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九宝牛膝追风膏 舒筋壮骨坎坷之路何所惧_止痛_牛膝_宗师

中医有云:“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可见古人早已懂得,“膏 剂”的作用,并不亚于口服,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通过人体皮肤吸收,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使药效数倍提高。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使患者安全用药更有保证。

外用膏药治疗疾病自古有之,特别是骨病、风湿类疾病效果尤为突出。中华连氏御医文化第四代宗师、清朝乾隆皇帝御医连德馨先生辞别皇宫回乡后发现许多老年人有腰膝酸软、风湿骨痛的毛病,特别是梅雨季和冬季发作起来疼痛难忍,由于经济窘迫一般不治疗。连德馨宗师决心在始祖明朝御医连成玉宗师的“孝慈恩义、万民共济、治未防变、康寿和怡”的理想激励下,决定以自己编著的《连氏五行药艾经方》为基础,以药艾为核心元素,研发一种专门适合于老年人使用的膏贴——父母九宝暖膏养生宝之牛膝追风膏。

牛膝追风膏选用艾草、牛膝、桃仁、麻黄、当归、生草乌、天麻、羌活、细辛、乌药、独活、赤芍等数十味中草药,细细研磨成粉,以雄黄水飞碎,再加入冰片、麝香配研,过筛、混匀,入锅文火收膏,随后再用文火融化,搅匀分摊于布上,既得牛膝追风膏。艾草,味辛、苦、性温,入肝经、脾经、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的作用;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用于治疗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活血;主治痛经、肌肤麻木、跌扑损伤; 生草乌,味辛、苦,性热;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有很好的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效果;羌活,味辛、苦,性温,入膀胱、肾经,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的作用;细辛,味辛,性温,归心、肺、肾经,有不错的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疗效;乌药,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效果显著;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作用。通过以上药材熬制成膏主治风湿痹痛、腰背酸痛、四肢麻木等,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

连德馨宗师在给父母九宝命名时就选用了乾隆皇帝的墨宝“福、乐、安、康、寿、爱、和、温、暖”九个字,尤其是“暖”字有温暖、舒服之意,正如中国传统文化讲抱团取暖的哲学理念,“暖”字也是对老年人获得家庭关爱,体味人间温情的寓意。

毛泽东主席原保健医生王鹤滨题诗咏赞连德馨宗师开发父母九宝的医养成就:“人生豪迈越百年,三山五岳载典范。连家先师长寿王,益肾养肝誉轩辕。”北京和序中医研究院院长简殊题词《西江月》咏赞父母九宝:“夏日洛水清波,明月嵩山花海。遥望南阳香如熏,家家捣绒制艾。莫论世间无情,却道九宝有爱。感恩一曲歌归去,父母一生康泰。”

清吴师机《理论骈文》,对膏剂的方药、应用和制备工艺,均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创造出了白膏药、松香膏药,等多种膏剂类型。其实,中医药的“膏 剂”,就是透皮给药方式,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成分达到治疗效果。把父母九宝暖膏养生宝之牛膝追风膏送给老爸老妈,把温暖贴在亲人身上,时时相伴,共享美好亲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