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我国的考古学家又进一步地发掘了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大量最新出土的文物再一次的震撼了世界。
一些科学暂时无法的解释的文物也成了悬而未解的历史之谜,我国历史悠久,在距今数千年前前的中国到底经历了什么,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除了这些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的文物,中国还留下了很多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即各类典籍,诸如《山海经》和《周易》。
这两本书的成书年代较为久远,以至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无据可考,《山海经》中的故事由于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所以就被当作神话传说之类的书籍来看。
而《周易》因为内容更加的晦涩,加上卜辞、爻卦之说,就被很多不理解的人当作了宣扬封建迷信的书籍。但随着人们对《周易》的深入了解,被质疑了3000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
被误解的经典
《周易》成书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至于它的作者,学界流传最广的就是周文王被困时所作,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在后续的流传中人们经常把《周易》和《周易》混为一谈。
简而言之,《周易》其实是一本揭示宇宙、社会和人生变化规律的一本书,只不过由于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导致对这些规律的理解还处在一个原始的阶段,虽然语言和表现的形式比较难理解,但其中的科学道理却是被现代科学证实了的。
展开全文
一说起《周易》,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全国各地都有的街边算卦之人,算卦的人摆起八卦阵,打着《周易》的名号,号称能够断人吉凶、消灾解难。所以就容易让不了解《周易》内容的人产生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这本书就是宣扬迷信命里的书,没有什么科学价值。
《周易》之所以容易被人误解,还与它本身有关,成书年代久远的书在语言和语法上与现代的白话文相差太多,导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加上《周易》表达的思想本来就比较深奥,以至于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理解其书的意思。笔者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曾经认真的研究过《周易》,不过最终还是放弃了,实在是太难理解其中的深意。
喜欢《周易》人则不然,笔者一个同学从大学时期就对《周易》十分痴迷,经过多年的研究,他能够根据《周易》的精神,给人算命。而笔者一个单位的老同志,有孙半仙的外号,据说也能根据《周易》占卜吉凶,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绝不轻易地给人算命。
不知不觉笔者又把《周易》引到了求神问卦上,根据卦象推算人命理的一二,只是它价值其中的一个方面,但不能因为这一点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价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广为人知的名言警句就出自于《周易》,由此可见《周易》也不见得都是迷信之说。
被证实的科学
《周易》其实是在科学技术极度不发达的时候,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个方法论的总括。所以这里面就蕴涵了很多人的经验,他们企图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来解释很多人的理解的现象。不得不说,这些凝聚了古人智慧的方法很有科学依据,就是到了当今社会也依然有道理。
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画中,经常可以看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它就是出自于《易传·文言传·坤文言》,后面还有半句,“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两句话连在一起来理解,意思也很简单,虽然是劝人向善的俗语,却透露出一个因果关系,凡事有因必有果,这与哲学中的因果关系的概念和涵义相差无几。
“潜龙,勿用”和“亢龙有悔”也都是出自《周易》。“潜龙,勿用”告诫人们要懂得韬光养晦,不可轻举妄动;而“亢龙有悔”的意思是飞得过高容易发生后悔的事情,劝解人们做事一定要有一个度,一旦超过了度的限制,就有可能使事情由好变坏,发生质的变化。
与此类似的,充满了哲学色彩的内容在《周易》中还有很多,比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笔者只是简单地枚举了几个通俗易懂又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例子,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周易》的价值绝对不是惯常人们误以为的宣扬封建迷信的书籍。
书中很多道理已经被证实是超科学,2019年的国家公务员招考中还有与《周易》相关的试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把《周易》的研究列为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专业。
被忽视的智慧
《周易》虽然晦涩难懂,但它是经过了历史和时间检验的典籍,能够一直流传至今,肯定有其道理,只不过由于现代人认知的误区,导致这些祖先的智慧被忽视了。
历朝历代都有专注研究《周易》的人,“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这是清代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中对“易”的解释,把《周易》成书的目的和意义做了一个解释。明朝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朱熹写了一本《周易本义》,他通过对义理的研究,得出了格物致知的结论。
《周易》还有一些关于世界变化发展规律的内容,也被很多专业人士推崇。“《周易》是人类最早的关于宇宙观和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研究的知识总汇”。,这句话是我国著名学者邓拓给予《周易的》评价。
除了中国人研究这本书,也有国外的专家注意到了它的独特之处,瑞士著名的哲学家荣格在《周易英文再版序言》中就曾经写道:“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周易》。”
我国古人的智慧结晶有很多都已经被证明了是有科学价值的,有的时候不是古人的智慧不科学,而是现在的科学还不能完全解释祖先的智慧。
现在国家在提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就应该从这些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中来。汲取古代典籍的智慧,提升当代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小结: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华文化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即使是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他们也依然努探索宇宙和自然界的规律,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得以用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
《周易》就是其中之一,3000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世界原本就充满了很多未解之谜,任何一个探索都有价值和意义,而这些流传下来的经典,背后一定有特殊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很多典籍中无法解释的现象会逐渐被地揭开,笔者相信古人的智慧一定会再次给世界惊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