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系统6月出现流动性吃紧,银行间拆借利率飙升势头令许多投资者感到意外,一场突如其来的货币市场“钱荒”,攫取了市场所有的目光。有人担心这是中国特色的雷曼兄弟的翻版?但是又有很多人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央行拥有超大规模的资源可以使它随时阻止恶性循环的发生。
但随着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放慢至20年来的低点,这一事件凸显了中国金融领域日益加剧的紧张局面。中国股市也大幅下跌,上证综指周四跌至2084点,和5月末货币市场压力初现时相比下跌10.3%。
尽管中国央行已表态将放松对现金的严格控制,一些企业称目前在部分地方越来越难以获得资金,同时客户正转向使用现金替代品结帐。
如何募集资金来实现企业扩张是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中资商业银行所青睐的放贷对象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这使得其他企业不得不转向小型贷款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甚至是典当行寻求资金。最近几年,受监管较少的中国影子银行业不断扩大,为那些无法获得融资的企业提供服务。小型私募股权企业也经历了同样的发展。
央行面对5月中旬以来飙升到最高30%的隔夜回购利率,仍态度坚决不防水,被市场解读为央行意在敦促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而首当其冲的是近年来过度膨胀的金融体系。
有专家分析,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重大缺陷仍然存在。影子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地方融资平台的杠杆和现金流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果未来不采取比较彻底的措施来解决上述基本面的问题,下一次货币紧缩来临的时候,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面临的考验和冲击可能比这一次更大。也就是说,短期内的尾部风险在下降,长期内的尾部风险在上升。
中国信贷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2012年达到180%,高于2008年的123%。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不断放缓,增加的这部分贷款很可能最终成为坏账。这迫使银行更主动地向货币市场寻找资金来应付日常业务。
6月25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暂停了所有操作,显示出货币市场维稳的意图。当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隔夜Shibor和质押式回购利率均跌至6%以下。6月27日央行在公开市场未发行央票,也未开展正、逆回购操作。据WIND统计,上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为250亿元,由于央行在上周二、周四两个例行公开市场操作日均无任何操作,上周公开市场实现250亿元小幅净投放。
未来的风险在于,银行将把多出来的融资成本转嫁给客户,其表现形式将是贷款的减少和贷款成本上升。长远来看,降低信贷增速正是中国经济所需要的。但短期内将使中国经济再下一个台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