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籍乡亲:心怀桑梓反哺家乡 传承文化情怀归潮_潮州_潮人_乡亲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潮州是中国著名侨乡,潮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素有“海内一个潮州、海外一个潮州”的美称。多年来,众多潮籍乡亲踊跃回乡捐助公益、投资兴业,给故里潮州带来勃勃生机,助力潮州经济社会发展。

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是我市的“美丽侨村”。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乡亲积极回馈,修桥建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了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等。几十年来,乡贤的捐助源源不断。当前,就有一个项目在加紧进行前期工作,来自马来西亚的乡贤将投资建设一个集村史馆、大吴文化艺术馆、华侨纪念馆、宴会厅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体,建成后将为大吴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党总支书记 吴树钿:外面的华侨到我们家乡投资建设,才有今天的大吴村这么一个景象。

回望走过的岁月,潮州建设发展的每一步,都有海内外潮人的参与。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宝山中学、绵德小学、广济桥、牌坊街、慧如公园、市体育馆……走在潮州大街小巷,随处都有潮籍乡亲心怀故土、情系桑梓的印记。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接受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捐资兴办公益事业项目4000多宗,折合人民币超18亿元,项目涉及教育、卫生、文化、交通和城乡建设等。与此同时,潮籍乡亲也回乡投资兴业,成为我市利用外资的主导力量。截至2022年,我市外商投资企业416家。“十三五”期间,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25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95亿美元,年均增长10.8%。

展开全文

市民:建医院,建学校,他们大力支持我们地方的建设,在我们本土办实业也非常多,让潮州更快繁荣起来。潮州有今天,他们功不可没。

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所长 余小洁:广济桥是连结天下潮人的“根”,2003年进行大规模修复工作的时候,潮籍乡亲也都纷纷慷慨解囊,为修桥一事而一呼云集,不分彼此各倾所能。

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吴志敏:我们这个族群的那种家国情怀,就是家乡有事,我来帮助,家乡要提升,我来支持。很多潮商都有这种品德和情怀在里边。

去年,潮州获得2025年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主办权,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将首次回到潮人发源地潮州举办,这是世界潮籍乡亲情系桑梓,全力支持潮州建设的重大举措,更彰显了潮籍乡亲追根寻本的家国情怀。如今,在各地的潮人聚集区,总能看到潮州菜、工夫茶,各式各样的潮州传统礼俗,听到亲切的潮州乡音,这是“潮州人”身份的表现,是潮籍乡亲对家乡的认同。也有越来越多的潮籍乡亲回家建祠堂、修族谱,传承家族历史,寻找精神家园。

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唐学武:这一大批外出的潮人、精英,带去了我们潮州历史传统文化,带去了我们的风俗。带去了我们家乡各种生活的礼俗,他们不会忘记家乡,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就在潮州。逢年过节有空闲的时候,家乡有重大建设项目的时候,他们都纷纷回到家乡。他们对家乡的情结非常浓,这正是家乡本土的情结。

近年来,我市切实发挥“世界潮人精神家园”和“中国著名侨乡”优势,以文铸魂,以侨为“桥”,开展“潮州文化海外行”专项活动,成立中国侨乡文化(潮汕)研究中心,建设镇海楼、百花台民俗文化综合体项目等凝心工程,成立潮人故里公益基金,全面启动“世界潮人寻根地”项目等,进一步激发全球潮人对家乡和潮州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让世界潮人的精神血脉代代传承。

慧如公园管理处主任 李志伟: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慧如先生等潮籍乡亲的拳拳赤子心。我们将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保护好、运用好侨捐项目,呵护好侨胞的爱心,弘扬他们心怀家乡,回馈桑梓的传统美德,生动讲好感人肺腑的“侨”故事,传承他们的爱国爱乡精神。

市绵德小学校长 蔡小青:作为绵德人,我们永远谨记我们的创办人庄静庵老先生。我们将继续播种真善美,继续唱响庄静庵老先生爱乡爱国,办学的这种慈善精神。传承“绵恩培慧,崇文厚德”的绵德精神。

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所长 余小洁:潮人这个族群拼搏进取、智慧精明、诚信重义、感恩奉献。潮人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继续弘扬潮州文化,弘扬潮人精神,涵养“根”情怀,凝聚潮人心。我们也相信,全球潮人一定会更加团结,潮人的事业会更加兴旺发达,潮人这个族群将屹立于世界之林,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来源:潮州市广播电视台

| 讲好潮州故事 传播潮州声音 |

| 关注潮州发布 一起感知潮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