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是什么意思?悯农作者李绅怎么读_读书_无锡_亳州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悯农 读书 无锡 亳州

悯农是什么意思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古诗,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农:农民。全诗原文如下:

《悯农》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偶遇路过的同榜进士浙东节度使李逢吉。李绅自然要尽地主之谊,款待李逢吉,两人把酒言欢,吟诗作对。还不够尽兴,又一起携手郊游,漫步于田园之间,亲近大自然,寻找创作灵感。

两人登上高台,李绅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于是一首流传千年的绝句应口而出这首诗。

第二天,李逢吉便辞别李绅,离亳进京了。原来这个李逢吉是个笑里藏刀的角色,他认为李绅的《悯农》三首,后两首有讥讽朝廷之意。便打主意进京告李绅御状,拿他作垫脚石,以便自己步步高升。李逢吉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进谗,说李绅写反诗发泄私愤。

武宗皇帝看了李绅的《悯农》,便召李绅上殿,拿出那首诗来对李绅说:“久居高堂,忘却民情,朕之过也,亏卿提醒。今朕封你尚书右仆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国安民。”李逢吉诬陷不成,反而使李绅被委以重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悯农

悯农作者李绅怎么读

李绅读音:lǐshēn。

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后世纪念

李丞相读书台,是唐朝李绅十五岁时在惠山读书的地方。李绅为无锡历史上第一位宰相。元代学者王仁辅在《无锡县志》中说:“李相书堂在惠山,小径萦纡,有堂三楹,中绘唐李绅像。绅未遇时,常读书惠山。”

清光绪七年(1881)《无锡金匮县志》载:“李公垂读书惠山,后徙剡川精舍……公既贵,改精舍为龙宫,因筑读书台于宫内,岁久湮没。万历间谈修立石重镌李丞相读书台六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