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九次北伐穷兵黩武,蜀汉的灭亡,姜维需要负多大的责任?_蜀汉_蜀国_北伐

蜀汉诸葛时期和蜀汉后期兵力还是不一样,诸葛时期,全国兵力应该有15w左右,前面北伐兵力也就3-5w,最后一次才是10w,但也都撤走了。姜维北伐,兵力亏损大概也有5w左右吧,从当时记载对蜀国百姓生活也可以得出,丞相北伐对蜀国影响挺小的。丞相时期,吴国考察是蜀国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虽然刑罚很重,但是人们生活挺幸福,一些商业产品,比如蜀国丝棉的商业方面也很不错。而到蜀国灭亡时期,蜀国百姓已经面有菜色,食不果腹了,足以证明姜维北伐影响还是比诸葛时期坏,但不可否认姜维也是一代名将,只不过全维度确实逊色诸葛亮了。

姜维对战争的才能和艺术性没啥问题,但是他对内政和很多方面,缺乏一个诸葛这样能在朝中辅助和支持他北伐后勤的人,诸葛时期虽然北伐次数多,但是东吴来考察的人都称赞蜀中的安居乐业,以及富饶。当时蜀中商业贸易都是十分发达的,姜维虽然胜果多,但是他无法控制朝中局势,战争的损失也没有经济上补充,结果后期魏国打过来,蜀国百姓都面有菜色。

而蜀国除了前线将领士兵,大部分人都主降可以看出经济内政的一塌糊涂,没有效力之人。姜维确实是军事上的大才,但是他没有诸葛亮那种朝中可以把控局势的人,自己也无这方面才能,所以战争此刻就成了一种亏空策略,当然换成任何人也不会有太大好转。

展开全文

姜维也没得法,后面内政的跟不上,双方兵力人口差距太大,这导致他打不赢也不是说全是他的错,他也可以一直守着不打,但是就双方综合实力来说,在他看来他是可以守着平安过完一生。但是后面蜀国咋办,这差距越拉越大被灭国是迟早的事,只有按照诸葛亮以前的办法打下陇右一步一步地扩大地盘才行点点希望,虽然这成功率几乎为零,但是有点希望他也得干。他这一打,后面那几个管内政的跟不上也没得法,前期还好点那几个老人还没死,他们管理的时候还没那么糟糕,只是那几个老人死了后,接任的和另外几个人搞事,把朝廷都搞乱了。

姜维不过是诸葛亮的人才储备,不是继承者,即使在推崇姜维的三国演义中也承认了这一点,演义中孔明临死时,向刘禅派来的使者推荐了蒋琬、费祎接任相位,之后,无论使者如何追问都不再说了,这就是在说费祎之后,蜀汉不是亡了国,就是已无人够才能担当相位了,至少在当时的孔明看来,已无可用之人,姜维也在其中。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屡伐中原。但能力有限,钟会和邓艾任何一人统兵能力都在他之上。他想诱敌深入,守守不住,战战不胜,较之魏延能力相去甚远。

蜀汉的灭亡是相互挖坑导致,从关羽傲慢自大北上攻打襄樊,结果大意失荆州挖坑给刘备。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带的全是二代将领,蜀汉未来的希望,结果除关兴张苞,其他不剩几个,连营被火烧挖坑给诸葛亮,可怜马超除了起到威慑作用,再无建树。

直到诸葛亮北伐,诸葛亮虽然关注蜀汉政治经济发展然后北伐,但在他治下,基本没有发掘什么人才,经常忙于复兴汉室的工作,在教导刘禅上面并没有多少亲力亲为,结果留下烂摊子给姜维,传给姜维毕竟只有兵法,却没有教姜维要修养,要发展,注意政治经济,结果蜀汉就在姜维北伐消耗中不断衰败直至灭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