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3月1日文章,原题:分析人士称,美国企图通过让就业岗位返回国内和转移供应链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但这种办法并不奏效政商学等各界领袖本周表示,美国近年来发起的一场旨在让制造业岗位从中国返回美国国内的“回岸”行动基本上没有奏效,企图让生产从美国的经济竞争对手转向墨加两国的“近岸外包”也尚未产生红利。
2018年至2021年,随着中国在美国工厂进口中的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美国从其他亚洲国家的进口增加同等份额,其中越南处于领先。但许多中国企业很快改变策略,向越南和其他国家供货,然后再将产品运往北美。2017年,中国在越南对美出口产品中的占比为10.8%,2021年该数字几乎翻番至20.3%。
专家表示,在中国仍保持着难以复制的实力和经济优势之际,官僚主义、协调不力和更高成本,正阻碍美加墨的“近岸外包”。尽管一些供应链越来越短,但其他供应链越来越长。同时,中国在物流、人力资本、专业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优于许多竞争对手——包括东南亚国家、印度和墨西哥等。(作者马克·马格尼尔)
彭博社2月28日报道,原题:试图取代中国供应链?省省吧有关“了不起”的越南供应链将取代中国供应链并拯救全球化的说法就此打住吧。近年来,一些分析师热切地琢磨:这个东南亚国家能否在制造业实力和强劲出口方面挤占其北方邻国的地位。越南曾被视为美中贸易冲突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最近越南作为“世界工厂2.0版本”的吸引力急剧消退。对寻求在越南扩大既有业务或建立新业务的企业来说,这个国家传出的一些新闻并非好消息。
越南工业生产1月份大幅下降,从业人数亦是如此。蓝领工作减少,制造业活动萎缩。一堆国内事务也正导致在越南经商变得更加困难。这个新兴市场给人的感觉是:政治与商业决策缺乏稳定,这对外企来说颇具破坏性。越南房地产行业面临日益恶化的债务危机……对全球公司而言,这些挑战给供应链带来更多麻烦,过去两年来这些企业努力解决业务中断等问题。在疫情导致生产和利润中断后,企业没多少耐心处理更多问题。随着数字化更广泛应用,企业也越来越需要更多技术工人。即使外界宣扬越南具有成为全球供应链关键一环的潜力,但它一直难以摆脱“装配线而非制造业中心”的标签。与此同时,在越南的制造商仍依赖中国供应零部件。
随着作为全球最亮点之一的越南看似消退,全球化的下一步将是什么?首先,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不会很快被挤到一边。其实,中国企业正将其供应链和设施出口到欧洲和墨西哥,以利用所谓近岸外包的潮流。与此同时,目前尚不清楚对中国以外的全新供应链到底存在多少需求。在印度,当地企业从中国进口电子产品和其他零部件,组装成产品并通过添加电容等零部件来增加一些经济价值。美国已在本土启动建厂热潮。而现实是工业公司将设法采购所需零部件,其中一些仍来自中国。这个世界上不会出现另一个将取代中国的“新工厂”。只会出现一个需要适应的全球化新模式。(作者安贾妮·特里维迪)
英国路透社3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工厂活动令人惊叹中国本周发布的一项指数显示,随着国内生产活动在优化防疫措施后迅猛增长,2月份中国制造业活动的扩张速度超出预期,创下十多年来的最高增速。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更加乐观。(丁玎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