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过度担心,只会害了孩子_孩子_自己的_父母

金翅膀儿童教育

—您身边的幼儿园课程专家—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的担心是基于“爱”。

不过,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担心都能化身为“爱”,被孩子所感知。它的潜台词是,我不相信你能依靠你自己的力量变得更好,所以我需要替你做一些决定,来帮你变得更好。

过度担心,就是把孩子身上的问题放大,本质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在父母的过度担心中,孩子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无能为力。

因为害怕孩子走错路、受到伤害,于是家长在诸多事情上,热切地为孩子指明方向,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一种过度控制,让孩子难以拒绝。

担心与焦虑,是一种负性关注,很多父母会不由自主地觉得:孩子这不会,那不行。无论孩子怎么做,在他们看来都有问题。

而这种心理暗示,对孩子而言,往往是很灵验的。让我们来看看,父母这样的担心与焦虑,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1、孩子难以独立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会因为孩子的“笨手笨脚”和“什么也不懂“而不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不给孩子做选择和决定。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最后的结果就是养出一个不独立的孩子。

2、孩子容易压抑自己

过度焦虑的父母,往往是自己内心没有安全感,然后把这种感觉投射在孩子身上。

也就是说,他们常常会无意识地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孩子的感受,从而忽略和否定了孩子的真实感受与需求。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忽略或压抑自己内心的感受与需求,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那么,父母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与不安全感,让孩子更好地成就自己呢?

1、分清界限

成为有边界感的人,很多父母对子女的焦虑,往往是因为他们边界不清,把子女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

比如孩子学习,父母比孩子还要操心,这就是把孩子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于是孩子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2、相信孩子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孩子负面行为的背后也会有正面的动机。比如,不听话的背后,是孩子想要寻找自我或成为自己。父母要做的是理解和接纳孩子。

3、尊重孩子独立人格和意愿

只要在大方向上没有问题,把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选择权交还给他。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能够决定自己日常的生活小事,对他而言,就相当于他能够拥有对自己人生的主动权与掌控感。这样的孩子就会对自己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十分清晰。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美术点燃智慧,卡乐儿幼儿美术金翅膀卡乐儿幼儿美术馆—孩子从此爱上美术!

金翅膀蒙童·斯蒂姆科学馆—小小科学家,从这里出发!

(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End

大家还在看

一起看大片——元宵节过得更开心

幼儿教师掌握语言九大技巧,快速成为孩子王

幼儿教育,优秀的父母都这么做!

教育孩子,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点击进入金翅膀官网,了解更多资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