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联,什么时间贴比较合适?老一辈人的经验之谈_春联_桃符_大王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春节临近的日子,无论这一年里过得怎么样,人们总该都要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度过这个团圆祥和的日子。

贴春联是春节重要的习俗,每年能和家人在一起贴春联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不过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这象征吉祥的春联背后是有很多讲究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春联的文化。

春联的传说

春联最早起源于辟邪用的桃符,秦汉之前,民间过年时都会在大门悬挂驱邪用的桃木符,桃木符有两块挂在门的两边,左边一块写上 “神荼”,右一块写上“郁垒”,这是两位上古神仙的名字,关于他们为何会出现在桃符上,则与一个传说有关。

传说在上古时期,东海之边有一座大山名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盘曲三千里的巨大桃树。度朔山上住着神荼和郁垒两位神仙,他们大力无穷,神惧鬼怕,身边还有一只大眼白虎为伴。

神荼郁垒负责守护山上的桃树和周围百姓的安宁,若是有妖怪作乱,两位神就会出手除掉妖怪,把他们送去喂白虎。

度朔山的北面有位恶人野大王,野大王身边聚集了一帮为非作歹的贼人,他们无恶不作,以人肉为食,非常残忍。

展开全文

某天,野大王知道了度朔山有仙桃的事,就想搞几个来吃,好得到成仙。于是他就让手下去度朔山向神荼郁垒索要仙桃,两位神仙当然不肯给,直接把野大王手下赶走了。

野大王见神荼和郁垒不卖他的面子,很是生气,就趁着晚上带着手下扮作妖怪去山上抢仙桃。

野大王等人扮作妖怪上山作乱,神荼和郁垒就带着白虎和他们打了起来。野大王等人当然不是两位神仙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全都被打败了。神荼和郁垒用桃木条把野大王等人都捆了起来,一个个把他们送去喂了白虎。

神荼和郁垒打败野大王的事情传开后,人们都纷纷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位神仙,或是写上他们的名字,来驱妖避邪,因此也就有了桃木辟邪的说法。

春联的发展

公元964年的除夕,五代后蜀国主孟昶没有用桃符挂两位神仙的名字,而是找人写了两句对仗工整的话语:“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句话大意就是,荣承先辈的福泽,愿新春之意长存。

孟昶的这两句话可以看成是春联的雏形,不过他并非是历史上挂春联的第一人。现如今存世历史上最早的春联则是唐代诗人刘丘子写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此春联在莫高窟所存留的典籍中被发现。

步入宋代,造纸术有了跨时代的发展,造纸的原料更加丰富,成本变得更加低廉,普通百姓能用得起纸了,原来的木桃符也逐渐由红纸桃符取代。这一时期,桃符所蕴含的驱邪意味逐渐减少,更多的人也开始在红纸上写上吉祥话语,祈福新春。

宋代时写着祈福语的红纸还不叫“春联”而是叫“春贴”,而贴春贴也不是全民普及之事,只是属于少数文人雅客的风流爱好。各类文人骚客将写春联当做比拼才华的一种手段,以此来交流文采,消遣怡情。

春联正式普及是在明代,某年除夕,朱元璋特地颁布了一道圣旨,要求家家户户都要在新年贴上春联,还特地在圣旨颁出后,微服私访去街头查探,看一看谁家的春联贴的更漂亮更有趣。

朱元璋的大力推广,让春联从之前驱邪的桃符中独立出来,春联的内容和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上至国计民生,下到百姓日常应有尽有,成了全民普及的文体。

春联怎么贴

有道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有不一样的生活习惯,新年贴春联的日子也各不相同。

有的地方遵循“二十四,写大字”的传统,过了小年夜后,就可以贴了。有的地方则是二十八日这天贴,叫“二十八,贴花花”,有的地方在二十九这天贴,叫“二十九,贴倒酉”。

一般来讲,春联只要是在小年过后贴都可以,春联主要就是为了代表人们祈福添愿,具体的日子并没有太多讲究。

贴春联的时候,需要注意上下联区分,春联格律规定,上下联要平仄相对,上联是平起仄收,下联则是仄起平收,古汉语有四种声调,分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外都是仄声,如今普通话已经没有了入声,一般都将一二声来当做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不过要注意的时,有的春联是按照古发音来写的,而有的字在古代是仄声,如今则是平声,比如发、福 、吉这类春联常用字。这时就要靠对联的内容来区分上下联了,一般上联内容为因,下联内容为果,多留心一下就可以区分。

贴春联的时候,要上联在右,下联在左,而横批古代都是右向左书写,如今已没有这类讲究,只要贴在居中位即可。

春联贴完就该贴福字了,不过不是所有的福字都应该倒这贴,一般在正大门上,应该正着贴福字,寓意出门有福,福入家门,在家中室内则要倒着贴福字,寓意福气到家。

在某些位置,福字是千万不可倒着贴的,比如米缸,酒坛等容器,若是这类物件上贴了福字,就代表福气倒光光,是很不吉利的。

结语

春联发源于唐,流行于宋,兴盛于明,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其内容不断成熟多样,如今它与烟花和灯笼等物件一样,成了春节热闹氛围里不可缺少的部分。

春联承载了一代代中国人的记忆,它不仅为我们的节日增光添彩,也承载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更是我们中国人向世界展现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