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金50000元,能不能全职炒股养家?快8一号之差错失650000你是什么心态_二十_抄底_都是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50000 二十 抄底 都是

本文目录

  • 本金50000元,能不能全职炒股养家
  • 快8一号之差错失650000你是什么心态

本金50000元,能不能全职炒股养家

能够全职养家,但是它有一个前提:你能够做到每周翻倍,或者是每天能够赚三个点。或者是你家的开支不大。其次,你已经能够像我这样,把股市当提款机了。可是我不知道朋友你什么段位,什么水平,早在18年的时候,我师父就是这么对我说的:“炒股不要钱多,你每个月做一次股,赚一万五千块钱,如能每个月赚一万五,我就带你去斯坦利克罗先生的办公室坐一坐!”他这么说的时候,我那时候正好拿着二十万左右在学习打板,几乎每天都能抓到板(抓板就是早上两三个点买进去,过会儿就能封板的那种),四个月赚了八万左右,因为我严格遵守十分之一的仓位做,我已经很飘了,正在做梦世界都是我的,然后我又进了一个竞价打板群,竞价的和我做抓板差不多,打板的不一样,要讲究在将要封板的瞬间买进,或者是封板后排板,开板成交了回封,第二天博二板或者是连板妖。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打板真的是碰运气也是赔率最大的,很快,我近三十万亏到了十四万,再后来一发狠,我把融资账户和另外一个长线大账户共计七百万都投进来了。融资账户在625左右空茅台,还好只是两手,亏了一千块多钱,我就都拿来融资做了。这时候我亏疯了,根本不记得什么十分之一的资金做,师父跑了,又一个师父教我抄底,然后我抄底打板加死扛,半年时间把钱亏完了。之后我身体也垮了,一个咳嗽半年不见好,吃什么药都没用。19年2月,跑了的师父又回来了,他听我说钱亏完了,骂我活该。然后我专心和他学习炒股方法,慢慢退了各种技术群,20年到现在,我基本上固定了做双底反转的模式和两三个点买入的抓板模式。

师兄对我说:“当你把本钱退出来了之后,就都是别人的钱了,这时候你就会很轻松。”回本之后,我留了五十万,其余退出了,我只是觉得:我还能做回来。但是我再也不敢重仓做了。今年又退出五百万之后,到现在我手里还剩下一百二十多万,这时候我才真的体会到师兄说的:“钱只是筹码。”

去年八月,我做了一个股,这个股我已经盯了三年了,所以我去抄底,结果一直抄底一直错,从23块跌到了17块左右,我才抓住了一个连板的行情,我这时候才真的明白,盯盘不动,试错的道理。当然这几年我的技术分析也学得差不多了。今年,也就是四月八号,我盯着GJ队持股的基金的异动,选定了八个股,没想到它又是一路跌,跌到27号,见底反弹,我在26和27号抄底加仓,一个交易周赚了二十多个点,再次明白,顺势做单,敢于等待,敢于重仓。大幅盈利都是坐着等来的,本月我的账户资金新高了之后,我又退出了大部分资金,平时就像磕瓜子花生的玩玩。

所以现在,如果你让我拿五万块钱,我能够做到养家糊口,根本连师父当初说的二十万都不需要了。可是从前我为什么用二十万干着干着就扯出了一个大窟窿,整个人就像疯了一样呢。

那是因为我对市场的不熟悉。我起初踏着牛市的大行情懵懵懂懂地赚钱了,以为自己很厉害的样子,结果因为我不守规矩,胡乱做单,再激发了心底的魔,终于亏完了到醒悟到重来。真的,现在回想师父当初非常轻松地对我说:“你拿个三千块钱,我能保证你做期货够吃喝的。拿二十万做股票足够养家糊口。”我现在觉得我那时候是多么的无知和贪婪。现在我说“五万就可以养家糊口了。”你可以相信我能做到,但是你不一定能做到,因为你做得到,就不会问了。

所以我建议你,五万块钱可以做,问题是你必须要熟悉股市,对一门技术分析熟练,熟练到像看自己的掌纹那么清晰。因为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也是三万入市,现在做了七年了,大概手头有七万左右,他说:“需要开支的时候就做一单,赚够费用就走,亏损超过本金两个点也走。”当你先把五万块钱做到翻倍了,然后提出本金了,再考虑全职养家。千万不要像我当年那么,听别人说得很轻松,就一头扎进来了。什么时候本金翻倍了,什么时候说全职养家的话。最后补一句:这个时间是必须泡在股市5到7年之久,缺一天都不行的。因为炒股不单是钱的事,还有交易心理的成熟。

快8一号之差错失650000你是什么心态

会比失恋更惨败的心态,世上的女人有的是,头一次婚姻的失败,还可以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可是中奖的机会就不可能出现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了,这曾经也有过这种经历,在2017年买双色球的时候,只有一号之差,与千万大奖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只中了个二等奖28万,28万和1000万之间就一号之差呀,也怨自己没买个复式彩票,当时只买的是单住式的彩票,好几年过去了,一想到此事至今的后悔药没处买去人生一次错过了中大奖的机会,再想有第二次中奖的机会,那可比登天都难都是眼泪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