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巨成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种菜不施肥,养鱼不换水,果蔬不愁卖,订单如雪飞……希望我们的甜蜜乡村梦早日实现!”
2月16日下午,坐在鱼付农场直播间内,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浆果联盟”的3名大学生“盟主”——龚本富、陆松、武森阳聚在一起,商讨怎样乘势而为,团结带领更多农户,种出更多更好的果蔬,满足市场的需求。
2014年秋,大学毕业后在外打拼多年的龚本富,辞职回到家乡东双河镇创办了骏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种蓝莓。
又有技术又懂市场的龚本富,逐步把公司发展成为集蓝莓育苗、种植、技术服务、深加工和青少年研学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出产的优质蓝莓打进多家大型商超,供不应求。设施农业投入大,苦于产量提升难的他,还忍痛推掉不少找上门的订单。
家在山西的武森阳,读研时痴迷“鱼菜共生”技术。2015年大学毕业时,他与信阳大学生陆松一拍即合,到信阳创办了青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东双河镇办起鱼付农场。经反复试验,武森阳和陆松探索出适合信阳的“鱼菜共生”模式,获得“豫创天下”创业大赛优秀奖、信阳绿色食材质量金奖等殊荣。优质的产品会说话,采用生态技术种出的绿色果蔬大受市场青睐。然而与龚本富一样,让他们苦恼的是,市场需求大,产量却提升难。
信阳生态优越、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美,浉河区的草莓、樱桃、番茄远近闻名,东双河镇、十三里桥乡几乎家家种果蔬。但因为是“单打独斗”,缺乏统一规划、技术和标准,产品卖不上价不说,果贱伤农的事也时有发生。
为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共同富裕,在政府推动下,“浆果联盟”应运而生,希望能握指成拳,实现产量提升、品质保障、销售渠道拓宽。目前,仅东双河镇已有20多家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加盟。
“联盟去年年底正式运营,除原有渠道,还与信阳百佳超市签订了供货协议,草莓日供货量达500至1500斤。”武森阳坦言,这个供应量只占超市销售量的40%,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刚刚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这让“浆果联盟”的3名“盟主”看到了发展的方向。
“我们获得了信阳农林学院的支持,合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生产上计划从源头抓起,统一品种、技术、标准,实施分类、分级采摘、包装,实现产量倍增;销售上坚持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打造鱼付农场‘网红’直播基地,开发生鲜小程序,实现渠道销售倍增、电商销售多元发展。”龚本富充满希望地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