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晚年回国,白崇禧惨死台湾,“李白”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差距_白崇禧_蒋介石_台湾

前言

1948年年末,就在所有人都在庆祝新年到来的时候,却有一个人正在黯然神伤,而这个人就是蒋介石。

在重重威逼之下,蒋介石被迫选择下野,退到了幕后,蒋介石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之所以会作出这个选择,原因不在于共产党,而是在于内部的某一个派系。而这个派系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所领导的新桂系!

“李白”二人情同手足,联手逼蒋退位

新桂系,顾名思义,就是以广西为主要根基地的军事势力,而“新”则是与广西军阀陆荣廷的旧桂系进行区分。

1915年护国战争之后,陆荣廷显赫一时,不仅仅将广西据为己有,甚至将广东也收入到了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内,成为两广的实际统治者。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五年之后,爆发了第一次粤桂之战,陆荣廷的桂军惨遭失败,陆荣廷也被迫宣布下野。

随着陆荣廷的下野,广西开始陷入到了一片混乱之中,在加上北伐战争的爆发,粤军撤出,广西的局势更加混乱了起来。而这时,李宗仁联合黄绍竑、白崇禧组成了一股新的势力,开始冒头,征战四方。

当时的广西能够与李黄白部抗衡的还有两家,一支是占据桂林等地的沈鸿英部,还有一支就是东山再起的陆荣廷部,三家平分广西,相互制衡。

展开全文

在这场广西版的三国演戏之中,李宗仁先是联合实力比较弱的沈鸿英,两家一起干掉了旧桂系的首领陆荣廷,在陆荣廷战败之后,李宗仁抢先发难,向沈鸿英发起袭击,短短几天之后,李宗仁就已经把沈鸿英彻底击垮,从此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三人占领了广西,形成了“新桂系”。

成为了广西王之后,靠着军队起家的三人,深刻的明白军队的重要性,开始整顿新桂系的内部,在将部队整编成25个团之后,开始了正规化的训练。统一了广西之后,李黄白三人还学着桃园结义,弄出了义结金兰,年岁最长的李宗仁成为了新桂系的老大。

然而好景不长,迅速膨胀起来的新桂系在面对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时,被一举击破。大溃败的桂系只带着少数的骨干力量,勉强保住了自己在广西的地盘。在龟缩广西的时候,黄绍竑借着这次的失败,一边指责李宗仁的无能,一边鼓动白崇禧趁机取而代之。

但是却被白崇禧严厉的拒绝了,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的李宗仁,对白崇禧感激异常,两个人也从此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亲如手足。而黄绍竑则是赶紧出逃,投入了蒋介石的麾下。

在之后的岁月里,面对蒋介石的不断施压,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抗日战争期间,两人一面抗日一面积极扩张自己的领土,到抗战结束的时候,安徽、广东、湖北以及大半的湖南都已经成为了李宗仁的势力范围,而这也为李宗仁逼蒋下野打下了基础。

1948年初,李宗仁决定竞选民国副总统一职,白崇禧非常积极地进行配合。同年4月,李宗仁当选为副总统,新桂系的声望也达到了历史的一个最高点。

1948年底,随着三大战役的失败,国民党军队接连败退,精锐尽失,蒋介石的声望迅速下降,国民党内部的争斗陡然激化。

李宗仁和白崇禧率先向蒋介石发难,李宗仁联合国民党内部的主和派,要求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谈,手握重兵的白崇禧拒不接受蒋介石的命令。面对李宗仁和白崇禧的逼宫,走投无路的蒋介石故技重施,再一次演起了下野的戏码,李宗仁成为了国民政府的“代总统”。

但是上台之后的李宗仁却是发现,自己完全就是一个空架子。表面是蒋介石是下野了,但是所有的实权还是由他掌握,下野之后的蒋介石比之前还要忙,背地里做工作,李宗仁还找不到他的毛病。

背地里的蒋介石在一边看着李宗仁的笑话,一边紧罗密布的开始了自己撤退的计划,台湾早也被蒋介石选定为自己的退守之地。李宗仁和白崇禧逼迫自己下野的“仇恨”,也被蒋介石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国民党战败,两人分道扬镳

1949年4月,李宗仁在“请示”过蒋介石之后,宣布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为期半个多月的北平和谈宣告失败。当天夜里,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横渡长江,以摧枯拉朽的气势横扫长江南岸的国民党守军。

由白崇禧所率领的几十万新桂系兵团,在重重包围之中,被人民解放军迅速击溃,收编,李宗仁和白崇禧积累下的政治资本也从此烟消云散。

李宗仁以几十万大军逼宫蒋介石的场景还近在眼前,现如今短短半年之后,李宗仁把控中央,白崇禧屯兵武汉,与共产党“划江而治”的梦想就已经完全的破碎了,李宗仁和白崇禧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赶紧找一个安全的避难所。

6月13日,在广州李宗仁代总统的行宫之中,参加过北平和谈的新桂系将领刘斐特地从香港来到了广州面见李宗仁和白崇禧,在这次谈话的过程中,刘斐大批李宗仁在南京拒绝签字,现在又在广州负隅顽抗的失败策略,恳请两人能够看清楚现在的形势,投靠人民,千万不要在错过这最后的机会了。

刘斐走后,白崇禧静静地站在窗户前,一动不动地凝视着远处的白云山,身后的李宗仁,面露颓然之色,有一种试探的口气问道:“怎么样?现在你的手里还有多少枪杆子?”

白崇禧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之后,白崇禧慢慢的转过身来对着李宗仁问道:“将来如果有必要,去台湾怎么样啊?”

白崇禧的话都还没有说完,李宗仁就已经大声的开始斥责,他口不择言的说道:“乌龟王八蛋才去台湾!”

从统一两广到北伐战争中的征战沙场,数十年如一日的两个好兄弟,在这危急存亡的生死关头,劳燕分飞,两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而这也预示着两个人截然相反的结局。

1949年11月19日,李宗仁代总统在南宁向当时担任“行政院长”的阎锡山发出了一份电报,要求阎锡山履行“行政院长”的责任,全权处理国民政府的政务。李宗仁自己则是在第二天的凌晨,带着一家老小乘坐着自己的专机“天雄号”从南京出发,前往香港“看病”!

在飞机临起飞之前,李宗仁再一次邀请白崇禧和自己一起走,但是还在犹豫之中的白崇禧没有答应,最后,没有办法的李宗仁再次劝说道:“健生啊!如果大陆待不下去了,什么地方都可以去,但就是不能去台湾!切记切记!”

李宗仁刚刚抵达香港之后,蒋介石就派遣自己的说客朱家华和洪兰友紧随着李宗仁来到了香港,朱家华和洪兰友两人给了李宗仁两个选择:要么迅速返回中枢,共商大事,要么就请李宗仁自己辞掉代总统一职,恢复蒋介石“总统”的职务。

但是李宗仁哪一个选择就没有选,而是带着自己的夫人以及两个儿子逃去了美国,在美国纽约开始了“治病”之旅。

1950年3月1日,拿李宗仁没有办法的蒋介石只能在台北发表文告,单方面的宣布复出,担任“总统”一职。在同一天的下午,得到消息的李宗仁在纽约开了一场记者招待会,公开的指责蒋介石的这一复职是“违宪行为”,是不合法的!

1954年2月,在台湾举办的“第一届国民大会二次会议”之中,李宗仁的“副总统”一职被罢免,从此之后,李宗仁就成了一个“有家难回,有国难归”的流浪客,心灰意冷的他来到了新泽西州开始了隐居的生活,开始长达十几年的“客厅厅长”的老年生活。

反观白崇禧,在广西全境解放之后,白崇禧仓皇逃到了海南岛,蒋介石的说客刘文岛和杨幼烔同样来到了海南岛之上,两个人不是空手而来,而是带来了蒋介石送给他的真金白银,劝说白崇禧能够“归队”。

之后,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罗奇又带来了蒋介石的亲笔信,要白崇禧赶紧来到台湾,一起“共商大事”,并且蒋介石承诺白崇禧,只要他来到台湾,“行政院长”的职位就是他的,由他来组织行政内阁。

不放心的白崇禧先派遣了自己的手下李品仙前往台湾,探听一下蒋介石的虚实。李品仙到达台湾之后不久,就迅速地发回了电报,说蒋介石是真的很有诚意,“行政院长”的职位也是真的。可是,此时的李品仙早已不是他的人了,他已经被蒋介石成功地收买了。

信以为真的白崇禧满怀着自己“东山再起”的理想来到了台湾,但是,从此之后,白崇禧却是再也没有能够踏出台湾省一步。

蒋介石之所以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拉拢白崇禧,完全是因为此时逃到美国的李宗仁,白崇禧作为他的好兄弟,还有一些可以利用的价值。

而白崇禧在明知道蒋介石的为人之后,还是来到台湾,除了蒋介石的许诺之外,归根到底还是白崇禧浅薄的政治目光,此时的白崇禧还在幻想着“反攻大陆,东山再起”,他认为那一天到来的时候,蒋介石还要依靠自己来带兵打仗。

正如周总理在1956年接见程思远的时候说的一样:“白崇禧一生自负,号称是“小诸葛”,其实他在政治上根本没有什么远见,他竟然听信了蒋介石的话,被骗到台湾去了!”

李宗仁积极回国,白崇禧禁足台湾

白崇禧刚刚到台湾的时候,还是颇受蒋介石礼待的。但是1950年3月,蒋介石宣布复职之后,白崇禧的地位一落千丈,并且每况愈下。

1952年10月,在国民党召开的“七大”会议中,所有尚在台湾的国民党六届常委全部被任命为“评议员”,唯独只有一个人落选,那就是白崇禧,很显然,这就是蒋介石故意要给白崇禧难堪。

其中一些国民党的元老人物觉得这一做法实在有失公允,所以就推举了于右任和居正两人向蒋介石求情,蒋介石对两个人说道:“健生的事情啊,我知道,我知道了!”然后客客气气地将两个人送走之后,再也没有了下文。

1954年,国民党“一届二次”会议在台北举行,在这一次的会议之上,蒋介石不仅安排人对白崇禧发起弹劾,而且他还要求白崇禧在罢免李宗仁的问题上进行公开的表态。被逼无奈的白崇禧,最终只能妥协,在罢免李宗仁的联名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蒋介石对于白崇禧的报复还远远没有结束,但凡是在美国的李宗仁有什么风吹草动,蒋介石就会让白崇禧站出来说话。此时的白崇禧,在台湾已经没有了自由,在给李宗仁的电报之中,全是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

在远离政治舞台之后,白崇禧的生活更是完全的被监控了起来,之前还有一些往来的朋友,在经历过几次特务的盘问之后,也不敢再与白崇禧有任何的来往了,白崇禧彻底和台湾的高层断了联系。

闲极无聊的白崇禧渐渐喜欢上了打猎。有一次,白崇禧来到了阿里山打猎,开车到了山脚下之后,他需要乘坐小火车上山,铁路都是单行线的,上山下山的列车都需要提前打好招呼才能出发。

这一次像往常一样,跟山上打好招呼之后,白崇禧坐上火车开始向山上驶去,但是还没有开出去多远呢,忽然,从山上就疾速下来了一趟火车,白崇禧赶紧从火车上跳了下来,这才免于一死。

从这之后,白崇禧再也不敢外出了,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开始了十分孤独寂寞的生活。

而且,蒋介石不允许白崇禧踏出台湾省半步,就连白崇禧的亲生女儿在美国的婚礼,蒋介石也不让白崇禧去参加。

由于白崇禧信奉的是回教,所以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台湾回教协会的理事长。1955年,约旦国王侯赛因访问台湾,当着蒋介石的面邀请白崇禧以回教理事长的身份访问中东。1959年,马来西亚成立的时候,总理东姑拉赫曼发来电报邀请白崇禧以回教理事长的身份,去到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进行观礼。

但是,这些都被蒋介石通通拒绝了,蒋介石宁肯驳了“友国”的面子,也不允许白崇禧离开台湾,并且,蒋介石撤了白崇禧回教理事长的身份,除了一个“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席的空头衔之外,白崇禧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李宗仁有风吹草动的时候奉命对李宗仁进行回击。

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发表《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建议》,他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外人是没有权利进行干涉的,台湾问题应该由国共两党再次开启和谈进行协商解决。

这个声明是李宗仁政治立场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之下,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多次前往北京,李宗仁也通过程思远向周总理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国内的愿望。周总理表示,非常欢迎李宗仁能够在他认为比较合适的时间回到国内。

1965年7月18日,在周总理的精心安排之下,李宗仁终于走完了长达十年的漫漫回国之路,李宗仁回到了阔别16年的祖国。在北京机场,李宗仁受到了周总理、彭真、贺龙、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7月26日,毛主席亲自在中南海之中接见了李宗仁夫妇,毛主席亲切的和他们握手,高兴的说道:“你们回来了,很好,欢迎你们。”

在这之后,李宗仁夫妇在中央统战部的安排之下,先后回到了广东、广西等等故地进行了游览参观,看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宗仁感到无比的激动与兴奋。

截然不同的结局

1966年3月,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因病离开了人世,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向李宗仁表达了深切的慰问,为了能够让李宗仁很好的休养身心,周总理还安排李宗仁和以前桂系中的老部下前往华东游历散心。7月,李宗仁与照顾自己的护士胡友松结婚,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位太太。

当时正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周总理特意吩咐将李宗仁保护了起来,当年的国庆节时,毛主席特意在天安门城楼之上接见了李宗仁,并且让记者拍下了这一幕,李宗仁的心里异常感动。

1968年4月,李宗仁因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年的1月30日午夜时分,李宗仁在医院中去世,享年78岁。

临终前,李宗仁对自己的亲友说道:“我的日子不多了,我能够回来,死在自己的祖国,这是了了我最大的心愿!本来想在台湾问题上再做一点工作,现在来不及了...台湾总是要统一的,可惜我看不到了,这是我没有了却的心愿。”

为了感谢党和国家对自己回国以及回国后的关心和照顾,李宗仁请别人代笔,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中,李宗仁这样写道:

“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一条路是走对了!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一份子,是一个无比光荣的事。在我快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我还深切的为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以及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的前途担忧,他们目前就只有一条路,就是和我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之中。”

相比之下,海峡对面的白崇禧则是显得晚年无比的凄凉。尤其是妻子去世之后,让他本就孤单的晚年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白崇禧的夫人马佩璋是当年广西非常有名的一位美人,出身名门,以一身的才气、美貌而闻名于广西。在两人结婚之后,马佩璋与白崇禧一共养育了10个儿女,对于子女的教育,马佩璋十分的严格,被白崇禧称为“贤妻良母”。

1962年12月,马佩璋因病在台北逝世。晚年丧妻之痛让白崇禧悲痛万分,按照回教的教规,白崇禧以自己69岁的高龄,每天的清晨都会带领着自己的孩子前往妻子的坟墓之前,为妻子诵经祈祷,风雨无阻,从来都没有间断过。

1965年7月,李宗仁成功回到了国内,蒋介石也不再需要白崇禧。第二年的12月,白崇禧突然被人发现死在了自己卧室的之中,尸体全身呈现出紫色,睡衣和床单也被撕得破烂不堪,在他床头还有半杯没有喝完的酒,贴身照顾他的小护士也消失无踪,死因最终成谜。

白崇禧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之中,以能征善战能出名,被人们称之为“小诸葛”。但是,在决定自己后半生命运的关键节点之上,却是选错了路,最后落下了一个可悲的结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