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老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棉鞋,26年后学生送老师一套房_张老师_老师_自己的

1981年冬天,一名内蒙古的老师张秀荣,看到自己的学生,在严寒的天气中,还穿着一双单薄的胶鞋,有些心疼。于是,便花了半个月的工资给他买了双棉鞋。

男孩叫陈志德,生长在贫困人家,早年父亲就想让他去辍学打工,是张老师极力劝阻这才上了大学。为了报答老师的恩情,二十六年后的陈志德买了一套房送给老师。

对于,这样感情着实让人羡慕,那么,张老师是如何陈志德结下师生情的呢?

师生情谊

张秀荣老师是内蒙古武川县人,从小就想当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长大后,为了实现理想专门报考了师范学院。三十岁的时候被调回了自己的母校第一小学任教。张秀荣擅长数学,因此成为一名数学老师,来到曾经母校,张秀荣的心里感慨万千。

这里是成就她梦想的地方,因此对班级里孩子们格外上心。从工作之初,她就尽心尽力地照顾到每一个人。数学这本课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普遍偏弱,为此,除了上课,张秀荣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孩子们补课。当年的课外班,对于家长而言是喜闻乐见的。

张老师没有收过一分钱,帮助孩子们提高成绩。很多家长为了感激她,都带着礼物去看望。张老师一一回绝,她认为这是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不能掺杂利益。然而这么多的学生中,最受张老师关注的是一个叫陈志德的男孩。

展开全文

这个孩子沉默寡言,不太合群。平常上课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可一到下课,所有的同学都去放松,只有他在教室里面安静地看书,放学后第一个跑回家。

张老师有些不了解,就想询问一下。但陈志德总低着头不肯说话,孩子腼腆,像是有什么心事。于是张老师跟其他的知情人打听,这才知道陈志德家里的状况。

这个孩子离学校十几公里,每天都是走着来回。家里的条件可以用非常贫困来描述。除了父母,陈志德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下面有四个妹妹,家里的经济来源,就是那几亩田地。其实孩子上学是供不起的,但哥哥妹妹们都把机会让给了陈志德,再加上他从小对知识就渴望,陈父这才勉强地把他送进了学校。

陈志德的成绩在班级里数一数二,他的脑子很灵活,属于一点就透的那种。张老师对他青睐,也是因为陈志德的数学几乎是满分。他因为家里的条件特殊,本身有些自卑,除了学习,不好意思跟同学们在一起,这才造就不合群的现象。

得知真相的张老师,很心疼这个孩子,陈志德的身上,常年穿着一件破旧的圆领衬衫,脚上是一双不太合脚的布鞋,身板很瘦小。看到这些,于心不忍的张秀荣拿出了一部分钱,给他买了一身新衣服,还在家里带了不少饭菜给陈志德。

她告诉陈志德,以后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开口,老师能帮助你们的都帮助。陈志德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他非常感谢老师,从那以后陈志德的性格慢慢开朗。在老师的帮助下,跟同学们凑到了一起,还主动帮同学们讲一些自己答对的习题。

张老师觉得只要陈志德好好上学,将来一定能成为优秀的人才。那时候学校的条件也非常简陋。张秀荣本是初中的班主任,因为小学没有数学老师,这才带着数学课,等这批学生上了初中正好分到了她的班级。陈志德很幸运,又跟着这么优秀的老师一起进步。

初中的学习更加紧张,但,陈志德从来没因为路途遥远迟到早退过。他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最好的精神状态。考试总能拿到班级里的前几名,张老师,希望陈志德能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将来进一所好的大学,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摆脱困境。

然而,还没实现这个理想,就得到了陈志德将要退学的消息。初三暑假,张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把自己的家当成了补习班,每天都会抽出两个小时帮助学生们解决不懂的问题。一天,一名学生跑到张老师那里请求帮助,他告诉张老师陈志德可能来不了了,他的父亲希望陈志德下来工作,不想让他上学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老师心里非常着急,直接跑到了陈家想一探究竟。陈父得知了老师的来意,就直言不讳了:“张老师,我家这条件,你也看见了,能让他上到初中就不错了,实在供不起,下来跟他哥哥一起挣个钱,也能缓解压力。”

张老师很明白陈父的心情,当时陈母已经病重,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因为负担不起医药费都没有去医院治疗。如今再供着陈志德上学,实在入不敷出。但孩子的学业绝不能荒废,以陈志德的头脑将来考上重点大学绝对没问题,张老师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陈父能让儿子去学校。

陈父面露难色,犹豫不决。“陈志德是个好孩子,您如果不让他上学,将来他只能跟您一样贫困,上出学来,会改善家里的条件的。”张老师的话虽然有些刺耳,但却说的是事实。最终陈父妥协了,在他心里儿子的前途才是重要的,谁都希望能过好日子,他不想让儿子跟他一样苦命。

陈父看着陈志德叹了口气:“哎,去吧,去吧,家里砸锅卖铁都供着你。”陈志德哭着跟张老师回了学校。整个暑假的补习,陈志德的成绩是最好的。初三开学后的模拟考,他考了第一名。

陈志德格外珍惜读书的机会,在他心里他坚信自己会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终于,初中三年,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陈志德考上了县城里的重点高中。然而,陈母却过世了。

这个打击让陈志德嚎啕大哭,陈父一下子苍老得很多,整个家里陷入悲伤。录取陈志德的学校得知了陈家的情况,不仅减免了他的学杂费,还给了他不少的补助金,希望他能在校好好学习。

考上大学

张秀荣老师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陈家,对陈志德进行心理开导。她知道母亲的离世,对于陈志德的打击是致命的。张老师告诉陈志德,现如今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母亲,化悲痛为力量,把时间投入到学习里去,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跟老师说。有了张老师的安慰,陈志德心情好了许多。

为了凑齐学费和生活费,陈志德整个暑假都在外勤工俭学。高中要住校,回家的时间就很少,而且一趟来回,车费也不少,陈志德心里有些舍不得。

暑假过后,陈志德来到了重点高中。离开家门的时候,他只带了两套换洗的衣服和被褥。到了宿舍别的同学忙碌着收拾,只有他一个人跑到了图书馆。

因为长时间没有回家,也没有通电话,陈志德的心里开始担心起父亲和妹妹的生活。心神不宁的他学习上出现了很大的波动,而且为了省钱,陈志德一天只吃两顿饭,还只有馒头咸菜。导致他的身体承受不住那么大的压力,经常头疼。

虽说,陈志德已经上了高中,但张秀荣老师还是很关注他,毕竟一手带起来的孩子,老师把他当成亲生孩子一样。在得知陈志德不好好吃饭,学习也有所下滑后,第一时间赶到了镇上的高中,去见他。周末时分,陈志德见到了张老师。

张老师带着他外出,吃饭的时候,一直教导他,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的成绩下滑,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明白这一阵子陈志德心里不好受,但家里既然供他上学,必然是寄予厚望。陈志德听了这些话低下了头,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默默地说了一句:“老师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

调整好状态,陈志德开始了“新的旅程”他明白高中时代不是单单为了自己,还为了关照他的张老师和全家人。所幸的是,陈志德没有人让大家失望,在那之后,他拿出了以前的劲头学习。一次次地模拟考都考出了好的成绩,对于要就读的学校,在询问过张老师的意见后他也打定了主意。

1981年,陈志德信心满满地走进了高考的考场。经过两天半的时间,这场过“人生过独木桥”的考试,总算结束了。在分数没出来之前,陈志德不敢联系张老师,但自己并不慌张。没过多久高考放榜,陈志德考上了长春地质学院。

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陈志德飞奔到了张秀荣老师的家里。这一刻他等了太久,“老师,您在吗?我考上了,我考上大学了。”兴奋的陈志德一边跑一边喊。张老师听完赶紧出门迎接,看到陈志德的通知书后眼眶湿润。这孩子终于有了出息。

一双棉鞋

陈志德有了出息,陈父擦拭着眼泪,带着儿子去往妻子的坟前烧纸。陈志德跪在母亲的墓碑前,哭着说道:“娘,我知道,当初为了让我上学,您才不想治病,如今我有出息了,将来挣了钱,我会好好孝顺父亲,照看妹妹的”,说完磕了几个头。

陈父抚摸着他的头,示意他起来,父子俩待了一会,就回家了。大学时代的到来,让陈志德兴奋不已,但去往长春的路费和生活费一家子犯了难。父亲走遍了村子,借了70块钱塞给儿子。

陈志德看着这来之不易的70元钱,心中酸楚。带着行李踏上了去往学校的火车。在学校里,陈志德依旧保持着简朴的性格,每天除了三点一线,周六日还要外出打工做家教。挣的钱全部省下来寄回家。逢年过节连身衣服都不买。

快过年的时候,学校放假了,陈志德给父亲和妹妹买了些城里的新鲜玩意,还带回了一些他平常攒下的钱,让家里的条件好些。不过,陈志德回到家第二天就买了一些水果去拜访张秀荣老师,这些年如果不是她的帮衬自己根本上不了学。张老师见陈志德如今这么有出息,心里也是安慰。

整个寒假过的时间飞快,陈志德又要回学校了。可他刚到学校就收到了一封信,竟然是张老师寄来了,心里有20块钱,嘱咐他买一双新的棉鞋。

那时候教师的工资普遍低,20块钱可是张老师半个月的薪水。原来那天陈志德去拜访她的时候,她就看见了陈志德脚上的鞋已经磨损了,而且还是单鞋,有些心疼。如果当面给他这孩子肯定又要伤自尊了,这才寄到学校。

陈志德心里感激,既然是老师的心意,他就收下了,买了一双棉鞋,专门写了感谢信给老师寄过去。这件事一直放在了陈志德的心里,大学四年后,在导师的建议下,他选择了考研读博,这次他以全额奖学金考入大学,还在这其间遇到了自己的妻子。

两人相亲相爱,在双方家长的见证下结了婚。陈志德的日子慢慢好转,家里的条件也有所改善。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张老师,在与妻子商量后,花10万给张老师买了一套房子,这也算是报答老师多年来对自己的照顾。得知消息后,张老师坚决不能要。

陈志德告诉老师,请老师务必收下,这些年来如果没有张老师,他也不会有这样的成就。再说现在老师已经退休了,家里过得也贫苦,给您房子,就当是“儿子”孝顺母亲。张老师听完很暖心,也就没再拒绝。

张老师搬了新家,陈志德倒成了常客,两家的关系非常好,在别人眼里俨然成了最亲密的“母子”。或许这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张老师温暖了陈志德,让他有所成就,这也就积下了福报。而陈志德知恩善报,用自己的方式感激老师,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最传统的美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