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科学课|仙气飘飘!官厅水库首现蓑羽鹤_迁徙_官厅_水库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于露

蓑羽鹤及其幼鸟。(来源:视觉中国)

每年8月底到8月初,是很多候鸟迁徙途中在北京停留的时段。日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蓑羽鹤首次现身官厅水库,引发观鸟爱好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15种鹤类之一,除了体格最小、长相“仙儿”,蓑羽鹤还有什么特征?为何今年它们会飞到北京来?它们的迁徙之旅又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答案就在这堂极简科学课中。

“今年观测到蓑羽鹤是在8月中旬的时候,一开始只有零星几只,在农田旁边觅食。它们迁徙到水库周边之后,最终都会来到农场附近活动,因为这里有同类以及大量的食物。”官厅水库管理处具有丰富鸟类观测经验的工作人员王潇告诉记者,蓑羽鹤食性较杂,以各种小型鱼类、蛙、蝌蚪、昆虫、植物美芽、叶、草籽以及玉米、小麦等为食。近期是玉米收获时节,农田的作物可以让它们尽情大饱口福。

蓑羽鹤也被称为“闺秀鹤”,属大型涉禽(即适应在水边生活的鸟类),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蓑羽鹤体长90至100厘米,翼展150至170厘米,头顶珍珠灰色,颈和体羽呈蓝灰色,虹膜红色,喙黄绿色,头侧、前颈、脚和趾为黑色,眼后和耳羽呈白色,喉和前颈黑色羽毛极度延长成蓑状,悬垂于前身材,故此得名。

“如果说最仙气的鸟是鹤,那鹤中最秀气的就是蓑羽鹤了。蓑羽鹤颊部两侧有明显的白色羽簇,身材前的蓑状羽也很明显。它的体型是鹤中最娇小的,而且性格羞怯,不与其他鸟类成群,再加上举止静雅,非常容易分辨。”王潇说。

蓑羽鹤在我国的种群数量不少,但此前却极少在北京出现。这是因为它的繁殖和主要迁徙路线均不在北京。据了解,其繁殖地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迁徙地见于河北、青海、河南、山西等地。

谈及今年这群稀客到访官厅水库的原因,王潇认为,除了水库本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及干净的水源,这也与当地的生态保护政策密切相关:近些年的生态补水,让库区周边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更适合鸟类栖息;保护区近两年创新性地试种粮田,为迁徙的候鸟提供了更多的口粮;此外,常年开展的水政巡查也减少了人类垂钓等活动对候鸟休憩和迁徙的打搅,使它们有了更安全、更舒适的栖息地。

展开全文

春季在官厅水库拍摄到的鹤群追着夕阳继续南飞,成为冬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全世界共有15种鹤分布,中国有9种。包括蓑羽鹤在内,官厅水库已监测到6种鹤类,其中灰鹤最多,偶尔可观测到白枕鹤、白头鹤、白鹤。2022年,库区首次监测到了优秀保护动物丹顶鹤。此外,还能见到大鸨及大、小天鹅等鸟类的身影。

“官厅水库地区的冬候鸟迁徙大约会持续到8月底,届时大部分候鸟都会找到合适的越冬地,而蓑羽鹤会继续南下。直到次年的8月底,冰雪融化,它们就会开始启程回迁,回到出生地为繁殖下一代做准备。”王潇说。

相关专业人士推测,蓑羽鹤并不是因为“迷路”才飞到这里,而是随着数量增长而发生种群扩散,在迁徙时稍微偏离了既有路线。路过官厅水库之后,它会继续南下,与伙伴们重新会合。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蓑羽鹤穿越“去世之海”、飞越世界之巅的迁徙之旅了。作为特别善于长距离迁徙、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每到迁徙季节,亚洲东部的蓑羽鹤种群都要集结队伍,飞行数千公里,穿越生命禁区、“去世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迎战旅途中最危险的阻碍——青藏高原,飞越喜马拉雅山脉,个别族群甚至选择跨过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才能最终抵达南亚温暖的越冬地。在此途中,它们还要面对风暴和寒流侵袭,设法躲避天敌金雕的生死狙击。难怪有人感慨,蓑羽鹤虽然有闺秀之名,但却没有千金大小姐的娇弱,因为这条迁徙之旅实属不易。

貌似闺秀而又有勇士之风,体格小巧、意志顽强的蓑羽鹤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受访的鸟类爱好者表示,希望蓑羽鹤的迁徙之旅顺利,也期待来年迁徙季还能在官厅水库见到它们的身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