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广袤原野绘振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化祎 李昊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卢涛
《河南日报》(2023年03月30日第07版)
春意浓,农事兴。
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迎风起舞的小麦享受着智能喷灌设备的“淋浴”;商水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挖掘机轰鸣,工程车穿梭,智能灌溉设备有序组装……
近日,“农业强省”的冲锋号响彻中原,催人奋进。3月21日,周口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在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中率先建成农业强市。奋斗目标清晰明确,“破阵出圈”底气何在?在希望的田野上,周口这样作答。
鹿邑县穆店乡农技人员正准备调试平移式喷灌机。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灌溉面积大、喷洒均匀度高,具有高效、节能、节水等特点。厉佳 摄
科技赋能“固根强体”
展开全文
不负春光,人勤地不懒。3月24日,位于郸城县的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农高区),种粮大户王雷一大早便来到麦田机井房,拿卡一刷,汩汩的井水便通过卷盘式喷灌均匀洒向麦田。
农高区内,卷盘式喷灌只是灌溉作业的“小角色”。一台台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如“巨龙”横跨,一个个固定式喷灌像卫兵值守田间,在智慧农业信息中心指令下,在各自“领地”上大展身手。它们是助力郸城打造智慧粮田“周口标准”、为全国全省智慧粮田建设提供“周口模式”的科技利器。
建好农高区是周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也是率先建成农业强市的重要支撑。据了解,正在实施的郸城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近80%,其中,农高区11万亩已完成90%以上,智慧农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已完成85%。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小麦长势非常好,丰产架子基本形成,周麦36就是好。”王雷说,去年选用这个品种抗寒抗冻,分蘖能力强,夏粮亩产最高达1400多斤,统种统收,不愁销路。
“我们作为农高区的育种科研平台,担子重,责任大,将聚焦小麦全产业链发展需求,加快提升种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育出更多优质良种,助力周粮品牌做大、做优、做强,让中国人饭碗中装更多‘周口粮’。”周口现代农业研究院党委书记谢付振说。
“从前是土里刨食,现在是土里掘金。”王雷表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各显神通,更有信心种好粮、挣好钱了。
智慧农业信息中心的“数字粮田”时空信息平台建成即将试运营;科研试验区整齐划一的试验田里,26个作物新品种正进行大田实验……伴随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和畅春风,农高区建设驶入快车道。
3月25日,扶沟县蔬菜路两旁,蔬菜大棚集中连片、整齐划一,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 宋福星 摄
特色产业“枝繁叶茂”
装袋、封口、灭菌、接种、采摘……3月21日,走进太康县大许寨镇食用菌产业园,一座座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企业生产热火朝天。羊肚菌、黑皮鸡枞、平菇等10余种食用菌成品,从这里出发,迈向全国人民的餐桌。
产业振兴有特色,群众致富有奔头。以君赵菌业为例,实行“回收+加工+销售+电商”的运行模式,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供销经济链,带动属地村民600多人工作。“我在这里干两年了,工作不累,每月收入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人,家门口挣钱就是好。”工人吕锦华笑着说。
蘑菇小屋放在农户家中,由农户管理,足不出户年收入近4万元;农作物秸秆配以鸡粪发酵作为蘑菇培养料,蘑菇根用于养鱼,用过的蘑菇培养料和菌渣作为果蔬等作物有机肥料……在食用菌产业园,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元素于方寸之间“裂变”。
有着“中原菜都”美誉的扶沟县,特色产业发展颇为耀眼。城郊乡拐王村精品番茄产业园、德利尔现代农业产业园、柴岗乡梅桥村蔬菜园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蔬菜产业园拔地而起,如颗颗珍珠,各放异彩。
“家人们,有喜欢我们蔬菜的可以下单尝鲜……”德利尔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水培馆内,立体栽培的油麦菜、生菜长势喜人、青翠欲滴,网络主播们正卖力推介。“优质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该公司工作人员徐伟营说。
位于扶沟蔬菜农业现代产业园核心区的柴岗乡梅桥村,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村边的幸福河上,野鸭成群,欢快戏水,河两岸,288座日光温室整齐分布、孕育希望。该村生产的绿色无公害蔬菜散发着春之意趣,以“梅园”为名“组团出道”,亮相千家万户的餐桌。
近年来,扶沟县坚持园区化引领、绿色化发展、品牌化带动、融合化推进、系统化保障,打造了21个不同业态的蔬菜产业园区,形成了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实现了集蔬菜产供销、科工贸、研学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
乡村“土特产”畅销全国;农民变身产业工人赶制订单;产业园风景区内白墙灰瓦、鸟语花香,吸引游客打卡……一幅幅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的春之画卷正次第铺展。
西华第十九届桃花节期间,游客在黄桥乡桃花源生态风景区万亩花海打卡拍照 卢涛 摄
和美人居“遍地开花”
“花经济”激活乡村生态发展一盘棋。3月19日,西华县第十九届桃花节开幕,该县黄桥乡桃花源生态风景区内,烂漫桃花迎春绽放,万亩乡村花海引爆“朋友圈”。
或藏于枝间,或含苞待放,或娇艳欲滴……徜徉万亩桃林,各色桃花与金黄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麦苗、整齐的民舍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春日田园画。
河堤上乡村大集人流涌动;村民摇身变成农家乐老板,餐饮生意红火;玫瑰花茶、菊花茶等“农字号”产品添香游客味蕾……“赏花经济”不仅带来了人气,还鼓了村民的“钱袋子”。
“现在村里形成了三产融合发展的桃产业,游客们不仅能观赏桃花,还能品尝桃花酒,住进桃家院,体验乡村慢生活。”黄桥乡裴庄村党支部书记吴东亮说,村子荣获“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更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发展未来可期。
近年来,西华县依托黄桥乡万亩桃园,重点打造颍河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文创”等新业态,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走进郸城县汲冢镇谢寨村,农家小院别有洞天。与该村党群服务中心一路之隔的幸福大食堂成了村民们的“心之所向”,爆炒猪大肠、酸辣豆芽……可口的农家菜廉价出售,是大伙儿难以抗拒的诱惑。“在这里吃饭便宜,而且干净卫生、方便省心,年纪大了就图个舒心。”村民谢学同笑着说。
幸福大食堂不仅仅是个食堂,它集厨房食堂、爱心超市、教育娱乐等于一体,除了基本的助餐服务外,还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休闲娱乐、日常保健等多项服务。
从裴庄村到谢寨村,昔日鲜为人知的小村庄,争相实现美丽“蝶变”。近年来,周口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全面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科技赋能绘就良田“丰”景,特色产业撑起致富希望,万亩花海绽放“赏花经济”……如今,放眼周口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振兴“蓝图”,在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图景”,现代化的美丽乡村正向我们走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