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老王”养成记_樱桃_大棚_港区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老王 樱桃 养成 樱桃 大棚 港区

“樱桃老王”养成记

原标题:门外汉变成土专家,一部手机管理21个大棚(引题)

“樱桃老王”养成记(主题)

大众日报记者 郑莉 通讯员 杜军辉 姜凌春

“王老师,怎么解决樱桃裂口的问题?”“高科技种植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近日,青岛农业大学2023年春季首批实践团队的90余名队员,来到威海恒兴智慧农业产业园的鸿树林智慧农业大棚参观学习。面对学生们抛出的问题,“樱桃老王”王世金一一解答,深入浅出的讲授、妙趣横生的语言,让大学生们听得入了迷。

王世金是城里人,机缘巧合,快60岁的时候,来到威海临港区汪疃镇种植露天樱桃。风里来雨里去,在樱桃地里摸爬滚打20年,门外汉不仅成了土专家,还给大学生当起了“教授”,“樱桃老王”的名头叫得更响了。

“最早流转了80亩土地,种上和筷子一般粗的樱桃苗。那时候没经验,可真是尝遍了酸甜苦辣。”王世金回忆,就拿浇水来说,一开始每棵树下塑一个“水盆”用于储存雨水,结果当年雨水大,80%的樱桃树涝死了。王世金开始研究起垄栽培,雨水流到两排樱桃树之间的沟里,避免了直接浸泡樱桃树。起垄栽培后,雨水少的年份咋办?他又开始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最终实现了樱桃园旱涝保丰收。

对新技术新科技,王世金永远是热情高涨的“发烧友”。2021年,在临港区管委会支持下,王世金建起了鸿树林智慧农业大棚,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21个大棚的温室水肥、卷帘、补光等远程管理。智慧化、精细化的管理带来了樱桃品质的提升,王世金的智慧樱桃大棚从元旦到7月份都有樱桃成熟上市,春节假期里,一斤能卖到四五百元的“天价”。

名声在外的“鸿树林樱桃”成为市场新宠,也让老王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和果农追捧的明星“教授”,对于前来取经者,王世金从来都是笑脸相迎、倾囊相授。他说:“我能走到今天,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扶持,临港区成立了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给我们解决了很多具体困难,还帮我申报了‘齐鲁乡村之星’。咱不能忘本,谁想学,咱都教!”除了为登门学习者答疑解惑,王世金还经常外出讲课,从樱桃的品种选择到智慧化管理手段,他已研究出一套成熟“课件”。鸿树林智慧农业大棚还与威海市农科院等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建起育苗基地,以优质树苗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为了培养出更多的“樱桃老王”,临港区定期开设高素质农民培训班,邀请农业领域专家教授进行授课,累计培养了625名高素质农民。人才赋能,助力临港区乡村产业振兴加速腾飞,王世金也在继续研究推广新技术。今年,他又投入160万元,在3个大棚里增设了空气能装置,“通过空气能调节这3个大棚樱桃树的休眠时间,让它们在7.2度以下的环境里‘睡’够1200个小时,等次年三四月份成熟,口感会更好,价格也会更高。”站在翠叶红果的樱桃树间,满头白发的王世金信心满满地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