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未戴口罩被报警赶下飞机,强制口罩令是否还有必要_口罩_旅客_航空

文丨令狐卿

编辑丨许仁昌

澎湃新闻2月16日报道,上海一名旅客于1月28日乘春秋航空航班时,因登机过程未佩戴口罩与机组人员发生争执,后被报警赶下飞机。春秋航空认为口罩令依旧有效,而旅客认为那只是针对机组人员的。遭到拒载后,春秋航空仅将该旅客飞机票做退费处理,并未有任何道歉和赔偿。

从春秋航空理直气壮的表现看,该名旅客被迫中断行程,恐怕是等不到航司的任何“道歉和赔偿”了。这个事的焦点在于,在1月末全国已经回归正常生活,卫健委宣布新冠归入“乙类乙管”的硬性条件下,航司究竟有没有权力执行一种看似苛刻的口罩令?并在这一可商榷的口罩令下驱逐不服从的旅客?

两个细节是,春秋航空自称与该名旅客反复沟通无效,空中安全员才报警处理;而旅客一方的说法是,人已经坐在位置上,并且在喝完空乘分发的咖啡、戴好口罩后仍被要求“下飞机”。这里面就出现一个问题,如果乘客登机不戴口罩违反禁令,那分发餐饮给旅客食用,这逻辑不就是混乱的吗?

春秋航空拿出驱逐旅客的依据,是民航局规定要求在飞行过程中,包括登机阶段,旅客应全程佩戴口罩,目前为止该规定未撤销。而根据媒体核实,民航局去年12月28日发布的《关于回复国际客运航班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空勤人员“佩戴口罩”,对乘客则是“监督旅客佩戴口罩”。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被赶下飞机的乘客,还是作报警处理的空保,其所作所为都处在含糊规定的范围。如果乘客在登机阶段随便戴上口罩,那他在落座后不戴口罩吃喝也没事;而空保对落座乘客不戴口罩吃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追着登机时不戴口罩不放,只能说双方争执的恶化无关规定,只与意气有关。

但在飞机这个特殊场合下,一旦空保呼叫警力支持,本着对飞行安全的考虑,一名有怨言的乘客显然要被动得多。因此,即使在这件事中乘客配合安全要求下飞机,也不能得出这就是空保机组在监督旅客上的“胜利”,它反而将口罩令是否还适用的问题带到机舱以外,舆论对春秋航空的不满可见一斑。

对照一下国外航司的口罩令,欧洲已于去年5月16日取消航空口罩令,所有欧洲机场和欧洲航班,都将“不再建议”乘客佩戴口罩。当然,无论是国外专家,还是国内专家和卫健委,都强调佩戴口罩的重要性。然而,强调戴口罩的重要性,与不戴口罩就赶下飞机,在逻辑上不是一回事,也不能证实春秋航空赶人正当。

展开全文

亟待春秋航空自证的,是要拿出民航局规定及航司执行程序中,对飞行过程不戴口罩的旅客可以采取报警强制措施的具体细则,这样才有说服力,而不是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搞过度阐释和过度反应。不要说现在没有这样的细则,哪怕有,仍要进一步自证它符合防疫现实,不是滥用口罩令。

在经历了去年年底的快速过峰之后,国内的感染人数已经进入平稳期,基本生活也已经恢复正常,疫情期间的强制口罩令还有没有必要,是否佩戴口罩到底是公民个人的自主选择,还是依据相关部门自行其是的特殊规定?

航空公司依据相关部门“过时”的规定,依然强制佩戴口罩,是否应该检讨一下这种强制的效果所在,所谓全程佩戴真的是“全程”吗,如果没有,这种形式主义的强制令有存在的必要吗?随着疫情防控的一次次胜利,何时摘下口罩是当下许多民众的疑问所在。春秋航空班机上的这次争议,无非是把疑问明朗化、激烈化了而已。

总之,发生在春秋航空班机上的这起争执事件,再次说明在航空器上一名较真的旅客往往会吃亏,因为会被当作“安全隐患”来处置。但备受同情的旅客遭遇同样说明,春秋航空援引为依据的口罩令究竟是什么,如何执行,应该得到确凿的、清清楚楚的解释,春秋航空“解决”了提出这个问题的旅客,但人们还在等待答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