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美贸易经受住考验继续增长_美国_中国_关税

参考消息网2月14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9日刊发题为《美中贸易在关系更为紧张之际仍在增长》的文章,作者是林由佳和安东尼·德巴罗斯。全文摘编如下:

尽管美中两国在国家安全领域的紧张关系加剧,但两国贸易仍取得了增长。

美国商务部本周早些时候表示,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总额达5368亿美元的商品,同比增长6.3%,接近2018年创下的5385亿美元的纪录。去年,美国对华出口额增长了1.6%,达到1538亿美元,从而使两国的贸易总额达到创纪录的6906亿美元。

这些贸易数据恰好是在美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时发布的。这反映了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贸易的强劲增长,也反映了中美贸易顶住了拜登总统及前总统特朗普为限制美中贸易而采取的种种措施。

拜登政府保留了针对数千亿美元中国商品所加征的关税,这些关税最初是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征的。除此之外,拜登政府还迅速针对中国科技产业实施出口管制。

美国前助理贸易代表、现供职于华盛顿智库进步政策研究所的埃德·格雷瑟说:“一个非常庞大、一体化的贸易和投资关系是相当牢固和持久的,往往能够经受住政治上的起起伏伏。到目前为止,情况差不多就是如此。”

经济学家和贸易行业的高管表示,在诸多美国有需求的产品方面,如手机、个人电脑和太阳能电池板等,中国都是占主导地位的供应商。

格雷瑟说:“中国在制造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中国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产品。”

虽然美国的关税清单中有很多中国产品,但这些关税都没有针对一些畅销产品。这使得在疫情期间,美国对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游戏主机等产品的进口出现了激增。

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的分析,从2018年7月到2022年8月,未被美国列入关税清单的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了50%,而被列入加征25%关税清单的商品进口额则减少了22%。

加征关税通常针对的是半导体、汽车零部件和钢铁等中间产品。

鲍恩说:“采购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的商品的公司有动机在中国以外寻找供应商,而采购不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的商品的公司可以继续从中国进口。”

尽管如此,较2018年特朗普加征这些关税前,中国在美国进口商品中所占的份额仍然有所下降。根据一个被称为“中国+1”的战略,许多以前完全依赖中国产品的公司已拓宽了采购渠道,现在也从东南亚国家和墨西哥采购。

美国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增长也解释了为何中国在美国进口商品中所占份额从2017年的21.6%下降到2022年的16.5%,而亚洲其他经济体的份额则从20.9%增至24.8%。2022年,欧盟国家和英国占美国进口商品的份额为19%,与2017年基本持平。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说:“在一些公司的董事会里,人们对投资和供应链进行了认真反思。”

艾伦说:“美国应该消除来自中国的风险,而不是与中国脱钩。我们希望与中国一起发展。”

经济学家和贸易行业高管表示,美中之间的摩擦可能会对未来几年中国在美国整体贸易格局中的相对地位产生不利影响。

拜登政府将实施一些振兴国内制造业的计划,这些计划包括《芯片与科学法》,它将向美国国内半导体制造和研发投入530亿美元;《通胀削减法案》为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项目拨款3690亿美元,包括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项目。中国在这两个产业都占有重要地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