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当初火热现在温凉的共享经济_共享_单车_资本

2022年,1000万辆共享单车面临报废。

去年9月底之前,武汉将计划减少市内18.5万辆共享单车,这是武汉自去年以来第三次调减共享单车。三轮调减完成后,武汉持有的共享单车数量将从最初的103万辆减至58万辆。

同样,去年5月北京也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共享单车专项治理行动,期间累计调度共享单车约103万辆次,回收破损、废弃车辆19.5万辆。

“供大于求”、“使用率不高”是这些城市共享单车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是过去三年共享单车企业在资本追逐下竞争的结果。如今随着热潮褪去,不少共享单车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宣告破产,而街上出现坏车和废车则逐渐增多。

而随着资本退散,浑浊的水面开始转清,留下的也只是一地鸡毛。不久前,有网友在国外网站上发现了一组航拍图,其中就有让人触目惊心的“单车坟场”。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如同被抛弃的孤儿一般惨不忍睹。

曾经盛极一时、甚嚣尘上的共享单车项目已经凉透了。

展开全文

与共享单车一起出现在投资者眼中的是共享经济。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电单车等随着共享模式的爆发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而跟共享单车的崩溃不同的是,这些共享经济下的产物,并没有跟共享单车同一结局。

共享充电宝:

同样是多品牌、大投量式竞争,同样是每小时1-2元的收费模式,共享充电宝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经历过资本热潮和行业大洗牌,共享充电宝已经出现在四五线城市公共场所,共享充电宝企业也开始在探索,寻找收取租赁金之外更多的盈利可能。

继共享单车行业后,共享充电宝开始获得资本认可。尽管大众对共享充电宝的质疑声更大,但发展3年后,这一行业仍有四家正健康发展,还逐渐形成了“三电一兽”(街电、小电、来电、怪兽)的市场局面。接下来就看哪家能够留住用户了。

共享雨伞:

从鲸准研究院发表的2022共享雨伞的行业报告显示,共享雨伞经历了三个阶段:

1、行业进行初步的布局和探索,摸索发展及运营模式,开始种子融资;

2、大批玩家加入,资本大规模涌入——漂流伞成立,连续完成三笔融资、Usan有伞成立,获得3000万融资、春笋雨伞成立、获得两轮融资、魔力伞完成一笔融资……

3、资本冷静,头部企业显现,开始精细化运营。

共享电单车:

和共享单车战争相比,资本、巨头和创业者进入电单车行业的声势小了许多。

去年6月12日,在宁德时代、蚂蚁金服、哈啰出行的战略合作发布会上,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杨磊将中国定义为“两个轮子上的大国”,他给出的数据是,中国每天将近有5亿人通过两轮出行的方式解决日常0-10公里的出行。

而身为共享单车的弟弟,共享电单车的建立方式要健康的多,战场也更为隐蔽,除了内行人很少有人知道和了解这个行业,资本都被共享单车吓怕了,“悄悄进村”成为巨头和创业者的共同想法。

有了共享单车的前车之鉴,资本家和创业者的热血也已经凉了下来,后来的共享模式下诞生的项目相对会健康一点。而只要有真正能够解决市场问题的行业,都能够给资本家带来收益。只要不疯狂,冷静下来,用户、创业者和资本家都能获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