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历史之最,知道两个算你牛!_完颜_齐国_将军

01

最聪明的小偷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将军,

名叫子发。

一次,齐国攻打楚国,

率军迎敌的任务,

落到了子发头上,

不料交手三次,

三次都没打赢,

而且每一次失利,

他们的军队都会被打退很远。

子发手下猛将不少,

谋士也不少,

却无计可施。

没办法,

齐国军队太强大了。

正当子发和将领们一筹莫展之际,

从外面来了一个小偷,

展开全文

小偷对子发说,

小人这点本事,

也许能帮你做点事。

也有史料说,

这个小偷是喜欢结交一技之长人士的子发,

招揽到麾下的一个特殊人才。

无论是招揽到麾下的还是他自己找上门来的,

子发都没拒绝,

只说了一个“好”字,

也不管他用什么办法,

便任由他去了。

夜幕降临之后,

小偷来到齐军军营,

把齐国将军的蚊帐拆下,

偷了回来。

子发笑了笑,

派人把蚊帐送了回去,

还让使者对齐军将军说,

蚊帐是我们出去砍柴的士兵,

在外面捡到的,

想到将军没有蚊帐要被蚊子咬,

特地派人给您送回来。

收到蚊帐的齐国将军是什么表情,

自己脑补。

第二天晚上,

小偷又去了,

这一次偷回来的,

是齐国将军的枕头。

子发又派人送了回去,

这个枕头,

也是我们的士兵在外面捡到的,

想到将军没有枕头睡觉不舒服,

特地派人给您送回来。

齐国将军顿时脸色煞白,

立即命令军队撤退。

下命令之前,

齐国将军摸着自己的头,

说了一句——

如果不赶紧撤退,

今天晚上丢失的,

就是我的脑袋!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小偷,

为什么不直接把齐国将军的脑袋割了?

这正是他的聪明之处,

因为他明白,

杀了齐国将军,

还有另外的人来接替,

对楚国军队来说,

强大的对手依然存在,

而只有让齐国将军感到害怕撤军,

才是解决问题唯一正确的办法。

02

第一个农民起义女领袖

吕雉大家都知道,

汉高祖刘邦的老婆,

史上最心狠手辣的女人之一。

还有一名姓吕的,

也是个女人,

知道的恐怕就不多了。

她叫吕母,

今山东日照人,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军女领袖。

西汉末年,

政治腐败,

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土地兼并严重,

都被地主豪强弄走了,

广大农民等社会底层人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尤其是王莽篡汉后,

所实行的一系列改制,

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更加深重,

把人民逼上了绝路。

但这种苦难,

似乎与吕母无关,

因为她家是当地酿酒卖酒的大户,

也是有名的土豪,

家里很有钱,

日子过得巴巴适适,

其他人无论多么水深火热,

她家照样能吃香的喝辣的。

导致她揭竿而起的,

是儿子被杀。

吕母的儿子名叫吕育,

是个独生子,

在县里做一个小吏,

因一个很小很小的错误,

就被县令一刀砍了。

他奶奶的,

这不是暴政吗?

这种暴政不推翻,

今后还有好日子过吗?

这种暴政不推翻,

个人再多的财产也毫无意义!

她把家里的钱拿出来,

除了购置刀剑等武器,

还救济贫苦百姓,

尤其是年轻人,

“收买”了很多人。

她哭着对他们说,

我帮助你们的目的,

就是希望你们替我儿子报仇,

大家说,

您就领着我们干吧,

反正也活不下去了!

公元一十四年,

起义开始了,

最初人并不多,

只有不到两百人,

但起义开始后,

不满王莽统治的农民纷纷加入,

队伍很快发展到数千人。

三年后,

吕母决定攻打海曲县城(治所位于今山东日照大古城),

一番激战,

海曲城被拿下,

县令被活捉处死。

吕母砍下县令的脑袋,

祭奠儿子的亡灵。

替儿子报了仇,

吕母并未就此“收手”,

队伍也迅速壮大到数万人,

转战于崮河两岸、琅琊附近的大海上。

吕母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

多次神出鬼没重创官军。

王莽一边派兵镇压,

一边派使者劝降,

对起义军表示,

只要他们放下武器回去种田,

就赦免他们,

遭到拒绝。

后来,吕母不幸病逝,

部下加入到赤眉军中,

继续与官军斗争。

03

最敢践踏法律的执法官

温璋,山西祁县人,

唐初名臣温大雅之后,

靠先辈的功德入仕,

当过三郡刺史,

后来成为京兆府府尹,

相当于今天的首都市长。

温璋被“誉”为史上最严厉、最无情的执法官。

据《北梦琐言》记载,

为了方便百姓报案,

温璋命人在衙门口挂了一个铃铛,

老百姓若想报案,

只需撞响那个铃铛就行了。

可是有一天,

一只乌鸦也“报案”来了,

将那个铃铛撞响了三四次,

温璋觉得奇怪,

派人跟着乌鸦去看看。

他想可能是有人掏了乌鸦的窝,

捉了小乌鸦,

聪明的乌鸦于是来撞铃告状。

他居然猜对了,

果然有人掏了乌鸦的窝,

被他派去查看的人抓住了。

温璋勃然大怒,

认为那人罪大恶极,

当即判他死刑,

而且立即执行。

实际上,

那人虽然掏了乌鸦的窝,

却没有伤害小乌鸦,

无论如何,

也够不上死罪。

即便是杀了乌鸦全家,

也够不上死罪,

因为当时的法律,

根本没有这一条。

他如此执法,

不知执的是哪家的法!

他的理由是:

罪无轻重,

恶无大小,

除恶务尽,

犯意方绝,

此谓之能治者。

也就是说,

他执行的根本不是国家法度,

而是他认为你有多大罪,

你就有多大罪。

这不是执法,

是草菅人命,

而且是极端草菅人命,

也是对法律的极端践踏!

按照他的逻辑,

如果有人走路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蚂蚁,

只要有人来告,

也可以判其死罪!

温璋的事例充分说明,

没有制约的权力一旦任起性来,

是多么恐怖!

04

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完颜承麟,

金朝末代皇帝,

金世祖完颜劾里钵后代。

完颜承麟不过是个普通将领,

皇帝位子本与他无缘,

但人生命运就是那么吊轨,

当宋蒙联军如泰山压顶一般打来时,

金哀宗完颜守绪不想做亡国奴,

便想找个替罪羊,

找到了完颜承麟。

傻子也明白,

完颜守绪看似给的是一块糖,

糖里面包的却是致命的毒药。

完颜承麟当然不是傻子,

你特么不想做亡国奴,

难道我就想?

对不起老大,

这块糖还是您留着自己吃吧,

咱的肠胃不好,

消化不了。

完颜守绪却以自己身体肥胖,

不能上马打仗,

城破后更难以突围为由,

苦苦哀求。

完颜承麟最后还是“动心”了,

一是完颜守绪夸他身手矫捷,

又有谋略,

肯定能逃脱,

二是完颜守绪承诺,

今后即使打跑了敌人,

他也不会回来跟他抢帝位,

让给他了就是让给他了,

说话算数,否则天打五雷轰。

于是,完颜承麟答应接受这块糖。

天知道最终让他屈服的,

到底是老大的哀求,

还是权力的诱惑。

完颜守绪是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的某一天,

把这块糖交到完颜承麟手里的,

并决定第二天就举行传位大典。

第二天,

传位大典如期举行。

没想到大典刚开始,

宋蒙大军攻城的战报就来了,

完颜守绪拔腿就逃,

刚即位的完颜承麟急忙率军迎战,

和敌人展开巷战,

不久就死于乱军之中。

有人说,

完颜承麟仅当了半天皇帝,

所以应该是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但据推测,

他根本没当上半天皇帝,

从即位到战死,

最多不过一个时辰。

05

最不识时务的锦衣卫指挥

明正统十四年,

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率四路大军进攻明朝,

权宦王振极力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

明英宗置大臣们的极力劝阻于不顾,

一意孤行亲征瓦剌,

结果在土木堡大败被俘,

成为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国耻。

噩耗传到朝廷,

顿时朝野汹汹,

虽然王振本人已在战场上被护卫将军樊忠用大铁锤锤死,

但大臣们强烈要求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下令将王振满门抄斩,

而且是立刻马上立即!

朱祁钰却有点“舍不得”的样子,

犹豫不决。

大臣们更加激动、愤怒,

历数王振之前的罪行,

不约而同对王振进行弹劾,

朝堂一片混乱,

上奏声骂人声痛哭声不绝于耳。

朱祁钰依然不为所动,

竟然下令“百官暂且出宫待命,此事今后再议”。

朱祁钰的话,

无异于在沸腾的油锅里倒了一瓢水,

而一个傻叉不识时务的挺身而出,

又朝熊熊火焰中泼了一桶汽油。

那个傻叉名叫马顺,锦衣卫指挥,

他见朱祁钰发话了,

便狗仗人势地喝令大臣们滚出去。

大臣们都知道,

马顺既是王振的死党,

又是他的帮凶,

之前他们沆瀣一气,

干了许多坏事。

如此没有眼力见儿,

也是没谁了!

马顺那愚蠢透顶的一声呵斥,

首先惹毛了性格耿直脾气急躁的户科给事中王竑,

他一把抓住马顺的头发,

用手中的朝笏,

对着马顺的脸就是一顿胖揍。

此时此刻的王竑,

岂止是被激怒了,

简直是被激疯了,

打了一顿还不解恨,

又把朝笏一扔,

抱住马顺就咬脸,

生生咬下一块肉来。

王竑一动手,

相当于无声的命令,

大臣们一拥而上,

动的动脚动的动手,

瞬间将马顺打得断了气。

打死马顺,

大臣们仍未罢休,

又当场打死王振的另外两个死党,

他们分别叫毛贵和王长,

也是宦官。

朱祁钰吓得要逃,

被兵部侍郎于谦一把抓住,

您可不能走,

得给这件事一个说法,

不然锦衣卫必然会报复。

于谦明确要求朱祁钰赦百官无罪。

朱祁钰只得当场宣布百官无罪、王振的同党罪有应得。

然而,大臣们的怒火,

仿佛仍然没有熄灭的意思,

朱祁钰又下令将王振的侄子王山凌迟处死、马顺尸首拖到街头示众、王振灭族并籍没家产,

悲愤的大臣们才渐渐消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