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3·15”,都是一次促使消费者审视平时遇到的憋屈事不解事、促使我们关注消费环境的契机。不难发现,当下消费服务随着科技进步而更加便利,但消费者遇到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在网络消费中,在“算法”的面纱下,一些新问题随之出现。
“茧房”“套路”里的信息不对称
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新的技术加持,新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但也不乏隐藏的新套路。
举个例子,有消费者在网上搜索一次护肤关键词,接下来收到大量相关的商品、攻略和推送,个性化首页充斥了此类内容,让人看到不想看,即使点击了“不感兴趣”,但过一会这些信息又卷土重来。
如今各大社交平台、购物APP都号称个性化推荐、算法推荐,确实提高了内容分发的准确性,但对消费者来说,也造成了“信息茧房”的困境。能一定程度说明问题普遍性的是:上海市消保委对消费者常用的10个APP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专项测评,近日公布的结果显示,关闭个性化推荐最多需7步。单一化、同质化信息的不断推送,加剧了信息茧房的形成和固化。一些虚假、低质、未经科学验证的内容和情绪化观点的过度推送,极易穿透心智,改变认知,甚至达到“洗脑”的效果。
在信息传播中人们会选择想要的或能使自己愉悦的信息,久而久之接触的信息就越来越局限,这就是“信息茧房”效应。除了信息茧房,近年来引发消费者讨论的还有几种新问题:大数据杀熟,面对相同的商品和服务,老顾客看到的价格却比新顾客高;智能电视等智能设备,打开越发繁琐,对老人不友好;APP频繁索取权限、“自动续费的套路”……这些新问题引起网友频频吐槽,而它们的产生大多和算法推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算法类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商品服务和消费者之间的匹配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提升了消费体验;但某种意义上,也加大了网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不对称,“信息茧房”、大数据“套路”等种种不合理现象也由此产生。
展开全文
来源:微博
警惕借算法之名的消费新“困境”
算法带来的“迷惑”操作并不鲜见,会影响到消费者对相关平台、网络企业的信任。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在算法、大数据应用的“名义”之下,各种软件更新迭代。算法、数据作为互联网软件和应用的底层逻辑,可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架构起软件的运行,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作为个体的消费者,很难置身于个性化推荐、算法推荐等大潮之外。
但值得注意的是,算法让人们畅享丰富产品与服务的同时,网络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的边界也逐渐模糊。一些博主出于记录生活的爱好和流量变现的需要,主动披露自己的行动轨迹、日常生活等隐私信息,而大部分网友是在面临“请求获取位置权限”等选择时,不得不变相“让渡”了自己的部分信息隐私。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流量裹挟下,大量信息被冠以个性化推送、算法推荐之名遭收集和使用,这究竟是出于服务用户的必需,还是纯商业化目的,会否导致隐私泄露?用户画像,是服务于用户,还是“困扰”用户?这些难厘清但须重视的“困境”,关乎平台经济、网络消费的长远健康发展。
防止技术滥用,共建良好消费环境
科技发展怎样助力消费服务,才能真正造福更多消费者?
企业必须加强社会责任感,引导技术向善。社会责任是企业应主动追求的价值取向,也是不断前进的动力。在应用算法等技术同时,企业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益流量变现而忽视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保护。健康的网络生态、消费生态是良性互动的,如果企业只注重算法至上,对消费者缺乏敬畏,只会失去消费者的支持。
完善监督,落实规定。尽管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存在技术和信息的不对称,但良好的监管会减少消弭技术“鸿沟”,为各方架起沟通桥梁,建立规范机制,从而保障用户的的算法知情权和算法选择权。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确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保护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消费者面对算法导致的价格欺诈、收费陷阱等情况,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投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促进消费升级,要在不断创新中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同时通过多方合力,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才能防止算法等技术被滥用、误用,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和消费场景。
我们欢迎算法但不要“算计”。用户画像可以有,但拒绝被“套住困住”。算法最终还是为人所服务的,也应当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
主持人 薛蓓
评论员 张治(实习) 薛蓓
校对 陶善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