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引言:
抗日战争时期,亳州百姓挖防空洞,无意之间挖出一个古代的地下通道。经过各种分析坚定之后,这里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就是曹操挖掘的“运兵道”,这里面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曹操运兵道发现的过程
亳州这个地区,曾是三朝古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濒临亳州,为了减少轰炸伤亡,亳州民众开始挖掘防空洞,出人意料的是,他们挖出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道,终于让这个古运兵道,重见天日。
这一个结果,也印证的亳州地区一个古老的传说——亳州地下是空的。
曹操修建的这个运兵道,以大隅为中心,在地下蜿蜒延伸、错综复杂,至今已近挖掘8000米,还是看不到尽头。从中心处向四周延伸,就好像一个地下长城,十分的壮观。
曹操运兵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地下军事战道。整个地道,经纬交错,结构复杂、规模浩大,完全可以比肩历史上任何一个建筑,小编不仅惊叹古人的智慧。
曹操运兵道的特点
中国古代地道结构,一般分为下面四种:
第一种,用土木搭建,也就是土道木顶,这种结构是最常见的。
第二种,砖土结构,土道顶部用砖石做顶。
第三种,砖木结构,这种就比较复杂了,砖、土、木三种材料并存,没有什么规律。
第三种,全砖结构,这种在古代地道中,最为常见。
展开全文
曹操在运兵道中,甚至了绊脚板、陷阱,还有猫耳洞,传话筒,通气孔等等,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曹操超凡的谋略。
在《三国志》中,有几个地方是这样描述曹操的:比如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大军“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而曹操大军则是“为土山地道”,可以看出地道在曹操的战斗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地道中心,有一个指挥中心,在地下7米左右,以此为中心,四通八达。值得一说的是,在挖掘期间,还发掘出很多围棋的棋子,可见史书上对于曹操酷爱围棋一说,是真实的。
曹操建立运兵道的原因
根据历史记载,这个运兵道始建于东汉末年,那个时候曹操救多次,利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的胜利。
曹操的故乡就是亳州,在刺杀董卓未遂之后,只能回乡招兵买马,积攒实力。在这个期间,曹操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暗中修建了这个运兵道。
曹操修建运兵道的原因:
一个是,回到亳州之后,曹操开始招兵买马,刚开始的时候,只招收到很少的人。为了能够让各路诸侯相信与他,于是就让他们来欣赏他的士兵演练。
曹操让士兵,穿着红衣服出城,然后在从地道换成黄衣服,然后返回再次出城。如此往复之下,各路诸侯一位曹操的军队数量众多,也增加了投靠的信心。
一个是,就是在打仗的时候,可以起到反包围,出奇制胜的作用。
从这一个地道就可以看出,曹操能够纵横江湖,是有一把刷子的。成功地将“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军事思想,运用到实际的地道战中。
古兵道为何被掩埋,发掘出哪些好东西
曹操的这个运兵道,主要的作用就是运输士兵。
一直到唐宋年间,仍被作为军事战道使用,一直到南宋时期,由于黄河改道,洪水泛滥,亳州城被淹没,而运兵道也被淤泥掩盖,从此之后,被深埋地下几百年。
运兵道被发掘之后,出土了很多作战使用的,铁刀、铁剑等军事器械,也有很多铜镜、铁灯、陶器等生活物品,还有围棋这样的休闲物品,还有当时流通的各种铜钱。
大多数都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唐宋时期的各种遗物,极具研究价值。
作为地下建筑,远比地上的古老城池,更有研究价值。
在运兵道的出口,有一个亭子,上面还有曹操亲笔书写的“衮雪”两字。从书法的艺术成就上,完全可以衬托曹操,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否则也不会写出《观沧海》这样的千古名作。
“衮雪”二字有两种解释:
一说,曹操想借取褒河之水,因此将“滚”的水字旁给省略了。
一说,“衮”是当时皇帝的一种服饰。
反正这都是后人的猜测,可是小编也认为,曹操取这个名字,是有深意的。
文章总结: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曹操用这个古道,来回往返运兵,这个场面有多壮观。曹操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不管什么名头,好的也罢,坏的也罢,放在他的头上,总能找到可以印证的地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