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赤壁惨败后得到什么教训使其更加“思贤若渴”的举国求贤?《腾王阁序》的所有典故加解释_太守_后汉书_司马相如

本文目录

  • 曹操赤壁惨败后得到什么教训使其更加“思贤若渴”的举国求贤
  • 《腾王阁序》的所有典故加解释

曹操赤壁惨败后得到什么教训使其更加“思贤若渴”的举国求贤

建安十三年 (208年)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场战争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同时,这场战役的失败者也是战争的发起者——曹操。

曹操在建安十三年 (208年),他的一帆风顺让自己有些膨胀,急功近利的他想早日完成统一全国的壮举,于是纠集乌合之众,号称百万兵马,前去征讨江东,当时,周瑜正是人生巅峰,在当时三国时期是站在顶点的智慧代表,然而曹操却小看了周瑜,他的失败可以归结几点:

一、小看了周瑜,只顾着看周瑜媳妇。

小看周瑜是曹操最根本失败的原因,他以为周郎是沽名钓誉之辈,其实不然,周瑜才学之高,军事能力之强是他远远没能正确估计的,这也导致了他最后的失败。有趣的是,周瑜的妻子是江东“二乔”之一的小乔,而曹操攻打江东,得到“二乔”,这也非常符合曹操人妻控的人设。

二、骄傲导致失败。

曹操当时膨胀到了什么地步呢?他以为自己所到之处必定臣服,所过之处必定寸草不生。事实也给了他这样的假象,荆州的获得简单的不要不要的,他觉得江东集团也都是一群鼠辈,不足为虑,等大战一开,那些宵小鼠辈就会落荒而逃,而他也愿意相信,江东肯定会有人来投降,果然他就迎来了黄盖,也迎来了他人生最大的挫折。他生性多疑,却因为骄傲自满,本性都在这次战斗中被掩盖,轻易的就相信了这么拙劣的苦肉计,当然了,他是不会承认自己错误的,所以他觉得是身边没有谋士以命直谏,这才导致了他的失败。也就有了这样的感慨——“奉孝若在,不至于此!”其实奉孝在也得如此,因为这只是兵败的原因之一。

三、瘟疫和粮草

曹操的百万大军每耽搁一日,他们就要消耗大量的粮草,而这样的消耗是曹操承受不起的,他的北方士兵不擅长水战,本想利用荆州水军攻打,却数量不足,战将又被计谋赚了去,士兵水土不服,多有疾病,加上瘟疫横行,其实曹操当时已经心生退意,骑虎难下。

四、刘备集团的加入

刘备集团的加入对战局也有影响,毕竟张飞、关羽、刘备、诸葛亮的作用还是不小的,两个万人敌的力量自然不用说了,诸葛亮也会对鲁肃有很大的帮助。

曹操兵败是复杂的原因,不是一句话能说的清的,当然也有这样的记载,《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由文中可见,当年的赤壁之战很可能是曹操因为“士卒饥疫,死者大半”,所以烧船自己撤退。曹操也曾评价赤壁之战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这种说法也非常有趣,各位看官觉得如何呢?欢迎留言探讨,我是野史日记团队,欢迎关注。

《腾王阁序》的所有典故加解释

这是我自己多年前注释的《滕王阁序》。里头有所有的典故加解释。希望你能满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 )戟(jǐ)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 )帷(wéi)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10)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án)骖騑(cān 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fú )渚,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zūn);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ùai)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舍簪(zān)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tāo)陪鲤对;今兹捧袂(mèi),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yán)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1 翼轸:天文学家把星宿的分布与地面的区域对应划分,称为分野。翼、轸都是星宿名,南昌在翼、轸分野之内。

2 衡庐:衡山(属衡州)、庐山(属江州)。地接衡庐,是说南昌在地域上与两山相接。

3 蛮荆、瓯越:古少数民族名,至唐已都汉化

4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大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

5 《后汉书·徐稚传》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 惟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6 台隍:六朝时的台城,故址在南京鸡鸣山南。隍,即城池,城镇,此指建于高处的城池。

7 棨(qǐ )戟(jǐ):有缯衣的戟。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8 襜(chān )帷(wéi):车帷,古时马车四周的布帘。7,8均为复词,二字实指一义

9 秋季七八九三个月分别称孟秋、仲秋和季秋

10 潦:雨后积水

11 俨:整顿。骖騑:驾在服马两侧的马。《墨子·七患》:“彻骖騑,涂不芸。”后指驾车之马。

12 桂殿:相传月宫之上桂树生长茂盛,故以桂殿称月宫,引为华美建筑。兰宫:传为赵飞燕所居宫殿。

13 披:推开。甍:屋脊。

14 盈视其山野旷,骇瞩其山川纡

15 闾:里大门。阎:里二门

16 区:小房屋。

17 彭蠡:古泽

18 遥:遥望。遄:快速

19 睢园:西汉梁孝王刘武,刘邦的孙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于梁,以开封为都城。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园,即文中说的“睢园”。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他以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汉书》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梁园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睢水两岸,竹林连绵十余里,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

20 彭泽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令,喜欢饮酒,所以说“彭泽之樽”。《归去来辞》中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的句子。

21 “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这里指荷花(芙蓉)。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这里称谢灵运是称官职,和称王安石为王临川(籍贯)不同。曹植与谢灵运分处魏晋时代的首尾两端,植是出汉音,启魏响,灵运是出东晋,启宋端;二人身世相似,命途多舛,其诗歌承继亦有渊源。谢灵运对曹植的才华非常崇拜,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22 谢灵运在《拟魏太子邺中诗集序》中所说“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另有解为《文选》刘琨《答卢谌》:“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李善注:“四美,音、味、文、言也。”。个人认为前说在文章结构和思想传承上都较为靠谱。第一段客套话说完之后,便写“良臣”,第三段“美景”,第四段赏心乐事。二难当指贤主嘉宾。另有解二难为《世说新语·规箴》中的典故:

何晏、邓飏令管辂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辂称引古义, 深以戒之。飏曰:“此老生之常谈。”晏曰:“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 吐诚,今人以为难。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惟馨’。《诗》不云乎,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并注引之。

23 南溟:语出《庄子·逍遥游》。天柱语出《山海经·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北辰指北极星。此句有暗喻宦海深沉,皇恩远淼之意。

24 帝阍:天帝的守门人。《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宣室:西汉未央宫的正殿,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贾谊贬谪长沙四年后,汉帝曾召他回长安,在宣室中问以鬼神之事。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5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节选)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 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而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 ,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6 《汉书·卷四·贾谊列传》:然 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 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 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27 《汉书·卷八十三·逸士传》:(鸿)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 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 妻子居齐鲁之间。……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 仰视,举案齐眉。(至此引出一成语,无他意)

28 《晋书·列传第六十》: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

29 《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30 赊:远。东隅:东方,日之东方为晨,故代指晨时。桑榆: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典见《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31 《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①雨,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②,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32 《魏氏春秋》:(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经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

33 《汉书·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载:“ 南越 与 汉 和亲,乃遣 军 使 南越 ,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 自请:‘愿受长缨,必羁 南越王 而致之阙下。’”

34 《后汉书·班超传》: “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三十六》: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注明:此宋为南北朝宋)

35 《晋书·列传第四十九》安尝戒约子侄,因曰: 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 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玉树临风,语亦出于此。

36 《烈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 “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37 《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38 捧袂:拱手。龙门:谓声望高的人的府第。

39 杨意:杨得意,举荐司马相如之人。《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 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40 《吕氏春秋·本味篇》:俞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俞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1 兰亭所指,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聚会兰亭,留下《兰亭集》的盛宴。《晋书·石崇传》:“ 崇 有别馆在 河阳 之 金谷 ,一名 梓泽 。送者倾都,帐饮於此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