付成本。

2)连接能力

费控是一个企业业财运行链条中的一环,特别是在服务于中大型客户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上下游的业财系统做流程对接和数据融合,因此一款费控产品的连接能力和生态能力会逐渐成为其竞争的护城河。笔者总结了易快报产品的如下连接能力:

ERP互联:与Oracle、SAP、用友、金蝶、浪潮、新中大等国内国外龙头厂商做了对接,可以衔接其上游预算数据,并可以生成下游的财务凭证。

银企互联:与国内各大银行、支付宝均进行了对接,支持在线支付。

商旅互联:集成了滴滴、携程、差旅壹号、阿里商旅、饿了么等国内龙头商旅TMC服务商。

业财互联:与北森等HR产品、与纷享销客、爱客等CRM产品,与泛微、致远等OA产品进行了整合。

下图展现了其连接能力(此图摘自于易快报官网):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生态合作”一定是管理软件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因此连接能力势必会逐渐成为相较于竞争对手的护城河。尤其是对于费控厂商来说,其聚焦的业务域仅仅是业财链条上的一环,如果想推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就需要与上下游业务的数据融合。从这一视角看,易快报是走在其他竞争对手前列的。

4. 场景&体验

下图是笔者结合易快报产品的试用经验绘制的产品架构总图:

产品架构可以用“3服务+4连接”来描述,3服务即:提供费控报销服务的“易快报”,提供公对公聚合消费服务的“合思商城”,提供电子档案服务的“易会档”;4连接即:与供应链、CRM、HR、OA系统等业务系统连接,与第三方消费平台连接,与预算、发票、财务共享、核算、税务等财务系统连接,与银行系统连接。

1)易快报

预算管理:

①预算编制

编制界面如下图:

预算编制采取按照组织机构、费用科目、部门、项目、费用类型等不同维度逐级分解录入的方式进行编制,同时支持按照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不定期等不同周期类型进行编制,可以适配不同客户预算编制维度和编制周期多样的通用需求。但是笔者在预算编制模块中没有看到预算编制的审批功能以及预算调整功能,如果缺失这两块功能,可以说预算管理模块是不完整的。(当然也有可能是笔者使用的版本问题)

②预算管控

管控周期:支持4种周期控制方式:【周期年度】、【周期半年度】、【周期季度】、【周期月度】;支持非周期控制:可自定义企业管控的时间周期范围。

管控方式:支持周期控制和周期累计控制,以笔者经验来看,企业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均使用周期累计控制模式,即支出剩余额度可以累计到当前年度中的下一个周期进行支出。同时系统可以按照费用科目、部门、项目等不同维度中的不同维值设置严控、不控、柔性管控三种策略,满足客户的不同管控需求。

管控时机:管控时机与工作流相结合,可以通过设置EBOT节点(逻辑处理节点)来定义预算管控的在工作流的哪个节点进行控制,相较于其他费控软件只能配置在提交或者审核节点进行管控,这样的配置是比较灵活的。

预算管控是费控软件的核心模块,从易快报的预算管控的设计来看已经能满足绝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管控需求,但是针对大型企业或者规模较大的中型企业还是略显不足,比如缺少组合管控的设计,一般大型企业均有不同业务板块,不同板块的部分费用均有按照地区或者管理大区进行组合管控的管理诉求。

③预算报表

提供了个人费用报表、企业费用报表两类固化报表,提供了费用趋势分析、个人费用分布、费用承担部门分布、项目费用分布、费用类型分布等固化分析,这些分析均为系统内置,用户不可自定义;除此之外,系统也提供了高级报表功能,此功能是客户成功人员使用,根据客户的需求定义一些简单报表,支持行列自定义、报表栏位方向统计口径设置(自定义栏位)等高级功能。总体来看能够满足客户一般的费用统计要求,但是如果要应对大型企业的报表需求,还需要完善其报表设计器。

日常报销:

因为每家客户的审批流程和单据样式都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客户不同场 景其流程、预算控制方式等等也有差异,因此流程设计组件和单据设计组件是一款费控产品核心的基础设施。笔者对比了目前市场上几家龙头费控厂商的工作流引擎和单据设计器,易快报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其最大特点是兼具了传统ERP 厂商的业务性+互联网厂商的灵活易用性。

以其工作流引擎为例,业务选项化是其业务抽象性的一大体现,在每个工作流节点的设置中,均可以通过勾选的方式设置预算控制相关、报销标准相关、借款相关、申请相关、发票相关、费用明细、行程类型相关的选项,进而适配不同的流程业务场景。笔者一直认为能用简单的功能来完成通用的需求,适配众多的场景,这个是PLG的一个体现,因为这样会明显提升客户成功人员的交付效率,同时极大降低交付成本。

2)合思商城

相对于从商旅赛道或者企业支付场景赛道切入到费控的厂商相比,易快报 的聚合消费平台起步较晚,因此在场景的丰富度和供应商的资源上相对逊色一 些,但是殊途同归,目前大家都意识到“报销+消费”是费控赛道的两架马车, “无报销”是费控的终极目标,因此易快报这几年也在积极丰富自己商城的消 费场景,并不断整合供应商资源。

3)易会档

笔者认为,“易会档”产品是易快报财务基因的又一体现,正如前面我们分析费控行业发展阶段所提到的,第三阶段是“自动化+电子化”阶段,没有单、票、证、表的电子化,很难做到费控自动化和智能化。

目前大家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目前笔者观察到只有易快报推出了完整的电子档案产品“易会档”,做电子档案的全周期管理,并把这一产品放在了与报销、商城相并列的战略高度,这也足以说明易快报对于费控电子化的业务理解深度。(由于未能开通易会档的功能试用权限,这里不再对具体功能点做分析)

三、隐忧

目前易快报的主要盈利模式是“订阅费用+GMV 消费返佣”,如果想要保持营收的高速增长并实现盈利,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种主要模式,一个是寻找第二盈利点,另一个是服务于付费能力强的大客户。目前在这个赛道上大家看到的其他盈利模式就是分贝通的企业支付,即依靠企业支付的流量优势与银行合作,进而获取金融分润。但是目前看易快报并不具备金融基因,因此需要拓展大客户。

从笔者对易快报的产品分析来看,其标准化程度较高,但是在大客户的复杂场景的支持性上明显不足。服务于大客户需要“咨询+产品”两条腿走路,以国内上市公司汉得孵化的汇联易做对标,其依靠母公司汉得强大的SAP基础以及咨询、交付实施能力,重点服务于制造业、医疗、连锁等行业中的中大型企业,因此有比较强的盈利潜力。

但是易快报在服务于大型客户的战场上没有类似汇联易的优势资源,唯有逐渐积累业务和产品经验。笔者获悉,易快报近两年也逐步向大客户倾斜资源,内部也有专门的部门来定向服务于大客户的交付工作,但是面对如何在标准化产品与大客户定制化需求间进行平衡这一SaaS产品的传统难题,易快报还任重道远。

本文由 @数说B端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