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南极食物链的基础,让我们走进磷虾的世界_磷虾_南极_浮游

我们都知道,鲸的口很大,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的口可以大到十几个成年人能从容出入的程度,但如果某些鲸用牙齿来吃浮游生物,就会显得无能为力了,所以,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须鲸的牙齿逐渐被鲸须所取代,形成了类似筛子或浮游生物网一样的构造,用以从水中滤取磷虾等浮游生物为食物,比如一条长须鲸口内生有250-400片这样的鲸须,在每行的鲸须上还生有许多的鲸鬃,而每条须鬃则有几厘米长,就像一把结构精致的“筛子”。

当须鲸发现磷虾的时候,它就张开大嘴,使得密集的磷虾和海水一下子吞到口内,然后快速闭嘴,挤出海水,把滤过的食物吞下去,有时候磷虾不密集,鲸就绕食物群快速转圈,待磷虾群逐渐聚集之后,再吞而食之,有的须鲸张开大嘴,缓慢的在不密集的虾群中游动,海水不断的裹着磷虾流入口中,水从鲸须缝隙中流出,把磷虾留在口中,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到一定数量以后,才闭嘴咽下食物。

磷虾是南极海洋中食物链的基础,南极海洋之所以成为生机盎然的世界,就是以磷虾为饵料的结果,南极磷虾的资源量大的惊人,大约有10-20亿吨左右,科学家估计,在不破坏南极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每年至少可以捕捉几千万吨的磷虾,这个数据可以媲美全世界所有水产品的总和了,磷虾之所以叫做磷虾,是因为它的周身有许多发光器能发出点点磷光而得名的,磷虾,从近海到大洋,从热带到寒带都有分布,全世界的磷虾总共有80多种,比如分布在黄海太平洋的磷虾,东南沿海的中华假磷虾,南海和东海海外的宽额假磷虾,数量都相当可观,是经济鱼类的主要食材,这些磷虾由于个体娇小(体长1-2厘米)分布零散,所以不能成为直接利用的对象,分布在南大洋的磷虾大约有6种,靠近南极地域可能有更多的种类,但是数量最多,引起全世界最关注的是其中的大磷虾,大磷虾属于磷虾中的大个子,体长可以达到4-5厘米,最大达到7厘米,而且有集群的特点,据统计,群体中磷虾的密度可以达到每立方米200克左右,最高可以达到每立方米中可以打捞33千克左右的磷虾。

展开全文

磷虾聚集的水层多在十几米到几十米处,这对侦查和捕捞十分有利,大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物,其富集区主要在南极的上升流区和冰缘区,因为这里的营养丰富,浮游植物得以大量繁殖,磷虾的营养丰富,是人类比较理想的食物,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发育大有好处,我们和其他鱼类一直以它为食物,那么它怎么还有这么大的资源呢。

这就要从水域生产力研究中心的一个基本概念说起,海洋中的所有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来自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中大部分来自单细胞的浮游植物,海洋生态学家称这一个过程为初级生产,浮游植物又被个体较大的浮游动物比如磷虾所利用,这一个转换过程叫次级生产,然后浮游动物再被更大的动物,比如鱼类所利用,这就是第三级,第四级生产,自然界这种食物关系被称为食物链,南极水域的磷虾是能量转换过程中的第二级,再加上南大洋食物链比较温带和热带海区简单的多,磷虾在次级生产中又独占了一半,因此它的资源量之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磷虾是南大洋中生态系统中承前启后的核心成员,鱼,头足类动物,企鹅还有海豹以及大型鲸类等直接或间接以磷虾为食,仅仅须鲸每年就要消灭4000万吨的磷虾,如果磷虾资源遭到破坏,将导致南大洋生态平衡的紊乱,后果不堪设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