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作,致1000多名儿童下肢瘫痪!医生:此类事故逐年上升,家长警惕_脊髓_损伤_孩子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个舞蹈训练中的下腰动作造成了许多孩子下腰瘫。

据报道,我国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学团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舞蹈下腰训练已经成为导致我国儿童脊髓损伤的第一大诱因。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我国因下腰导致瘫痪的孩子超千人。近年来,“下腰瘫”孩子数量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那么你知道下腰瘫是什么吗?有什么表现?

下腰瘫会带来什么后果?

孩子跳舞怎么样才安全呢?

今天,这篇文章将为大家一一解答以上问题。

“儿童下腰瘫”在医学上称为儿童急性过伸性脊髓损伤,是指儿童反复或持续过伸脊柱后出现的急性胸腰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主要发生在中国传统舞蹈下腰训练中,所以也称为儿童下腰瘫。

展开全文

目前由于其发病机制仍有争议,此类型损伤的治疗、康复、预防仍是一个难题。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10岁,70%的患者为完全性损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后期脊髓神经组织萎缩,神经功能恢复可能性较小。

“儿童下腰瘫”常在反复或持续过伸脊柱活动中发病,最常见于下腰训练和运动,通常无明显暴力外伤,少数患者在下腰过程中意外跌倒后致下腰瘫。

主要表现为:在反复或持续过伸脊柱过程中出现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及无力,或在反复或持续过伸脊柱过程中跌倒后出现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及无力。通常腰部酸胀不适、腰痛、腿痛、下肢麻木或乏力为其早期症状。

大部分患者突然出现上述症状仍能活动双下肢,并能站立行走,随后短时间内(平均4h)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下肢不能活动、尿潴留或尿失禁、大便障碍等截瘫表现。

儿童的脊髓损伤往往具有隐匿性,第一时间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千万要警惕,下腰损伤后早期的神经症状为腰腿疼痛、肢体感觉异常,神经症状较轻,平均4h后才逐渐瘫痪,患者易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在此期间90.9%的患者仍在继续锻炼或活动,易造成二次损伤。

①感觉障碍

当儿童出现脊髓损伤,损伤平面的感觉器官也会同样受到影响。比如,损伤区域再次接触其他物体时,无法正常感知物体的温度;再次被其他物体压迫或损伤时,无法感知人体受到的痛觉。

总的来说,位于损伤平面周围的感觉,触觉,温度觉以及其他感觉器官的功能都会减弱或消失。

②运动障碍

脊髓损伤后的修护期内,损伤平面受到外物刺激,反射弧消失,儿童无法正常地在大脑神经中枢的指示下,做出走跑等运动。即使修护期过后,损伤平面的运动神经元也难以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修护。

并且,各个阶段儿童脊髓的发育程度存在差异,运动障碍的表现形式不一。

③肌功能障碍

儿童脊髓损伤导致脊髓内神经节同时出现损坏,无法对损伤平面以及其他部位的肌肉进行控制,在脊髓休克期,儿童无法正常控制自己的泌尿系统,存在大小便失禁的风险。

①树立安全意识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安全意识,日常要给孩子进行一些安全教育,家长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练给他看,反反复复的教会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教育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减少神经系统损伤。

②学习舞蹈前做好检查

对于想要练习舞蹈的孩子,如果出生后发现骶尾部有皮肤凹陷或者小孔(可能伴随着脊髓牵拉),建议家长带孩子到神经外科就诊排查是有脊髓是否存在受到牵拉而引起的高张力状态。

如果存在高张力状态,可能下腰等动作会引起脊髓进一步的损伤,这样的孩子如果做一些导致脊髓突破张力极限的动作,很容易造成脊髓损伤。有这种情况的孩子建议不要跳舞。

③选择正规的舞蹈机构学习

专业技能都是有一定技巧的,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机构学习舞蹈,跟着专业的老师学习。

孩子在练习下腰等高难度动作时要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最好不要自己在家练习。

④循序渐进式

学舞蹈应该按照循序渐进式进行,练习过程中也要量力而行,不要勉强。

练习舞蹈之前注意做好热身活动,不止跳舞,体育课做剧烈运动之前也是,身体活动开了发生意外的概率也相对低些。

①怀疑孩子下脊髓损伤应该立即停止所有活动,让其平躺。

②家长应保持镇定,呼叫120,让专业人员对孩子进行搬运,家长最好不要搬动孩子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③如果患者已经发生脊柱骨折伴随着颈椎损伤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先固定住颈椎,避免脊髓受到伤害。

④如果地处较偏远地区无法叫120,可自行处理:首先用毛巾、卷纸、衣物等放置于患者颈部左右,用带状物进行临时固定,找来硬木板,使用三人搬运法将其置于硬木板或者硬担架上,固定后送医。

另外,家长一定要把握8小时黄金干预时间,尽早将孩子送医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文末给我“点赞+在看+分享”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