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常说的“出了五服不是亲戚“是啥意思?五服到底是什么?_五服_出了_关系

在民间,老一辈常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而这句话是啥意思?为什么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呢?简单意义上讲,就是若两人的关系出五服了,那么即使是同一个老祖宗,也没有亲戚关系,这个"五服"到底是什么?

(一)、丧服制度,关系的准则出五服"这种说法在民间十分常见,比如谁和谁出五服了,谁与谁没出五服。人们普遍用出五服与否,来断定是否还算是亲戚。可是很少有人去探析,五服究竟有什么含义。关于它的说法,一直以来也没有人敢明确的定论。

首先,有人认为五服是丧葬的服饰。其中可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这五种服饰中蕴含了古人森严的家庭等级制度,既体现了孝道又体现了亲情。根据五种服饰的不同,从上到下的展现了他们与死者的亲近关系。

斩衰是等级最高的,也是布料最为粗陋的以此来表现悲伤之情和对逝者的沉痛思念。比如为丈夫守节的妻子或者为君王尽忠的臣子亦或者是为父亲守孝的儿子。当然,在古代只有嫡长子才能穿斩衰,其他人都没有资格。因此,着斩衰者可以看作与逝者最亲近之人。

而齐衰则是丈夫穿着为妻子悼念(前提是正房夫人),儿子穿着为母亲悼念亦或者是孙子辈穿着为祖辈追思。因此,着齐衰之人要比着斩衰者于死者疏远一点,但并不是太远。

展开全文

剩下的着大功、小功还有缌麻者,与亡灵的关系依次递减。所谓的出了五服,就等于是不用在葬礼上穿这些衣服,因为关系已经没有那么近了,所以就不用为逝者服丧或者守孝。同时,在婚姻之中,若是没有出五服就不能缔结姻亲关系,算是嫁到了本家。

还有一点,五服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五代人,五代人只能算作一服,因此出五服指的是二十五代人。

一种说法是"一爷之孙不出服,以下一辈一服",如果从现在这一代开始算,堂兄弟之间不算出服,堂亲都在五服之内,太爷爷和他的堂兄弟,爷爷和他的堂兄弟,以此类推下,一共有八代。

当然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不同,所以对五服的概念自然也不一样。但不论如何,五服这一说法都是发源于古代的丧服制度。通过丧服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程度的哀悼,以此表现出与逝者的远近关系,等到出了五服,自然就没有了亲。

(二)、父为亲,母为戚

所谓的亲戚,应当是拆分开的两个字。父亲那一脉的都是亲,而母亲是因姻亲关系缔结过来的,被称之为戚。五服一词,并不适用在"戚"上,只能适用于亲。戚"的断绝很好判断,比如家中有有一对姐弟,姐姐嫁人以后若是去世,那么弟弟和姐姐的夫家的关系就不复存在了。

因为古代是父系社会,往往是一整个大家族生活在一个村子里,为了辨明远近关系所以才有了五服之分。可以说"出了五服不为亲",但不能讲"出了五服不是亲戚"。那么,为什么五服观念会有着如此严格的界定,它又为何这么的深入人心?

首先,是因为西晋时期兴起的礼律结合,当时制定了一种"准五服以制罪原则",以此来断定赡养义务还有互相侵犯伤害的犯罪行为。如果是没有出五服就算作亲人,那就是"窝里斗",违反了儒家的"兄友弟恭"思想,因此他们之间互相伤害,受到的惩罚要更为严重。

自那以后,一直到明清都严格的实行五服定罪制度。所以出没出五服,已经涉及到了人的自身利益,当然要足够重视才行。正是因为法律的规定再加上千百年的长久积淀,五服观念才会深植在古人的脑海中。

其次,因为五服大都是同村居住之人,像婚丧嫁娶之类的活动,需要有个明确的界限来判断自己该帮什么忙,不该帮什么忙,又该随多少份子。只要没出五服,那都是亲人,自然该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若是出了五服就不用那么面面俱到,心意到了即可。

再次,就是国人对亲情之间的重视。正是中国特有的人情社会,给了五服以生长的土壤。

(三)、宗亲制度,因地而异

那么,五服制度体现了什么,发展至今天它又有怎样的演变?五服制度是人们对亲族观念的一种认同,它的诞生是基于对亲情的重视。

通过服饰的不同来展现不同人与逝者的亲近关系,这其中有夹杂着对嫡长子的重视以及男尊女卑的观念,还有中国人对孝道的执念。

着这五服之人,并不是只在葬礼上穿穿而已,少则要穿两三个月,多可至三年。在这期间,穿丧服之人不能饮酒食肉,更不得行房事以表达对死者沉痛的哀悼。

发展到现在,五服已经与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大部分同族相住的农村地区,五服具体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还有曾孙和玄孙。

还有些地方认为同父同母者为一服,而同父异母者则是二服,同为一个爷爷的堂兄弟则是三服,一个曾祖父的兄弟就成了四服,再往下发展就已经出了五服。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每个地方对五服的定义都有些偏差。但不论差异有多大,它们都是从古代的服丧制度演变而来。

归根结底,五服的出现代表了国人厚重的家族观念一直到今天在农村也仍然有很多人以此当成是否为"亲"的判断标准。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